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诗意尼勒克》(6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07日14: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族人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 阿凡提的故事 》、音乐舞蹈史诗《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舞蹈等闻名中外。

  维吾尔族全面继承了历史悠久的西域舞乐,把民间流传的各种乐章整理编写成大型的套曲,形成世界艺术史上极为罕见的民族乐章——《 十二木卡姆 》。用以演奏《 十二木卡姆 》的乐器结构独特,造型多样。维吾尔族舞蹈艺术独具魅力,集歌舞娱乐活动于一体的麦西来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此外维吾尔族民间盛行的盘子舞、萨巴依舞、手鼓舞、萨玛舞、击石舞、火舞、鸡舞等都独具特色。

  我们在苏布台乡观赏了维吾尔族“麦西来甫”,这是一种独特的娱乐形式,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习惯融于一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民间艺术和道德风尚。尼勒克县维吾尔族一般在休息和晚间举行小型麦西来甫,男女聚集,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在节假日、婚庆吉日或欢迎贵宾,多举行大型的麦西来甫。

  郊外野游麦西来甫一般在春季、夏季、秋季不定期举行,地点多在河边、湖边、果园、树林、草地,常常选在风和日丽的白天。麦西来甫除歌舞外,还包括抡“黛莱”( 腰带 )、吟诗、献茶、唱民歌、猜谜语、说笑话等游戏娱乐形式。

  维吾尔族热情好客,他们待客和做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

  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维吾尔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 宗教职业者 )诵经,将两块干馕蘸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维吾尔族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拉条子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等。

  维吾尔族的抓饭远近闻名,是各族人民喜欢的佳肴。抓饭做起来挺容易,用大米、羊肉( 或牛肉 )、胡萝卜、洋葱和清油等混合焖制而成,金黄油亮、香气四溢,香嫩爽口,营养丰富,是民族风味饭食的上品。

  关于抓饭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在1000多年前,有个学者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晚年身体虚弱,久治不愈。后来,他干脆研究起饮食,进行食疗。他选定胡萝卜、洋葱、大米、羊肉等食材,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焖制。出锅后,色香味俱全,阿布艾里·依比西纳胃口大开。吃了一段时间,他的身体强健起来,还延年益寿呢。当地人得知后,都选用那些食材做饭,流传至今。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一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在新疆旅游或是到维吾尔族人家做客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禁忌。

  生活上的禁忌有:不能在墓地、清真寺、水渠旁、果树下、葡萄架下大小便。在水源头,不能大小便,不能随意洗刷物品、饮牲畜。在公用水井或坎儿井打水,要用公用水桶、水罐,打出水后倒进自己的桶里。在公共场合或在他人家做客,禁止吐痰、擤鼻涕、说粗话、带污秽物。

  忌讳一进屋就去抱主人家的小孩,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认为这样容易使小孩受惊生病。

  在维吾尔人家做客,禁忌踩跨餐布,忌讳在盘中拨弄食物和嗅食物;忌讳到锅灶跟前去,更忌揭锅盖或盛食物的盆盘上的遮盖物;用餐时,食物渣、饭粒、菜掉了,不能不管,要捡起来放到餐桌或餐布上;用餐结束后,忌在自己的碗盘中剩食物;吃馕或点心及瓜果时,要掰着或掐着吃,忌拿整块或整串吃。

  吃饭时和吃饱后,都不能敲碗;用餐时,若非离席不可,不能在他人面前经过;用完餐不能先行离席,要等主人做完“都瓦”后再离席,客人若不会做可以不做“都瓦”,但不能东张西望和嬉笑。另外,在维吾尔族人家做客,忌腿伸长向前坐,忌翻主人的东西,忌在屋内到处走动。

  在维吾尔族人家做客,要用双手接茶碗或饭碗,相互赠送礼物,忌用一只手往前递,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维吾尔族传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闻名中外的和田地毯、五彩缤纷的艾德莱斯绸、雕版和镂版印花土布,都是各地手工作坊生产的精品。金属铸造、宝石镶嵌、采琢美玉等工艺十分独特,其中英吉沙小刀美名远扬。

  伊犁回族灵魂的抒唱——“花儿”

  伊犁回族“花儿”主要流传在伊犁河谷的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霍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巩留县、昭苏县。尼勒克回族“花儿”流传在尼勒克镇、乌赞乡、科蒙乡、乌拉斯台乡、胡吉尔台乡等地。

  伊犁回族“花儿”是祖国回族“花儿”的一朵奇葩。“花儿”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甘肃、宁夏、青海回族群众创造的艺术形式,是回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回族“花儿”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代诗人高洪的诗作《 古鄯行吟( 之三 ) 》,清代诗人吴镇的诗作《 我忆临洮 》,经考证回族“花儿”在明末清初的河煌回族聚居区就十分流行。

  清末随着西北各省回民进入新疆,“花儿”也流传到了新疆,经过数百年的传唱和再创作,在新疆特殊的人文背景下进行了全新的整合。“花儿”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山曲儿”就广泛传播于北疆一带。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推进和融合,伊犁“花儿”随着回族群众在伊犁河谷的繁衍生息而逐步发展壮大。

  内地西部的回族人将“花儿”带入伊犁,“花儿”形成了变化多样,包容性强的新文艺形式,相比其他地区的“花儿”,因为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营养成分,而显得特具一格。回族群众在伊犁的生产生活史,就是一部伊犁“花儿”的发展史。

  回族“花儿”是回族人民抒发情感,传递感情的主要艺术手段。

  回族“花儿”又分为“整花”和“散花”。整花具有叙事、说唱的性质。“散花”是触景生情,即兴之作,可以见什么唱什么,见什么人唱什么。“整花”形式比较固定,可以长篇说唱。“散花”则比较活泼,多用于表达情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能及时反映时代脉搏。如广为流传的“花儿”《 硬冰上开一朵牡丹 》便唱出了纯朴善良姑娘的情操:

  青石头的药水泉,担子担

  桦木的勺勺舀干。

  你若要我们的婚姻散,三九天

  硬冰上开一朵牡丹。

  这首“花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回族人民对“花儿”的生死难分的情感。它是燃烧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感情之火,理想之火,给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花儿”被人们形容为穷人的诗歌、灵魂的抒唱、爱情的焰火。它是一种营养,光耀人性。“花儿”是一种唱读,说出人道和关怀。“花儿”自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底层百姓的声音,是他们活着的依托,是文明的见证。

  “花儿本是心里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

  “白牡丹白得耀人眼,红牡丹红醉了春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