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诗意尼勒克》(47)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07日14: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沈书记说,在定居兴牧工程建设中,他们请来伊犁州设计院的专家,设计了这个独具哈萨克族民族特色的小区,将民俗旅游和牧家乐有机结合起来。小区共有30户,每户建设143平方米二层小楼一栋,35平方米毡房建筑一座,100平方米高标准棚圈一座。小区2011年8月开工,2012年7月投入使用,总投资1200万元( 项目资金255万元,牧民自筹660万元,其他资金285万元 )。其中“哈萨克人家”村接待区已经营业,目前接待游客3000人次。

  这个小区按照“三有四化五配套”的标准,配套完善公共设施和美化工程。小区以休闲娱乐、餐饮、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增收致富产业模式发展,加快了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尼勒克镇——提升牧民生活品质,美化居住环境

  尼勒克县的乡镇党委书记及乡长几乎都是70后,他们这一代人已成长为基层干部里的中流砥柱。韩智强生于1976年,正好赶上“文革”结束。从县委农办调任尼勒克镇党委书记,韩智强觉得肩上担子和责任感更重了。

  韩智强说,2012年尼勒克镇完成了上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6887亿元,同比增长17%;二、三产增长较快,二产较上年增长28%,三产增长4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9元,较上年增加1554元。

  尼勒克镇交通便利,有地缘和区位优势,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在畜牧业、设施农业、劳务经济、庭院经济、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取得突破。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餐饮、交通运输、汽车维修、个体加工等行业焕发勃勃生机,多渠道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尼勒克镇围绕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他们推行“四早一抓”工作法,开办“两居”工程建设专题培训班,培训建房户130人,工匠311人,开工率达到100%;为了提升牧民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实施牧民进城住安居富民楼,现已签订住房协议158户。

  尼勒克镇投资450万元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已通过自治区审批;投资228万元的萨热买里村、加勒克孜铁勒克村15公里道路硬化项目,已立项招标,于2013年8月完工;投资188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四个;投资435万元的萨热买里村排洪渠建设项目上报自治区审批。

  尼勒克镇严格按照“落实责任、齐抓共管、村居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组织镇村干部及群众2560余人次,重点对“三不管”区域以及尼勒克县城区7个主街道、57条背街小巷及S315线、X773线、X777线沿街进行垃圾清理,出动大型机械设备12台次,粉刷树木24600余棵,新增环卫垃圾箱10个,完成道路沿线绿化任务,栽植各类风景树2300余棵,种植各类花草2万余棵。

  尼勒克镇干部带领群众致富不忘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深入实施图书室免费开放,新增农家书屋3个;加快社区、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多尔布津村成立由30名民间艺人组成的文化演出队和百名妇女组成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大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2场次,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48场次;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做成普惠千家的文化工程,使广播电视覆盖偏远山区,覆盖率达到98%。

  韩智强说,尼勒克镇党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打基础、利长远、顺民心、合民意的事儿,调动各族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把尼勒克镇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

  喀拉托别乡——抓好“五大工程”,实现农村新变化

  喀拉托别乡党委书记韩涛四十出头,一直在基层工作。十几年里,他从加哈乌拉斯台乡起步,到乌赞乡、尼勒克镇、克令乡任职,工作勤恳尽职。2012年年底,县委、县政府把更重的担子压在他肩上,出任喀拉托别乡党委书记。

  韩涛说,喀拉托别是哈萨克语“黑山堡”的意思。这块土地历史悠久,从前蒙古族在此游牧居住,后来哈萨克族迁移过来。全乡共有2129户10109人,由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6个民族组成。

  喀拉托别乡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辽阔的天然牧场,耕地面积77615.5亩,林地面积9402.6亩。2012年农牧业总产值1.0049亿元,较上年增加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12元,较上年增加1354元;劳务输出4180人,实现劳务创收2069万元。

  韩涛介绍说,2013年,他们大力培育万元村,要跨进万元乡镇行列,按照“突出发展现代化牧业、稳定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带动发展劳务输出及三产业”的思路,实现农牧民增收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他们狠抓“五大工程”,建设美丽乡村,落实好各项民生实事工程,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韩涛说,他们以自治区实施新一轮民生建设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有序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全乡基础设施面貌,让民生建设惠泽各族农牧民群众。

  一是抓好安居富民及灾后重建工程。坚持在原址拆旧建新的原则,整合各类建设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整村推进农牧民危旧住房改造。2013年完成300户富民安居工程任务,重点做好100户灾后重建工作,新建安居富民楼40户,整村推进萨依博依村安居富民工程。

  二是抓好牧民定居工程。坚持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2013年在萨依博依村规划建设“定居兴牧”工程100户。

  三是抓好农田水利工程。争取项目资金,完成南干支12公里防渗渠建设,完成萨依博依村桥两侧防洪堤坝200米,完成喀尔沃依村低产田改造6公里防渗渠,筹工筹劳完成干、支、斗渠清淤20公里,维修桥涵10座,配套设施完成哈拉哈达安全饮水50户,切实解决农田灌溉、排洪、人畜饮水难题。

  四是抓好乡村巷道铺油和农田道路砂石工程。争取项目实施喀尔沃依村至乡政府的13公里道路铺油工程,完成农田道路砂石化8公里。

  五是抓好乡村道路绿化美化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完善村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巩固提升阔克托汗村、喀尔沃依村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成果。着重整村推进萨依博依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对巷道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栽植风景树进行绿化、美化,增添道路环境亮色。

  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0%以上。新疆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恶劣,人才也相对比较匮乏,新疆的农业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新疆民族团结稳定这个大问题。

  尼勒克县是新疆的一个缩影,新疆存在的一些问题,尼勒克同样也存在。我们在基层采访过程中,很多基层干部反映,各族群众在科学文化素质上亟待提高,因为教育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慢,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尼勒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生态恶劣、灾害频繁、人才匮乏。全面实施“反贫困”行动,从政策、资金、制度等多方面对尼勒克县进行扶贫开发,加快新农村建设,对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尼勒克县县委、县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他们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目标及工作,都要体现农牧民的根本利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农牧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让农牧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还要让农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村道,最终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农村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F 篇

  向世界亮出尼勒克的旅游名片

  新疆旅游资源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且涵盖山岳、河流、森林、草原、戈壁、沙漠、沼泽、湖泊、绿洲,呈现多层次奇特景观。许多旅游资源堪称“中国之最”、“世界奇观”。

  伊犁河谷旅游在新疆旅游中占有重要位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