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展示 >> 正文

长篇小说《老警》作品连载(32)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4日16: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柳迦柔

  高茹现在已经找了男朋友,是邻村走出去的一名军官,部队离利民市200多公里。高茹这几天去了部队看望男朋友,还没回来。高敏跟高茹没联系上,只好让人捎信给叔叔家的表弟大生去接两个孩子。

  驴车拉着快要冻僵了的两姐妹,走了二十里路,终于来到了高敏的叔叔家。高敏的叔叔和婶婶早屋子里看到大生赶着驴车进了院子,急忙从屋子里出来

  接华剑和华文。

  婶婶虽然刀子嘴,却是豆腐心。她也很可怜高敏的两个女儿,孩子们一下车,

  婶婶就嘟囔着:“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啊!这么点的孩子生生地跟父母分开了。”

  叔叔说:“你就别多说了,快帮忙把孩子们接屋里来吧!外面挺冷的。”

  村里的乡亲们听说城里的孩子来了,都跑来看她们;还有许多和两姐妹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也凑上来,学着大人的样子问两姐妹:“冷吗?明天我们一起玩好吗?”

  农村孩子的热情,让华剑和华文立即没有了生疏感。华文奶声奶气地回答:“好啊,现在就玩吧!”

  就这样,姐妹两个在高敏的叔叔家住了下来,在农村开始了她们的童年生活。

  1969年4月。

  自从华剑华文去了高敏的老家后,高敏一直在医院住院。为了省下治病的费用,她处处节俭。医院的一顿饭钱和一支消炎针的价钱差不多。高敏舍不得在医院吃饭,她要省下钱治病。

  浮肿刚见消失,她就强撑着自己,偷偷从医院跑出来回家找吃的。可是,自从孩子们走后,家里什么都没买过,她只找到了一小碗玉米面。玉米面拿到医院怎么吃呢?如果用这些面贴饼子只能贴出来两、三个小饼子,吃不了多久就没了。于是,高敏想了个办法。

  她用小炉子生火,将玉米面放在锅里炒熟,盛出来放进了一个罐头瓶子里,然后带回了医院。虽然只是一碗炒面,却可以吃上两、三天了。饿了的时候,她用医院的开水冲一匙炒面,一匙炒面可以冲半碗,一天喝两碗不让自己饿得心慌,高敏就知足了。

  炒面吃到第三天的时候,高敏不去打饭的事让护士唐艳发现了。

  “哎,高敏,我怎么总不见你打饭呢!”唐艳在查房的时候问。

  “我不习惯吃医院的饭菜。”高敏说。

  “她是节约呢!这几天她一直在喝炒面。”同屋的大妈插话说。

  “这可不行,你本身有病,身体就虚弱,再没有营养,你这病不是白治了吗?”唐艳严肃地说。

  “没关系的。”高敏觉得自己很窘迫,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什么没关系?再这样可不行。你家里人呢?怎么一直没见有家人来呢?”唐艳又问。

  “她家里人被送去干校劳动了。”大妈跟高敏住久了,了解了高敏的一些情况。

  “原来是这样。”唐艳恍然大悟。

  当唐艳了解到高敏家的情况后,第二天早晨来医院的时候,她直奔高敏的病房。

  “高敏,给,把这些东西吃了。以后不许再饿着自己了。”唐艳说着,把自己手里拎着的一个饭盒放到了高敏床头的小柜子上。

  “唐护士,这怎么行呢?”高敏推辞着。

  “有什么不行的。快点吃了,你要是不吃,我可生气了。”唐艳说着走了出去。

  同屋的大妈说:“孩子,你就吃了吧!这是唐护士的一片心意。”

  高敏打开了饭盒,里面有一个馒头、半盒米饭,还有鸡蛋炒葱和一块芥菜咸菜。她一边吃,一边流泪,有感动,也有辛酸。

  桑原“五七”干校位于桑原县张家村西,离村子大约10里地左右,解放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附近都是乱坟岗子,没有人烟。

  利民市在办“五七”干校的时候,将地址选在了这里。这样的地点有几个优势,一是离市内比较远,可以杜绝这些被改造对象心生杂念,总想回市内图安乐的想法;二是这里比较荒芜,利于被改造对象进行劳动改造。事实也确实如此。

