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寻找与考证:萧红居地安葬地及纪实作品研究》 >> 正文

《寻找与考证:萧红居地安葬地及纪实作品研究》(4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31日15: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郭淑梅

  1935年底,端木蕻良到达上海。1936年8月,发表《鴜鹭湖的忧郁》。第一次遇见萧红是在法国公园,他在公园散步,与身穿红衣的女人和三个男人擦肩而过,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那个女人很瘦弱,翩然而过,他们像是一群文化人。然而,他并不知道那就是萧红,当时萧红住在法国公园对面,常来这里散步。直到最后与萧红相遇,才与萧红对上号。

  端木蕻良像许多左翼文学青年一样,希望得到鲁迅先生的指导,他写完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寄给《作家》,没有写“孟十还”收,他原以为《作家》编辑部内部会有人即孟什还可以转交给鲁迅先生,但鲁迅先生并未收到。与鲁迅先生通信之后,根据先生的意思,他把短篇《爷爷为什么不吃高梁米粥》寄给鲁迅先生,才发表在《作家》杂志上。鲁迅先生逝世后,端木蕻良去送葬。在长长的队伍里,孤独无依,没有相熟悉的人。“我一人个悄悄的送你,没有人认识我,没有人和我说话”。他自称是“裸独穷”。他一直担心,曾经寄给鲁迅先生的长篇小说《大地的海》手稿不知下落。绝望之中,1936年10月27日,身居上海的他给胡风写信打探消息。

  先生:

  随着鲁迅先生的失去,我的损失是无可比拟的,带去了宝贵的真诚、教导和不倦的诱掖。我的心窍纷裂,我无话可说,惟有在悲痛的心坎里埋下一个虔诚的愿望:起来,追步着呵……作的像样一点……

  先生是迅师生前所知重的,我眛然想,关于迅师看我那篇长篇的事,大概你也知道,因为迅师尚未来得及告诉我是谁代他看的和是谁愿意设法使它出版,便……永远的不能告诉我了,所以我惟有向先生打听,倘若先生或已看过,请指给我的漏罅和缺点吧,否则如能得先生的翻检也是我愿望的……或则最低限度告诉我一点消息。

  感谢先生批判我的文章。

  我的通讯处是辣斐德路桃源村54号曹京平收即可。

  先生悲恸且纷忙,我在这时来麻烦,我是惭愧的。敬请

  教安

  端木蕻良

  廿七日

  接信其时,胡风正处在失去鲁迅先生的悲痛之中,各种遗留的工作堆积起来,方方面面都需要着手整理,尚未缓过气来。但是,他非常负责地承担起这件事。替端木蕻良看稿,提出修改意见,两人也“见面认识了”。此后,根据胡风的嘱托,他写过题名《汉奸》的短篇小说,互通信息并就文坛之事相与讨论。对于柏山创作,他“极喜欢”,对于田军(萧军),觉得他的厚重很好,不过有时感到似乎“感情虚伪”。当听说《中流》遭禁,他愤而口占一首,“以博先生一笑”:“流离已是漂泊泪,辗转何妨裸独穷。卖血文章无人买,含辛糟酿有自倾。曾经冻骨难取暖,除却冰心不向同。慈渥未接先知死,夜夜开眼怒秋风。”在与胡风保持很好的关系同时,端木蕻良也与其他文坛盟主相往还,不过,也都坦诚与之相告,如1937年6月21日,由上海发出的信,也谈到他和茅盾的关系。

  胡风先生:

  关于《大地的海》出版问题,我前两天问茅盾先生请他探问,生活可以出否。昨天茅盾先生来信说生活有意,不过他以为既是红粮之二何不在开明出,故又写信问开明,尚未得复。

  此事我本声明“由我们串通合作,作为秘密。”因为上次串通合作一次,就是封里的题名:科尔沁旗草原,由茅盾先生题字并不署名,字体写得特别怪,使别人不晓得,只有我们晓得。

