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诗意尼勒克》(4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07日14: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引进优质种公牛26头,完成冷配3500头,新增2000头优质奶牛,使优质奶牛总数达到1.5万头。做好小畜配种工作,发展肉羊和哈萨克羊组群6个。加大牲畜育肥出栏力度,扩建托格金村育肥牛基地,年内育肥牛2450头,育肥羊15000只。

  依托天然草场及悠久的养蜂历史,在养蜂户和牧民之间采取“一对一、一帮一”的传授养蜂技术、提供草场的互助机制,力争蜂群达到11000群,年产蜂产品400吨,实现牧民、养蜂户利益双赢。

  乌拉斯台乡因地制宜,压粮增经5000亩,种植贝母万元田470亩;种植千元田蒿本4000亩;种植青储玉米45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面积50亩,集农业、林业、中草药种植等综合科技示范园为一体,主要作物有侧柏、杏树、白蜡、板蓝根、大黄、天麻、金松、黄芪、当归等十几种苗木药材。

  从居马别克·吐尔阿拜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人奋斗不息的身影。他1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6个孩子,一直供居马别克·吐尔阿拜读到大学毕业。他也曾想休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因为这是父亲临终时的遗愿,他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居马别克·吐尔阿拜说,现在有了回报母亲、回报国家、回报父老乡亲的机会,他要一心一意地为家乡人民干实事,与乡里的干部同心协力带领大家奔小康。

  科蒙乡——乡镇综合实力与群众“幸福指数”比翼齐飞

  科蒙乡的党委书记惠斌祖籍是安徽人,他从苏布台乡调到科蒙乡还不到半年,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稍显拘束。他说,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简称科蒙乡,蒙语的意思是“绿色的洼地”。科蒙乡是尼勒克县土地面积最大的乡,也是较为富裕的乡。2012年,农林牧总产值2.94亿元,较上年增长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141元,增长23.87%,突破万元大关。

  惠斌告诉我们,科蒙乡的蒙古族文化历史悠久,离乡政府不远曾建有一座大喇嘛庙,曾是北疆最大的寺庙,香火鼎盛时期,日有千人朝拜,庙里有僧侣800多人。后来慢慢衰落,寺庙在“文革”中遭到严重毁坏。为了弘扬蒙古族文化,伊犁厄鲁特蒙古族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学术研讨会2013年1月23日在科蒙乡举办。

  科蒙乡2012年以“三农工作”为重心,不断推进现代畜牧业、高效种植业、优质林果业、商贸服务业,招商引资和劳务输出连创新高,有力地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百姓收入增加,安居乐业,“幸福指数”自然得到提升。

  2013年,科蒙乡在去年的基础上,以牲畜品种改良、特色养殖、设施畜牧业为发展重点,力争使农牧民人均增收820元。按照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要求,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积极引导散养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给予资金扶持,扩大野猪、野鸡、毛驴等特色养殖规模。

  科蒙乡的高效种植业已初见成效,尤其是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打造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扩大洋葱、胡萝卜等经济作物规模,实现大田蔬菜种植一万亩,形成以恰勒格尔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队的露天蔬菜产业基地,打造伊犁州乃至北疆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

  科蒙乡在优质林果业、招商引资、劳务输出、休闲观光旅游、商贸服务业、乡村集体经济方面都将有新的突破。2013年,全乡农牧业生产总值将达到3.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

  惠斌说,他和杜帕·巴音乡长带领各族群众有信心将科蒙乡打造成为农牧业强乡、商贸服务大乡、生态宜居之乡、工业化重镇。

  苏布台乡——铸就三大经济主体,突出三大特色产业

  苏布台蒙语的意思是“两面高山的水向中间凹地汇集”。几百年前,这里是蒙古族人的天下,故此尼勒克县很多地名都是用蒙语起的。现在除了科蒙乡,蒙古族在尼勒克县已成为少数民族。

  苏布台乡距尼勒克县城西45公里,地形为山地丘陵,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是自治区第一批扶贫开发重点乡。总人口2137户8092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占全乡人口数的98%,共有贫困户723户303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7.5%。

  苏布台乡党委书记张高明说,尽管苏布台乡是贫困乡,但在社会各界的倾情关心下,在各族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苏布台乡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年至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4149元增加到6466元。

  苏布台乡2013年的布局是,富民强乡,铸就三个主体,即现代畜牧业、劳务输出、庭院致富;突出三大特色,即特色种植、特色林果业、民族特色传统产业。实现农林牧生产总值9133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00元以上,150户471人脱贫。

  张高明说,苏布台乡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发展特色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加快苏布台村肉牛养殖繁育基地建设,结合“一村一品”做大做强骆驼专业合作社,新建四个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育肥并出栏标准畜1.5万只,加大肉鸽等特禽养殖,在尤喀克买里村发展肉鸽养殖示范户50户。

  大力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着重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变冬闲为冬忙,举办砌筑工、电焊工等实用技能培训12期,确保低保户、贫困户户均一人受训。全年450人通过职业专业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4600人次。

  全力实施“155111”脱贫致富工程,发展庭院经济。按照缺项补项原则,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100户,打造庭院经济示范一条街。

  立足区域优势,提升壮大传统产业,将刺绣、地毯等传统手工业朝着规模化和家庭作坊加工类型发展,充分发挥地毯厂带动作用,手工地毯编织户达到150户。全力打造尤喀克买里村民族风情园,鼓励支持率先在民族风情园内发展特色饮食的示范户。依托尼勒克县旅游规划,发展商贸服务、特色饮食等服务产业。

  张高明告诉我们,苏布台乡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维吾尔族善于种植、经商,传统手工业——手工地毯编织闻名遐迩;哈萨克族善于刺绣、牲畜养殖及育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旱田馕、奶茶、鸽子拌面、南瓜包子等制作方法独特,香味儿醇厚。另外,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维吾尔族的风筝比赛等,都成为四里八乡争相参与的热闹文化活动。各民族和睦相处,文化水乳交融,才能长治久安。

  以新农村为载体,加快乡镇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教、文化、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涉及农村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

  尼勒克县以乡村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作支撑,以示范村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富民产业,壮大新经济组织,创建好班子,塑造新风貌,为建设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文化繁荣、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基础。

  尼勒克县把农牧民富民安居工程建设和灾后重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走进加哈乌拉斯台乡安居富民房和灾后重建小区,可以看到一条条笔直的大道干净整洁,一排排崭新的安居房整齐划一,屋前屋后栽花种树,跟城市里小区没有什么差别。

  自实施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尼勒克县始终按照“以人为本、造福百姓”的理念,坚持把安居工程做成“民心工程”,严格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要求进行规划,将实施安居富民工程与防病改厕、沼气入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户居住条件,配备了水、电、路、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房屋内部浴室、厨房、厕所等一应俱全。

  尼勒克县加强县域整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把科学规划作为龙头,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尼勒克县委、县政府深化村庄整治,把环境改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乡镇深入推进农业“两区三化”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把创业增收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增收。

  着力培育一批特色村、精品村,力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把彰显特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和精品区块。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保障,强化考核,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形成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