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评论集 >> 正文

《诗歌艺术论——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5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24日14: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编

  首先,诗歌本来就是文学的桂冠,是文学中的文学,受众少本来也是情理之中,那种全民皆诗全民打油的诗歌“亢奋”,反而是一种病态。而且,诗歌写作不被热捧,也许也不是一件太坏的事,这更有利于坚持诗歌写作的人静下心来,更自主也更自在地写作,更有利于诗艺的进步。其次,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不断趋于功利、实用,且越来越向着物质化大幅度倾斜,物质化的压迫,又使人们普遍性心浮气躁,诗歌的阅读以及对诗美的追求,无疑是一种奢侈;再就是许多年来新诗美学教育的缺陷,导致几代人已普遍失去对诗美的鉴赏力,且诗歌文体写作的品质越是纯正,其接受难度越大,也使得现代诗歌成为大众的阅读盲点。以上种种,使诗歌与大众似乎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

  要让对立的双方趋同,只能双方都作转身运动。诗歌如何向大众转身?这也是让诗人们深感苦恼的事。其实自古以来,哪个诗人不想让自己的作品洛阳纸贵呢?但现在的诗人很像不善经营的生产者,满天下找读者却仍很少有人会买他的账——“这是我新出的一本集子,请你批评啊!”印出来后,一本本地送人,为自己的诗勉强找一些免费却仍不可靠的读者。记得有一次,一位诗人跟我说起,说他的诗集送人,会在上面写上一句话:“请至少读上三首”,瞧,诗人的态度多么谦恭啊,在最红火的诗集销售量也不及畅销书一个零头的现实中,这也是诗人比较识时务的谦恭。大众不去买诗歌的账,即使白送,他们也不读。强求是不行的,也是行不通的。所以,那些想让诗歌走向大众的诗人,就该在写作上更好地具有这样的一些品质:在精神上保持一种对现实处境和人的存在状况的当代觉悟,关怀人类整体;在具体的诗歌中能生动地表现芸芸众生,世间百态,发出平民和大众的声音,眼光要多向下,甚至有一种平民的大众的立场,娴熟地瞄准当下底层市民生存的本真状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通过对现象的穿越,写出“上升的蔚蓝”。这样的诗歌,将更能说出世道人心,代言时代,应该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与此同时,大众也应该向诗歌慢慢转身。如何转,首先有赖于诗歌教育的跟进。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挺强调诗歌教育,高考作文也可以以诗应题。这是诗歌的幸事。但总觉得做得还不够,比如古诗选的倒是共认的经典,新诗的选择却大大滞后于当下,所选之诗很少能反映今天诗歌的艺术成就。问题出在哪?自然是选的人的诗歌审美趣味问题,他们自己也有待于补上现代诗歌这一课。大学里的诗歌教育也一样,学生们读到的很少是当下真正优秀的国内外诗歌作品。因此,诗歌艺术在今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诗歌教学仍停留在三四十年前,这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我们还是耐心期待,这种状况会很快改变。另一方面,随着大众的文化素养日益提高,诗歌素养也会随着大众阅读鉴赏能力水涨船高,那时候,诗歌受众自然会增多。

  其次,政府及民间也要多搞一些诗歌活动。尽管这样的诗歌活动不是很纯粹,有人因此冠以“泛诗歌文化活动”这样的概念。比如开一些与当下经济文化生活密切关联的主题诗歌朗诵会,举行一些主题诗歌大赛,举办一些与经济和旅游结合起来的诗歌节,开展与地方历史文化相关的诗歌作品征集活动等等。尽管这样的诗歌活动,醉翁之意往往不在诗,诗只是搭搭台子,但受众却很广,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介、普及新诗美学知识的作用,也可以弥补课堂诗美教育之不足。尽管也会有一些负面的作用,比如我们宁波响应《

  诗刊 》社“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搞了好几年主题诗歌朗诵会,在台上那些明明白白的诗歌,很少具有纯正的诗歌品质的诗,也许会对受众产生一些误导,以为这样的诗才是诗。