  华龙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一排类似华龙以前住过的像部队鸡舍那样的房子,孤零零地坐落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房子很陈旧,窗户框上挂满了蜘蛛网,每扇窗户上都没有玻璃,风吹过,蜘蛛网在窗子上飘来飘去,如果在夜晚,难免让人联想到幽灵再现。

  华龙他们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被改造对象,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打扫卫生的任务。像华龙这样的年轻人还能适应这样的环境,那些老干部们因为被折腾了这么久,身体状况明显下降,他们站在那里,即使什么也不做,都在不时地咳喘着。当贾明等监管者让他们投入劳动的时候,那些灰尘钻进嗓子里,这些老干部更是难受得憋红了脸,不断地咳嗽起来。

  “老同志先歇一会儿,等我们打扫一会儿大伙儿轮班吧!”洪爷主动说。

  “那不行。你们都是来改造的,不是来享受的。”贾明不同意。

  “他们是劳动改造来的,不是来服刑的,你还有点人性没?”洪爷问。

  “反正是来劳动的,就要都干活。啥时候不改造了,才可以歇着的。”贾明据理力争。

  “行,贾明,你小子行。”洪爷气得脸都青了。

  无奈,那些老干部也跟着一起劳动,但是,趁着贾明不注意的时候,洪爷和华龙就劝他们歇一会儿,不要没等改造好呢,却把自己的一把老骨头交待在这里了。

  华龙他们将干校的房子整理得有点模样了,漏风的窗子也被堵上了,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他们很知足。来到干校劳动改造,比被造反派揪斗要好得多了。

  华龙在干校边劳动边学习边改造,白天要开荒翻地,每人每天都有任务,完成任务的可以回干校,不能完成任务的不仅要把当天的活干完,晚上还要被批判。这个星期,已经召开了三个人的路线分析会。贾明随时掌握着他们的思想动态,这些老干部心里有怨气,可是不能发作。因为发作的结果,贾明会盯着不放。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几次后,老干部们充分认识到,在干校改造的过程中,心理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劳动的强度。好在这些老干部们都经历过战争年代,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克服困难,坚持到解放,眼前这些苦难,他们也就不在意了。

  华龙是这次来干校劳动改造的干部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和那些被改造对象一样,白天劳动,晚上开会,每次开路线斗争分析会,华龙都不主动发言,为此他没少挨贾明的批评。“华龙,你怎么回事?开会发言你从来都不主动?你思想有问题。”

  华龙说:“贾明,你就别难为我了。我来这里就是劳动改造的,我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如果我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悟透了,哪能被你监管呢?”

  “华龙,我这是组织上派来的,可不是我申请的。我要对你们负责,你们早点改造好了,可以早点回家嘛!”贾明说。

  “我们什么时候能改造好?以什么标准来改造?你有具体的说法吗?如果把这些都弄明白了,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知道从哪个方面改造效果才最好。”华龙质问道。

  “我不管什么标准不标准,总之你们只有改造好了,才能走出桑原‘五七’干校的大门。”贾明有些激动地挥舞着胳膊,不等华龙回话,转身走出了华龙他们住的屋子。

  洪爷从外面走进来拍着华龙的肩膀,说:“好样的!”

  在每日的辛勤劳作中,这些接受改造的干部们以苦为乐,在劳动之余尽量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然而,很差的伙食、高强度的劳动让很多人不断地生病。

  早晨起来的时候,洪爷看着华龙的眼睛问:“你眼睛怎么了?”

  “没怎么呀?”华龙没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什么不适。

  “你的眼睛发黄。有黄疸的症状。”洪爷沉思着说。

  “我只是觉得浑身没劲,特别累、特别乏。”华龙有些疲惫地说。

  “我们一起来劳动的人里,有个卫生局的干部,原来是医生,一会儿下地劳动的时候,我想办法找他给你看看。”洪爷说。

  吃过早饭,干校学员们一起排队去劳动,洪爷一眼看到了他对华龙说的曾经的那位医生,现在的卫生局当权派王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