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纪实 >> 作品展示 >> 正文

《另一个世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27日15:03 来源:爱新觉罗•蔚然 著 曾勋 点评
    

  目录

  1623字  01捡食掉在泥土地上面条的小学生... 1

  2737字  02四个月吃了一次我剩的菜,把孩子乐坏了... 2

  3163字  03孩子吃掉猫啃剩下的面包... 3

  1205字  04连喝过了米粥的碗,都没能舔上(无图)... 5

  2261字  05一块月饼,无数滴眼泪(无图)... 6

  1777字  06八岁孩子,成了四口之家的主要依靠... 8

  3120字  07童言无忌,折射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9

  2769字  08乞二代”说:我不想要饭,我要上学... 11

  1959字  09只因一家考了三个大学生... 12

  3151字  10为了儿子的学费“出租”了自己(无图)... 13

  1623字  01捡食掉在泥土地上面条的小学生

  中午我到了卓科村,这个村子的土地90%在一面阳坡上,庄稼完全依靠自然降雨决定收成。今年因前半年干旱少雨,春小麦大面积减产,收回种子、肥料钱都很困难。我到这里时正是收割的时候,低矮稀疏的小麦,用镰刀割时都没有手抓的地方,农民只好用手连根拔起。

  鲁家是一个五口人的土族农户,他们脸上看不出快乐,唯有一个上小学的孙子还略有稚气。两位老人都已是70岁,老大爷因长期贫血引起多种并发疾病无钱医治,早已失去劳动能力,全家农活重担全部由老大妈一人承担。同时老大妈还要做家务、照顾老伴和孙子的衣食。老大妈的视力也非常差,看两米外的人和物基本都是模糊的,在光线暗时她只能摸索着做事。两个儿子都外出打工,大儿子30多岁生有一子,儿媳因家庭生活过度贫困,在六年前离婚弃子而去。老人的小儿子在外打工几年未归,至今音讯全无。

  午饭老大妈特意为我做了面条,这是青海高原山区农村招待客人最好的礼遇。已上三年级的孙子很是懂事,他跑前跑后地帮奶奶烧火、提水、抱柴火,他言语不多,看见我时只是笑一笑。老大妈做好饭后,小孙子先给我和他爷爷各端上一碗面条,他自己和奶奶一直等到我们吃好后才吃。就在他和奶奶吃的时候,可能是由于我这个陌生人的缘故,小孩子有些紧张或者害羞,不慎把一根面条掉到了地上,房间全部是泥土墙泥土地面,可小孩不假思索地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面条直接放在了嘴里。

  我看到这一幕先是一惊,随之就一股酸楚猛地涌上心头。我为了掩饰快要流出的眼泪,仰头看了半天房顶。可这时小孩子却什么异样都没有,继续吃他的饭,吃得依然是那么的香。老大妈还有慢性胃病,吃面条不好消化,所以吃的是馍馍。老人用双手捧着馍馍一小口一小口地啃着,生怕馍馍掉下渣来,不时还腾出一只手把馍馍碎屑吸食干净。一碗煮过面条的面汤和馍馍就是她的午饭,可老人吃得也是那么津津有味。

  看到从小孩到老人对食物那样的珍惜,我除了心酸,几乎没有什么话可说了。我默默地自问,为什么?为什么种粮食的他们依然是这样粗茶淡饭?就这样的粗劣的食物他们还那么珍惜?

  一个年仅八九岁的小孩和一位年迈老人对食物尚且如此珍惜,那些在各种宴会、酒桌上经常以挥霍、浪费食物谓之潇洒、谓之豪爽者们,不觉得是在犯罪吗?至少在道德上不觉得这是罪孽吗?

