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莫斯科档案《李大钊同志略传》背后:沉睡70多年的文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31日15: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晓、胡泊

  一、在莫斯科沉睡了70多年的文件

  在莫斯科共产国际的档案堆里沉睡了七十多年,一份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或当时的中共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的手写原始文件,随着档案解密和中共党史研究人员眼界的扩大,被党史研究专家发现并带回国内。

  2009年7月,河北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准备在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完成纪念馆扩、改展工程。为此他们派出了几位同志赴俄罗斯莫斯科开展有关历史资料的查询、征集。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大力支持下,带回了一批宝贵档案和历史资料,《李大钊同志略传》就在其中。

  这一原始文件没有显示作者是谁,背后还有相关批示,也没有显示批示人姓名,并且写作时间、用途等等都没有显示。另外,文稿关于李大钊同志的生平也有个别不确之处。对这一文字原件,李大钊纪念馆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当程度、很有水准的考证。不过,很少人知的,是在它的背后和很深处,有一扇门,“一条小路弯曲,通向迷雾远方”,有着和关联着苍凉悲壮、惊心动魄的历史(中共党史)故事。我们从这一原始文件和相关党史研究人员的考证开始,走进这扇“门”,沿着这条小路走,看里边——远处有什么。

  《李大钊同志略传》写在16开的方格稿纸(20×25)上。每页20行,每行25个字;共4页。全文约1760字。内容如下:

  《李大钊同志略传》

  大钊同志,为辛亥革命时代的国民党员,一九二四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大钊同志为国民党最有威望的中央委员,长期不倦地领导北方数省的国民革命运动。

  大钊同志,为“五四”反日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启者,他是中国最先进的社会主义运动者,他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开创人之一,北方党的组织者,为党内最优秀的最善于运用统一战线策略的领袖,他是不断的中共中央委员。

  大钊同志,为中国国民革命事业,为中国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共产主义运动,为无产阶级事业,被匪贼军阀张作霖所绞杀,死状惨不忍睹。大钊同志的光荣牺牲,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无可补偿的沉痛损失。

  大钊同志,河北乐亭人(冀东沦亡区域),前清时,留学于日本,富民族革命思想;性沉静,善为说词,交游很广。民国成立后,大钊同志,被北平晨报社聘为编辑主任。晨报当时为激进报纸,当袁世凯宣布洪宪时,该报首先竭力痛斥,披露日本军阀的威胁与阴谋;后对于“西原借款”和“二十一条要求”,更是不遗余力的攻击,宣布该借款和要求,将陷中国于沦亡。

  大钊同志的声誉,卓绝一时。

  不久,大钊同志被国立北京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兼北大图书馆主任。从此,大钊同志便投身北大,日与学者为伍。成为震动全国而有伟大历史意义学生“五四”运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大钊同志当时与北大教授陈独秀、胡适等直接参与了这一新文化革命运动,北大成为这一运动的骨骼和支柱。

  一九二O年,大钊同志已开始共产主义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一九二一年,积极参加党的第一次大会工作。当时,大钊同志在北方领导党的工作,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及其他反动思潮,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大钊同志除在北大讲授马克思经济学说外,在学生中普遍成立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组织,除北大外,他还在中大、医大、法大、工大以及其他大、中学兼课,北平为全国文化中心,革命影响和种子迅速传遍于全国。

  当共产国际向中共提议,只有民族统一战线,只有国共合作,方能广大开展革命运动时,大钊同志最积极的拥护和赞助这一布尔塞维克的路线。在这方面,依靠他的名誉和声望,依靠他的智识和能力,特别是当他游俄归来时,对国共合作、对于树立民族统一战线,曾有最大的功绩。对于国民党的改组,孙中山的北上,以及中山逝世的前后,所有的重大政治上的筹划,策略上的决定,实际工作上的措施,大钊同志是其重要的主动者,起着最伟大的作用。大钊同志,同国民党右派西山派作了最无情的斗争,而为国民党左派革命分子的围绕者和领导者。

