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寻找与考证:萧红居地安葬地及纪实作品研究》 >> 正文

《寻找与考证:萧红居地安葬地及纪实作品研究》(63)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31日15: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郭淑梅

  4月中旬,萧红从玫瑰谷返回乐道8号家中。

  此时,为营救“西安事变”被蒋介石囚禁的张学良,使张学良获得自由,周鲸文在香港发起“人权运动”,组织社会名流在港报发表文章,抨击蒋介石。南京政府迫于压力,同意于1942年1月恢复张学良自由身。然而不幸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学良自由问题由此搁浅。萧红和端木蕻良作为文化界朋友,积极参加人权活动以示支持。

  5月下旬,史沫特莱决定回美国。到乐道8号道别。

  回到美国后,史沫特莱把萧红的短篇小说《马房之夜》交给海伦•福斯特,1941年9月发表在她主编的《亚细亚》月刊。

  史沫特莱把《生死场》介绍给厄普东•辛克莱。

  美国专家葛浩文考证,辛克莱把他搞的“合作运动写的一本缩写名为《Co-op》(《合作社》)的著作,从加州寄至香港赠送给萧红,同时还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此信即1941年6月4日,辛克莱寄给萧红的英文信,原文有这样一段话,“亲爱的萧红小姐: 我已收到你的问候和漂亮的礼物,感谢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捎来这些。礼物我很喜欢,谢谢你。”

  萧红拿到寄自辛克莱的《Co-op》副本和反法西斯演说《告欧洲沦陷区的人》后,将《告欧洲沦陷区的人》转给周鲸文和端木蕻良主编的《时代文学》发表。《时代文学》注明:“该稿由作者寄赠萧红,本刊特请李琳小姐译出”。

  1941年7月前,对于渴望以独立作家姿态示人的萧红,香港正一点点地成就她,她的作品开始译往国外,收获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短篇小说《小城三月》等,一切似乎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七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萧红居港医院及逃难地

  第一节 公立香港玛丽医院

  萧红初到香港,就觉得身体不适。

  对于病象显现的事情,她给华岗的信中表示了不解。

  萧红给华岗的信说:“我来到了香港,身体不大好,不知为什么,写几天文章,就要病几天。大概是自己体内的精神不对,或者是外边的气候不对。”

  一向没有钱住院治疗的萧红,由于史沫特莱和周鲸文等人协助的关系,出入玛丽医院。

  香港玛丽医院,也称玛丽皇后医院。位于香港薄扶林道102号,是港府兴建的香港最大的公立医院,占地面积很广。玛丽医院是当时香港一间技术领先、设备一流的西式医院。院中病房宽大,病床清洁,每房指定护士值班。院长由英国人充当,医生多数是香港大学医科毕业学士。院中医生处方,多用市面少见的新药。

  1925年,港督金文泰上任,致力改善香港的公营医疗服务。1929年9月,位于九龙塘南部的公立医院九龙医院开始启用,金文泰亦于同年宣布,于香港岛兴建一所规模更大的医院。新医院选址薄扶林道与沙宣道对面的山麓,背靠太平山,面对西博寮海峡,环境清幽,景色怡人。医院于1933年正式开始兴建,并于1937年4月13日正式落成启用,由继任港督郝德杰主持开业仪式,并以当时英王佐治五世的皇后玛丽的名字,命名为玛丽医院。

  玛丽医院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H型的7层主建筑物共分为5个翼,启用当年,亦成为香港大学的医科生临床实习及教学的地方。一般需要留医的重病患者,才可由西营盘国家医院转入玛丽医院住院治疗。香港沦陷后,玛丽医院曾被日军占领和征用,改为“大日本陆军战地医院”。

  1941年7月,受头痛、咳嗽、发烧等症困扰的萧红,在12级台风中开窗睡着了。醒来发烧近39度。第二天,在端木蕻良和袁大顿的陪同下,去玛丽医院看病,找到了史沫特莱推荐的医生。萧红接受医生的建议,准备住院彻底检查一遍身体。

  若住院,按史沫特莱所说的优惠价入院,费用还是远远超过了萧红和端木蕻良的经济承受能力。端木蕻良前去求助周鲸文,拿到支票后,为萧红办理了住院手续。谁知,这一住查出了萧红患肺结核病,从此一病不起。