  也许在城市里生活的一些人在说到农村生活境况时还会调侃说:“粗茶淡饭,那是健康食品。”在此我要对那些以调侃语气说话的人说:“请不要忘了,你们那是肠肥肚满后的闲情逸致,而这些农民在整日体力劳作后,只能以这些粗茶淡饭来维持他们生命所需的热量的最低线。”

  附带提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份报告显示,从1995年到2005年营养不良人群的绝对数字是增加,中国营养不良人口估计在1.5亿。

  ——于2006年8月25日

  评述:鲁家的小孩捡起了一根掉在地上的脏面条,而又有多少人把良心扔在了地上。饥荒的民族记忆太深刻,突然“富裕”起来的国人迷失在物欲的森林中,迫不及待地表演着这颗星球上最大规模的悲剧,剧名叫《浪费》。四川某高校的一群大学生曾拿着摄像机、数码相机,耗时一个多星期转遍了学校的4个食堂,真实地记录下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同学浪费粮食的镜头。在象牙塔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们况且如此,更不用说腰包鼓起来的暴发户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几千年来,仪式性的浪费凝结为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延续下来。浪费被那些精神空虚的人看做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行为。正如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说,“所有社会都是在极为必需的范围之内浪费、侵吞、花费与消费。简单之极的道理是,个人与社会一样,在浪费出现盈余或多余情况下,才会感到不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这种消费可以发展为‘消耗’,是地地道道的破坏,而且具有特别的社会功能……在任何时代,君主贵族都是通过无益的浪费来证明他们的优越感的。”当浪费异化为了一种权力,说明社会精神内核仍旧由“野蛮人”精神主导着。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当我们爱上了节俭的“美筵”,才配得上“文明人”的身份。

  2737字  02四个月吃了一次我剩的菜,把孩子乐坏了

  杨家为了好好招待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就让儿子去另一个比较大的松多村买些肉。我知道后就一起去了。我和这位今年刚考上的大学生,步行着去了松多村。我们边走边聊,大约一个小时后,到了松多村,这个村子人口比较多,条件相对花园村也要好些,耕种的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山脚下的一个小小盆地里。后山是一个国有原始森林,夏天可以上山采收野生菌,开春五月左右,还可上山采掘冬虫夏草等,经济条件略微要好一点。居住的人口以藏族为主,村民也有一小部分从事牧业。

  在松多村一家食品杂货店,我帮杨家买了10斤猪肉,同时给他家买了一块砖茶(那里人都是喝这种茶)。我们回到杨家后,他们儿子把我出钱买东西的事告诉了妈妈,他妈妈一再埋怨我:“你大老远能来到我们这山沟里,我们这里又没有什么好吃的,我让孩子去买点肉,怎么能让你出钱啊?”

  偏远的村庄,质朴的人家,质朴如这里没有污染的泥土般的心灵,语言质朴得没有半点华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我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感动的是在贫苦中的他们依然那么朴实本色。

  前隆村分两个自然村,两个自然村一前山、一后山,相距约五六公里。前山的村以汉族、土族为主,后山垴中的村子是一个藏族村落。我早晨从花园村出发,沿着河边沙石道向下游走了大约10公里路程,开始爬高山。村民已经开始在地里收割小麦、燕麦和青稞。我问过地里的农民后,顺着崎岖的山路继续上山,农民说离前隆村最少还要走四个小时才能到,他们叫我歇会儿喝点水再走,我边走边和他们说:“那么远我还是加紧赶路吧,回头找你喝水。”

  两个小时后我终于爬到一个坡顶,但还是没有看到村子,村子还在山坡的背面。我只有走下一个深深的峡谷底,又向上爬到对面高坡。上到半坡看见一个放牧的小孩子,就向他打听前隆村还有多远?那孩子说:“我就是前隆村的,我要回村里去,你和我一起走吧。叔叔,你是干什么的?你是乡里来的?”我走上前去和他并肩走,摸了摸小孩子的头问他:“我不是乡里的,我是去你们那里看看你们生活得好不好。我听乡里干部说你们这里很穷,是吗?”小孩子没有回答,他低下头默默地向前走着。我以为他没有听明白我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他依然是低着头,只管走路。但我发现他很细心,略微偏我前边一点点,可时不时地还轻微回头看一下我。我也就没有再问他什么,只是紧跟着他向村里走去。快到村子时,他向坡下指了下说:“那就是我家,你去我家喝点水吧,我爷爷在家。”我就答应了和他一起下坡进了一个土围子的院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