  大钊同志,很能灵活的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他往往设法联合许多同盟者和同路人,只要他们今天表示帮助革命,哪怕这些同盟者和同路人是暂时的、不可靠的、动摇不定的。他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冲突和矛盾,他善于利用革命后备军。例如一九二四年,在北方所采取的联合国民军打到直系曹、吴军阀之策略,结果,因民众的赞助,国民军一时取得了北方多省的政权,而同时北方的革命运动亦随之而有广大的发展。

  大钊同志最了解十月革命后,苏联人民对于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切同情,最明白苏联政府是世界上唯一的以革命友谊的关系对待弱小民族的国家,他不仅对于第一次中俄复交运动有极大的努力,而且他和中国共产党终于使国民党在改组的纲领上、在孙中山个人的思想上,明白承认“联俄”是最有利于中国民族革命斗争的政策。在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中,全中国人民,在实际上完全看清楚这一政策的伟大效果。

  一九二六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北京,实行最反动的统治,大钊同志不避牺牲,坚毅不倦地,继续在北方工作。领导北方群众进行反奉系的斗争,同时联合北方一切进步的实力,如国民军的旧部、任应岐烈士的部队等,实行反奉的军事行动。由于帝国主义者的嗾使,由于国民党右派的通敌出卖,大钊同志及其他同志乃被匪贼张作霖所逮捕。大钊同志在囚禁审讯中,激昂陈辞,志不稍屈。社会一般人士敬佩大钊同志之为人,群起抗争;大钊同志个人之知交旧友亦多为之奔走营救,而大钊同志终于同其他同志不久便被张贼命令所绞杀。北平民众闻者多泪下,全国各地亦到处举行盛大的追悼。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忘大钊同志。在目前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伟大革命斗争中,大钊同志的生平,他的奋斗,他的精神和遗教,更是具着生动而永不磨灭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将承继大钊同志的意志,胜利的完成大钊同志未竟的光荣的事业。

  在最后一页的背面,还有对该文稿审定和处理过程的一些文字,写有:

  陈刚同志:(用铅笔书写)

  阅过 可用,要将他出席国际大会事加上。(用钢笔书写)

  请今天加好,交XPEZA带回,以便付印。(用铅笔书写)

  从原件看该稿是誊清稿,改动很少,只有个别地方有所文字添加,是为了更明白、准确地表达要讲述的内容。本文作者在这里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处改动甚为重要,是将原文中的“任应岐师长”改为“任应岐烈士”。

  文件较多谈及李大钊同志与统战和军事的关系。我们知道,因为革命需要,李大钊同志当时结识了甚多的国民党和其他党派以及旧军队的上层人员。但文中为何特别、单一的提到李大钊与一位叫任应岐的旧军队上层军官的关系?又为何特意郑重地将任应岐“师长”改为“烈士”?李大钊纪念馆研究人员认为是文献作者自己所改,但原件文字就不长、是“誊清稿’,再从文献审阅者相关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审阅者所改亦很可能。

  既然是作者和审阅者所改都可能,那么,由旧军队“师长”特意改为“烈士”,是严肃的政治断语,使原用语性质改变并且突出,显然是因为当时有着深刻的某种必要,例如要明确、准确表达不能淹没中共烈士的事实、明显含有对烈士的敬意等。

  关于审批文字中的XPEZA字样,李大钊纪念馆研究人员未做解读。此短语既非俄文,也非英文,语意不详。从文意看,似指此文件作者,又似文件传递人,目前无法确解。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其事迹广为人知。大部分读者初读起来会觉得这份略传跟我们见过的许多文字一样平常、熟悉,不会有特别之感。然而,往往在这种平常、熟知的文字中,却蕴藏着党史上甚为重要的信息,隐隐透出解读一些历史谜团的路径、线索。我们仔细看:

  文中关于李大钊同志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之关系的叙述,与我们以往的印象有什么不同?怎么谈统一战线时特意又有较多军事方面的叙述?

  一、文件写作时间?时代背景怎样?是谁写的?在文件上修改、审批的人又是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