  不过茅盾先生来信说,应在此时向胡风先生声明一下,因为联华印稿,都有中间人,不比开明,愿印就印,不印也没什么,因为是由作者出版者直接关系的。

  所以特写此信,使先生知道。

  我想联华也没什么吧,倘使他有所不满或者有所损失我情愿负责的。

  ……

  专此即请

  教安

  之林  廿一日晨

  “七七”卢沟桥事变,端木蕻良刚好到青岛,他亦不断地往上海发信,向胡风先生报告青岛的局势,以及他在青岛的生活和即将的打算。1937年10月,他辗转到浙江上虞,此时,胡风等《七月》同人已前往武汉。端木蕻良给胡风信中问及萧红情况,“三郎及红小姐已抵汉否,至为怀念,希望能得他们长住,则中国文坛可以汉口留得半壁天下。乍抵杭垣,大游西湖,船家非把我当作航空壮士招待不可,亦奇闻也。今日此间有人谓我中国才一担,东北占八斗,此语可转寄三郎,笑破肚肠也。”可见,端木蕻良此时对两位东北作家,心无半点嫉妒嫌隙,一切都还其乐融融。

  在浙江上虞,端木蕻良不断给胡风信,很显然,他心怀激情,只待病好,即可前往武汉一聚。非常希望能在武汉和同人们以《七月》为大本营,共襄写作。对于此前景,他很有把握。1937年10月20日,由浙江上虞至武汉信中写到:

  风兄:

  信收悉,刊物亦今日到,皆满意,甚为兴奋。我因病腿,终日踞居床上,甚苦。现已好转,可以下地作书,当可写一些字寄去。今日成小说《死灭》数千字,细看之余,又不堪峻稿,其中盖以热河为题材也。对于救国公债我已收得很好材料。将来预备写一小说,此地居住对于浙江风土人情极为采访。盼望能早日和你们相见。三郎夫妇近况何似,念念。汉口生活程度如何,去时,以如何走为佳,我想走浙赣铁路不好,盼能赐知一二,以为参考。在汉口找房月需若干?以我来住作标准。《七月》印刷费若干,我保证销路一定好。

  ……

  敬祝

  健康

  兰柱

  这期间,他又接到萧军夫妇的信件,听说他们又要离开武汉,如兜头一盆冷水,令其非常失望。1937年11月8日浙江上虞至武汉信中写道:

  风兄:

  弟体质忽然大感不佳,倒霉疎甚,心中今日不想去汉,或者更作一些有行动性的工作,而今不得,讨厌之致。勉写一篇寄上,以后当再寄,盼来信,详告一切。今日得三郎夫妇信,何以又有去意,心甚怆感,吾辈能团聚如几时,又复东西!

  端木

  两萧去信,有去陕西的打算,并初步预设在11月15日动身。信中可以看到,端木蕻良在上虞得知消息,非常郁闷,他满打算一群东北青年人能够借助《七月》在武汉热闹一番,可是,能够撮起热闹氛围的两萧一走,他又要落到孤零地步。于是,他去信给胡风,谈到萧红,了解她是否也同去,可见他对萧红的关注。1937年11月10日由浙江上虞发至武汉的信中写道:

  风兄:

  《七月》收到,较第一期为精彩。昨天寄去一稿,题名:寄战地文艺火枪手,想已收到。最近还想寄一篇题名:八一三抗战的特质,俟稿峻当即寄上。我想往后需稿当更殷,不过各地通信关系也一定弄得还要好,所以你不要着急。前日接萧军萧红来信知他们打算十五日去陕,心中颇为悒悒,不知萧红也去否,看她样子身体不太好,那边生活甚苦,她能吃得住否?与军不能一欢会,便言离去,殊不能释。我给他寄武昌一信,计日恐他收不到了,但愿它能快走一步,在他刚一出门口时接到手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