  我想到的另一个能让大众向诗歌转身的举措,就是让诗歌能利用强势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在大报上是否可以在固定的位置推出“每周一诗”什么的,以加强诗的传播;比如电视,我们的大众是不是可以专门拥有一个二十四小时的诗歌频道?而不是新年到了,才在电视上弄一个新年诗会,有大事件发生了,才弄个诗歌朗诵会。这个诗歌频道,将能及时向广大观众传递世界诗歌信息,诗歌动态,让观众欣赏到最好的诗歌作品,有普及性的诗歌理论讲座,也有专业的诗歌理论探讨,报道各地的诗歌活动盛况等等。当然,这样的频道估计像我们地方性的纯文学刊物,是要赔本的,是要靠各级财政及社会各界支持的。但是,我们这么一个大的国家,已经维持着那么多亏本的刊物,还在乎多养一个频道?何况,当诗歌真的如我们所期待的,走进了平民和大众,说不定诗歌频道还能挣钱,养活一大批光会写诗的诗人呢。

  另外,要让诗歌走向平民与大众,我还想到的一点是走一条曲线救国之路,那就是,将诗歌这种纯文学性的东西当作母体,衍生出包含诸多诗歌元素的各种文学艺术等产物,以给平民与大众一种潜移默化的诗歌影响。现在的文学艺术各门类的手法都在相互借鉴,比如诗歌艺术诗歌语言、想象力及诗意就被广泛地运用在小说、散文的创作中。这是纯文学之间的诗歌应用。但诗歌艺术同样可以适用于更广的领域。我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论点,大概意思是认为诗歌艺术也可以等同于任何一个科学原理,在现实中得到广泛应用。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有可行性,如果我们很少有办法让大众与诗人们坐而论诗,静下心来接受现代诗歌教育,那我们也可以试着将诗人们体会到的,感动着的诗意的东西,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他们,让诗歌之美悄悄地影响大众的情感方式、语言表达。比如影视中引入诗歌元素,让流行歌曲的词、让广告语、让网游语言等等更精致漂亮含蓄内敛,典雅精致,诗味悠长。诗人在这方面应该多尽力,这也是在进行诗歌普及和教育。

  ①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79页。

  ① 耿占春:《 隐喻 》,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① 张沛:《 隐喻 》,《 西方文论论关键词 》,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06年版,第775-783页。

  ② ( 法 )程抱一:《 中国诗语言 》,《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15页、95页。

  ① 董成如:《 转喻的认知解释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第6-9页。

  ② ( 美 )罗曼·雅各布森:《 隐喻和转喻的两极 》,胡经之、张首映主编《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 第二卷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① 李茜:《 现代诗歌语言的语义偏离研究 》,第14页,中国知网2006年硕士论文库。

  ② ( 美 )罗曼·雅各布森:《 语言学和诗学 》,( 俄 )波利亚科夫编《 结构-符号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 》,佟景韩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① ( 法 )罗兰·巴特:《 符号学美学 》,董学文、王葵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① 参见周瑞敏:《 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 》,第40页,中国知网2008年博士论文库。

  ② 张沛:《 隐喻的生命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① 朱全国:《 论隐喻与象征的关系 》,《 吉首大学学报 》,2007年4期,第167-168页。

  ② 季广袤:《 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① 简政珍:《 语言与真实世界 》,《 语言与文学空间 》,( 台 )汉光文化有限事业公司1991年版,第27页。

  ② 张大为:《 元诗学 》,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① 郑慧如:《 语意的蔓延与轨逸——论诗的转喻 》,《

  诗探索 》,2011年第2辑,第48-66页。

  ① 简政珍:《 台湾现代诗美学 》,( 台 )扬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① 赵维森:《 隐喻文化学 》,参见第二章第二节和第一章第二节,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郭沫若:《 论诗三札 》,《 文艺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5页。

  ② 康白情:《 新诗底我见 》,杨匡汉、刘福春编《 中国现代诗论 》上册,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① 胡适:《 尝试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1页。

  ① 郭沫若:《 论诗三札 》,《 文艺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9-210页。

  ② 郭沫若:《 文学的本质 》,《 文艺论集 》第224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