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诗意尼勒克》(3)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07日14: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这个神秘的族群,很早就掌握了高超的炼铜技术。塞种人墓中出土的做工精美、造型迥异的青铜器包括:青铜武士像、三足铜釜、四兽足铜盘、铜刀、对兽铜项圈、喇叭状高足承兽铜盘……

  距今2500余年的尼勒克奴拉赛古铜矿遗址,足以见证西域的青铜文明。

  2013年夏初的尼勒克,风光优美,气候宜人。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距县城3公里的喀什河畔一条名叫奴拉赛的山谷,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就位于这条山谷里。

  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沟谷,矿脉顺沟谷展布。

  深山里2500余年前的洞穴,深邃幽暗,对于喜欢探险和读盗墓小说的年轻人来说,足够惊险刺激。

  尽管2001年尼勒克奴拉赛古铜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正因为“不出名”,才让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多年来保持着它的原始形态,散发着神秘气息。

  下车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奴拉赛古铜矿遗址的真容,穿越时空遐想古塞种人在晴天朗日下开采和冶炼的壮观繁忙场景。

  目前已发现十余处地下采矿竖井洞口,每个井口大约一米见方。由于年代久远,洞口都已坍塌,并被碎石、沙砾和草丛所覆盖。仅存的两处竖井洞口井深达20多米,宽约5米,井壁陡峭且异常漆黑,陡峭的矿壁上横空支撑有许多水平原木,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上层尚存十余根原木,原木两端分别楔入矿壁内,更多的原木已塌折,与大量矿石、采矿、砸矿用的石器工具、泥土混杂在一起,成了厚达4—5米的堆积层。

  从这些竖井洞口的情况来看,这些采矿竖井在地下是相互连通的,形成了网状采矿巷道,从而构成了规模较大、开采时间较长、保存比较完整的古铜矿采矿遗址。

  在距采矿遗址不远处的奴拉赛沟的平坦处,是当时的冶炼遗址。在距地约1.5米深处,埋有木炭炉渣层,长20米,厚0.5米,并发现经过粗炼后呈圆龟形状的白冰铜块,经光谱分析含铜量最高达60%以上。另外,从奴拉赛沟内还发现多孔的炉渣层,孔内残留有木炭和木质纤维状的印痕,说明当时是用木炭做燃料来炼铜的。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开采、冶炼的是硫化矿石,使用了“硫化矿—冰铜—铜”工艺,流程经历了一次冰铜熔炼和一次还原熔炼。在还原熔炼中添加了砷矿物,冶炼的最终产品是砷铜合金,还原熔炼产生的砷冰铜( 黄渣 )等副产品中的铜通过返料操作在冰铜熔炼工序得以回收。

  让人惊叹的是,这种独特而成熟的用硫化矿添加砷矿物冶炼砷铜的技术,中原东周时期的一些诸侯国也在采用。这对揭示伊犁河谷流域青铜时代的冶金技术,探讨砷铜的起源与传播以及硫化矿冶炼技术的交流将有重要参考意义。

  时令5月,靠近洞口二三米远,仍感觉寒气袭人。工作人员进洞看了看,摆手说里面都是泥,有新塌方迹象,为安全起见,还是别进去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现整理出较大的采矿遗址为5处,这5处矿洞保存较好、较完整。能进入的矿洞也就是采矿区的是1、3、4号矿洞,2和5号矿洞因为塌方严重,现完全关闭,无法入内。刚才查勘的1号矿洞,是5个矿洞中最长的矿洞,长约300米。

  2009年,在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和自治州文物局的支持下,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围栏、矿道加固、台阶整修、临时看护房等保护方案通过批准。2010年6月为做好对奴拉赛古铜矿遗址维修保护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相关部门投资130余万元,主要对包括奴拉赛古铜矿台阶等设施进行了加固维修。

  站在石山上,极目远眺,雪峰隐隐,白云悠悠,碧蓝的天空像是少女温情的眼眸。2500多年前,是否有人像我们一样发思古之幽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问同行的人,奴拉赛是什么意思?

