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诗意尼勒克》(62)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07日14: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这些民族的老年人到别人家里或者在进餐时,常常双手摸面做“都瓦”( 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 ),有时互相见面握手之后也做“都瓦”。在称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辈序之称,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等民族,一般年轻人都称呼老年人“大大”( 大爷 )、“阿娜”( 大娘 ),称呼比自己稍长的人为“阿卡”( 阿哥 )、“阿恰”( 姐姐 );称呼比自己年幼的男女为“吾康”( 弟弟 )和“森额尔”( 妹妹 );青年同性之间互称“阿达西”( 朋友 );对干部和军人称“尧尔达西”( 同志 );对小孩、少年人多称“巴郎”。对青年人则不宜随便叫他们“巴郎”,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在丧葬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死后一般都实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移尸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后的第7天、第40天和1周年,家属均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訇念经,请亲友吃饭,此项仪式叫“乃孜尔”。

  民族服饰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褶,塔吉克族妇女喜欢在裙子上系围裙。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男子多穿过膝、无领、对襟“袷袢”( 长袍 ),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欢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还非常喜欢在衣服的领口、胸前、袖口、肩、裤脚等处用各种彩线绣上精美的花卉花纹图案,有时缀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装饰品。

  戴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尤其喜欢戴花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别,其中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均戴四棱小花帽。

  民族歌舞

  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乡,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世代流传。如维吾尔族民歌《 新疆是个好地方 》《 阿拉木汗 》《 达坂城的姑娘 》《 半个月亮爬上来 》;哈萨克族民歌《 玛依拉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塔吉克族民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乌孜别克族民歌《 掀起你的盖头来 》等等。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负盛名,传统的音乐有木卡姆、库夏克、埃提西希、卖达等。其中维吾尔古典乐曲《 十二木卡姆 》,由大乃格曼、达斯坦、麦西来甫等三大部分组成,集音乐、舞蹈、演唱、文学、生活习俗为一体,包括互不相同的36个曲调,要连续24小时方可演奏完毕。

  维吾尔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都他尔、弹拨尔、扬琴、热瓦甫、唢呐、笛子、手鼓、萨巴依、纳合拉、艾杰克、卡龙、萨他尔、达甫等。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阔布兹、斯不兹厄等。

  娱乐活动

  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喜爱“摔跤”;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喜爱的“叼羊”和“赛马”;维吾尔族民间体育运动有“达瓦孜——高空走绳”;哈萨克族青年喜爱“姑娘追”;锡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群众擅长的“射箭”,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有“那达慕”等。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最喜爱的由歌舞、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盛名。

  阿肯弹唱是深受哈萨克族群众喜爱的一项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阿肯是既能弹唱,又能即兴做诗的民间歌手和诗人,阿肯除平日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弹唱外,还常常参加草原上举行的阿肯弹唱会。

  赶巴扎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遍布新疆城乡。在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

  经济的发展,给古老的巴扎注入了新活力。今日的巴扎已成为繁荣城乡市场、展示当地民族风俗和特产风味的重要场所。

  来新疆的中外游客也多喜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

  宗教信仰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现在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 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 )、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共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教群众占新疆总人口的58.3%。

  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信仰佛教。

  仲夏尼勒克民族风情

  在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尼勒克各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在尼勒克县,各民族和谐相处,他们绚丽多彩的风情,让游客魂牵梦绕。

  谁都知道,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服饰及歌舞对海内外游客来说,既有观赏性、审美性、艺术性,又有群众性、参与性;既体现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又体现出民族特点、民族优势;既有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情趣,又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价值观比较的回味,这些都是吸引游客来此旅游的闪光点,也是新疆民族文化的精彩之处。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精神文化表现并不仅仅体现在歌舞上,还有诸如构图、图案、线条、色彩及对各种形式的美的种种追求所表现的绘画、雕刻中,还体现在服饰、建筑、器皿等物态化的物质文化和独立的艺术形式的精神文化中。

  为了让我们有深入的体验,更真切地感受民族风情的魅力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尼勒克县的同志领着我们到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的“牧家乐”或是“农家乐”做客。

  唐布拉草原上勇敢自由的民族——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尼勒克县第一大民族。“哈萨克”翻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勇敢的自由人”。哈萨克族是世界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同时又是一个跨国民族,总人口现已超过千万。哈萨克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代,他们分布很广,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欧亚大陆中心腹地,从阿尔泰山、天山向西直到里海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都有哈萨克民族活动的痕迹。

  我们在乌拉斯台乡党委书记居马别克·吐尔阿拜的安排下,到唐布拉草原“牧家乐”里感受了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族风情。

  走进宽敞高大的毡房前,我们悄悄问了问居马别克·吐尔阿拜,哈萨克族都有什么禁忌。居马别克·吐尔阿拜笑着说,别弄得这么紧张,哈萨克族是热情好客、心胸宽广的民族。在我们的坚持下,居马别克·吐尔阿拜告诉我们一些注意事项。

  哈萨克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骑着快马直冲主人家门,因为这会被认为是挑衅或是报丧和传送不吉利的消息;做客时,不能坐在主人放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生活用具上,他们认为食物是上天赐予的,是圣洁的。

  在毡房内应盘坐在地毯上,最好不要把两腿伸直;在交谈和吃饭时,不要打哈欠,否则就是对主人的极不尊重;主人做饭时,客人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主人割给客人吃的肉或是送给客人晚上住宿用的被褥一定不能拒绝,要愉快地接受,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瞧不起他。

  饭前饭后,主人都会给客人倒水洗手,洗完后不要乱甩手,而应直接用毛巾把手上的水迹擦干;不能当面夸主人家的孩子,尤其不能说他的孩子“胖”,也不能当面赞美主人家的牲畜和猎犬等;不能追打主人家猎犬和看门狗,也不要当面清点主人家的牲畜数量;不能跨越拴牲畜的绳子;走路时遇到羊群应绕道而行,更不能骑马直冲羊群;不能用手或棍棒指点人数,否则会认为你在把人当作牲畜清点;在哈萨克族家做客,一般不要超过两天;借用的马在归还时要卸下马鞍,否则会认为是不礼貌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