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隆重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对以长篇小说为主的优质选题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由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作用,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推出“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专题,将对计划入选作品逐一展示、阅读、评论、探讨,并以融媒体的形式与大家携手攀登文学高峰。2025年10月总第三十七期,让我们一道走进吕新的《深山》。(本期主持人:李英俊 王清辉)

吕新长篇小说《深山》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4年10月1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山西省作家协会、中信出版集团主办,山西省作协创研部、山西省当代文学基金会承办的吕新长篇小说《深山》研讨会在京举行。[详细]

吕新:深山(长篇小说 节选)

看完一本小人书以后,整整一个晚上,耗子都在琢磨土匪的事,连戏也没顾上去看。他妈从外面用棉帘子把窗户挂好,披着一身白花花的雪花回来,说,你爹见过。耗子说,你没见过?他妈就说,看愣得!我能见?我不能见![详细]

新闻动态

吕新《深山》:像一个知识分子那样去思考

吕新《深山》:像一个知识分子那样去思考

吕新:我如果不写《深山》,这辈子过不去

2024年上海书展期间,中国先锋派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吕新携暌违八年的长篇新作《深山》做客思南文学之家,与评论家黄德海、木叶,作家走走,围绕深山的故事与“精神生活的可能”展开对话。[详细]

创作心路

吕新:关于《深山》

吕新:关于《深山》

吕新《深山》创作谈

现在看《深山》,像是一个清冷而又人声鼎沸的梦,许多段落的描写也好像是在记录梦中所见,事实上它当然不是梦,而是曾经的每一天,一天又一天。但时至今日,每一天都没有剩下,连一根麦秸都没有留下。有人活在正常世界里,另有人匍匐在正常世界的背面,世界不管多繁荣,多发达,又与他们何干,虽然最后全都踪迹全无。如果不写下这些,他们就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尽管大多数人也有所谓的后人,后人们也在延续着某一个姓氏的香火,逢祭日也去上坟,提着篮子或塑料袋,甚至行李箱,但那能说明什么,并不能说明什么。[详细]

深度访谈

吕新:字数是有限的,生活才是无限的

吕新:字数是有限的,生活才是无限的

吕新长篇小说《深山》:“没有什么能取代故土的位置”

与以往的其他作品相比,实际上《深山》是距离我最近的,或者说这样的记忆是最刻骨铭心最永世难忘的。一个人的出生地是任何其他地方都难以替代的,当然你出生的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被抱走,抱到几百里甚至几千里以外的另一个地方,在那里成长并长大成人,那里可能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故乡。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故乡,故土,主要是看对谁来说,不是你的,一定是别人的。[详细]

说吧小说

评论家王春林:《深山》对生命的悲凉和荒唐进行了真切的书写和表达
吕新以实验性的叙述方式关注中国广阔的乡土生活。[详细]
评论家王春林:《深山》对生命的悲凉和荒唐进行了真切的书写和表达

吕新以实验性的叙述方式关注中国广阔的乡土生活。[详细]

出版人朱燕玲:《深山》打破了传统乡土文学的文学想象
吕新以太行山壑某个村庄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被深山遮掩的生命群落。[详细]
出版人朱燕玲:《深山》打破了传统乡土文学的文学想象

吕新以太行山壑某个村庄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被深山遮掩的生命群落。[详细]

文学博士王淼:《深山》试图开拓一种“星丛”式的乡土书写路径
《深山》能够更深刻地带领读者重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详细]
文学博士王淼:《深山》试图开拓一种“星丛”式的乡土书写路径

《深山》能够更深刻地带领读者重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详细]

特约评论

相关阅读

  出发!一起向新时代文学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