  周鲸文回忆,“八九月间,我们知道萧红常患失眠咳嗽。她经人介绍到玛丽医院诊治。本来是以治疗痔疮而往,”结果,医院检查出萧红患有肺病,“肺部患处已经钙化,没有什么不得了”,医院坚持打空气针,空气针是当时最先进的治疗肺病的方法,把已经钙化的结核轰开,激活,以便病人得到彻底治疗。

  周鲸文所说“治疗痔疮而往”,是端木蕻良等亲属尚未提及的事情。但说明,萧红在获知肺病前,还是怀疑患了其他病症的,也按其他的病症治疗过。

  为彻底治好肺病,萧红选择了住院治疗。

  柳亚子的女儿柳无垢则提供了如下更为复杂的信息:

  1941年春天,柳无垢为《时代文学》翻译文章,认识了萧红。此后,两次在渡轮上碰见萧红。一次是萧红去配药,一次是去玛丽医院“施行手术”。

  手术后,柳无垢前后共有两、三次去乐道8号萧红家中探望。

  “萧红诉说着她的头痛,失眠,在医院里施行手术时的痛楚,和施行手术后头痛毛病的依然如旧,使她不能阅读,不能写作。”

  无垢劝她多去海滨走走,但萧红说,刚做过手术,“不能多走动”。

  在无垢的叙述里,增加了端木蕻良的夫人钟耀群所遗漏的部分,即萧红施行过手术。这个细节相当重要,若萧红在治疗肺病之前就经历过一次手术,连续下来,萧红再采用空气针轰开肺病病灶,身体如何受得了!

  作为与萧红、端木蕻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无垢的这篇《悼萧红》发表在1942年3卷2期《文化杂志》上,距离萧红刚逝世不久。无垢的讲述可采信的成份比较大。

  1941年秋天,无垢在探望同事杰姆时,意外地听到楼上有人在叫她的名字。她看到了“萧红穿着医院的病服,散着头发,在阳台上和我招手”。

  萧红住的是三等病房。大房间明朗、宽敞,有二、三十间病床。三等病房在每周星期三、四探病时间有限制。萧红住在三等病房的阳台上,用一个竹帘子挡着。无垢没有找到萧红,写了封信转交萧红。萧红的回信说,她“重入医院,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萧红7月第一次入院(或如无垢所说治疗头痛而手术,或因周鲸文所说的治疗痔疮而入院),秋天(10月)萧红第二次入院显然是专门治疗肺结核。据当时在时代书店供职的袁大顿回忆,“萧红的病榻是在玛丽医院四楼院的前方走廊上,正面临环围着的半面海”。在他探视期间,萧红的心情还是很愉快的。

  无垢第二次探望杰姆时,顺便去看望萧红,得知医生因她头痛,怀疑子宫问题,已经做过手术。

  “她睡在阳台上。天气很热,但她穿着绒的睡衣。她消瘦得多了,嗓子发哑,不能多谈话,并且极疲乏的样子,她告诉我,最初医生说她头痛,是因为子宫有病,所以才施行手术。”

  萧红生前确实有妇科病。她在哈尔滨经常闹痛经(肚子痛),到了上海后生活安定了,还一直受头痛和痛经的困扰。对于头痛,许广平说:

  “有时又诉说她头痛得厉害,身体也衰弱,面色苍白,一望而知是贫血的样子。”

  “她同时还有一种宿疾,据说每个月有一次肚子痛,痛起来好几天不能起床好像生大病一样,每次服《中将汤》也不见好。

  于是,许广平根据推荐给她吃白凤丸。萧红按许广平推荐的白凤丸一试,果然“肚子每个月都不痛了。”

  无垢作为女性探望萧红,有些不便于对探病的男性说的体已话,萧红都会一古脑地倒给她。医生把她的头痛归结为子宫有毛病,这种诊断的理由今天看来很古怪,但在当时,玛丽医院是香港最先进的医院,一直没有机会入院治疗的萧红显然是相信医院的。因头痛做了什么样的手术?至今还是个迷。然而,事与愿违。她对无垢诉苦说明,对手术效果非常不满:

  “手术后头痛反更厉害了,便又入院检查,照X光,才发现肺部有黑点,医生说她得入院治疗。本来住在隔离病房,但因为是四等的,食物非常的坏,所以医院把她的床放在阳台上。阳台上没有窗,到晚上照例竹帘又得卷起来,刮风时冷得很。有一夜飓风侵袭香港,她冻得半死,但也没有看护来照顾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