  传说以前这里是冬窝子,住着一个名叫奴拉赛的放牧人,是他发现了铜矿,所以后人便将铜矿命名为奴拉赛铜矿。这个放牧人是什么民族,有人说奴拉赛是蒙古人的名字,也有人说是哈萨克族人的名字,直至现在尚无定论。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是新疆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和遗存较为丰富的古代遗址,在全国乃至中亚范围内也极其罕见,对研究我国冶金史和新疆地方史、民族史都极具文化史料价值。

  尼勒克当地政府有意将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开发为旅游资源,向世界揭开2500年前塞种人文化发展、历史变迁、民族活动的神秘面纱。

  伊犁河流域神秘消失的塞种人

  红尘滚滚来,往事如烟去。

  轻轻拂去断崖残壁间累积了数万年的岁月风尘,历史考古学家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已在伊犁河谷从事狩猎和采摘活动。

  伊犁河谷最早出现的民族是塞种人。据史料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塞种人活跃在帕米尔、天山及新疆北部。同众多游牧民族一样,塞种人过着“随畜逐水草”的游牧生活。他们在公元前3世纪末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政权,“塞王”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

  塞种人入居西域后,曾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

  3000多年的历史风雨,消磨吹淡了塞种人留下的遗迹,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外史书典籍中一窥塞种人文化历史的变迁,跟随他们的脚步跌跌撞撞走进血腥残酷的历史隧道。

  《 汉书·西域传 》说,乌孙国的东边与匈奴相连,西北面是康居,西邻大宛,南面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国家。这地方原本有塞种人居住。大月氏向西方迁移时,打败了塞王。塞王向南进入了克什米尔地区,大月氏便占领了原塞王的辖地。后来乌孙王昆莫占有了大月氏的领地。所以说乌孙人中有塞种人和大月氏人。

  塞王南迁,塞种人分散为许多小国。从疏勒起,西北的休循国、捐毒国等都是塞种人的国家。书中提到的匈奴、大月氏、乌孙、塞种之间类似多米诺骨牌式的战争迁徙运动,发生地点在今天的伊犁河、楚河流域。

  对于塞种人,西方史书中也有记载。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名著《 历史 》一书中,曾多次提到Sacae( Saka )人,研究者认为Sacae人其实就是马萨格泰人。希罗多德在书中说,马萨格泰人是一个勇武善战的强大民族,他们住在东边日出的地方。当时波斯帝国开国君主居鲁士二世( 前559—前529年在位 )曾派兵与马萨格泰人打仗,结果一向战无不胜的居鲁士王和他的波斯军团,在骁勇善战的马萨格泰人面前未赢得半点便宜,不仅波斯军全军覆没,居鲁士二世本人也在战斗中阵亡。

  当时的波斯人将马萨格泰人称为Saka( 萨迦 )人。至今仍保存的波斯阿喀美尼朝大流士一世的贝希斯登( Behistun )铭文中,多次提到了Saka的名字,并说他们的国家“在海的那边,那里的人戴着尖顶的帽子”。

  戴尖帽的萨迦人,分布于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即从帕米尔、阿赖岭以北至天山、阿尔泰山,包括塔什干、塔拉斯河、楚河、伊犁河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汉文史书上的“塞种”,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分析,即是古波斯语中“Saka”( 萨迦 )的音译。在其他的汉文典籍中,又有“铄迦”、“烁迦”等不同译法,都是“Saka”的译音。

  塞种人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只有少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糜子、大麦和小麦。他们已知道用毡房,这种毡房从外形上看是圆柱形的,里面以木料做成格子,可以张缩自如,以便携带,顶上环列着轻巧的椽木。这种便于拆卸和折叠的木格与毹,极易放在车上及马背上运走,是为适应游牧生活的智慧创造。

  塞种人实行王政制度,他们分成四个大部,每部分成若干“区”,每区由一个总督加以统治。实际上这些总督都是由各部落酋长世袭的,塞种人虽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但仍保留有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组织,因而各大小酋长的权力很大。由各部落酋长再推举塞王,塞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