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非典启示录》(4)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0日15:00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宏甲

  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看到钟南山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始终没有一丝笑容,他的凝重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叶欣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则是她的笑容。

  她的同事们还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她在广东省中医院春风般地笑了27年。她的笑容充满阳光,更让我们看到了笑容对于悲观中、恐惧中的患者多么重要。

  急诊科一向要求护士具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她有。她那么健康,不仅容颜美丽,而且内秀。于是,她在这个岗位上穿梭忙碌了27年而没有换过岗位。

  27年没换过岗位,她没有厌烦,而且总在掌握最新技术,还发表过13篇关于护士工作的科技论文。同事们说,她把护理工作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你们还小,这病危险!”每当发现来就诊的是急性传染病患者,她就把年轻的小护士一把拽到她的身后。

  人们说她多年来,对待任何传染病患者都护理得那么耐心、细致,没有一丝嫌弃。

  “病人得了这病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比病痛更难受。”这是她常对护士说的话。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还出钱为病人买药物。

  “我们要给他们生活的力量、爱的力量。”这也是她常对科里护士说的。她的护理被称为“温情护理”。

  “她说要爱病人。”她去世后,护士们泪水汪汪地回顾。

  “叶大姐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

  “不仅是透明,那是明媚。”

  一次,有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因怠慢病人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诚恳地说是自己的过错。叶欣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她心里过意不去。

  2001年,有位家在福建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回家。叶欣再三规劝,病人还是要走。她牵肠挂肚放心不下,于是报请医院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并由自己沿途护理。

  22小时的粤闽之路,一路颠簸,一路护理,把病人安全护送到家。病人全家感激涕零,在那边远的山区,谁见过这样的护士长?全村人都出来送她,这倒把她感动得哭了。

  是谁,要求她如此地倾注于护理工作?

  1956年7月9日,叶欣生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自小就在家庭中受到关爱生命的熏陶。1974年,她进了广东省中医院的卫训队,两年后,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而被留院工作。工作七年,她于1983年被提拔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输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是对急诊科工作的“硬要求”。如对“有效”的要求,要是在其他科室,某种治疗方式如果无效,可考虑换一种方式,但在急诊科则没有时间“换一种”。急救中投入的救命方式如果无效,患者就可能立刻面对死亡,即便没有死亡,也可能因错失第一时间的有效抢救而留下严重后果。

  急诊科要面对触目惊心、复杂多变的病情,那种复杂多变,往往是患者自己已不会讲述,家属又说不清楚,接诊医生也顾不过来的,这就非常需要“久经沙场”的护士长的经验,还需要护士长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处理能力。

  在常常混杂弥漫着痛苦、哀号以及血腥味、汗味、药水味的工作环境中,并不是医护人员待久了就没什么感觉,而是应该对各种声音和气息有敏锐的感觉。一名优秀的护士长投入的抢救行为,不仅是她的眼睛和手脚所能到达的地方,而是她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她的意识,她全身心都投入的抢救。对于女性担当的这一急诊科护士长职业,不啻是一种对其身心的超级挑战。前面说过,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是该院最大的护理单位,叶欣则是该院最年轻的护士长。

  广东省中医院建立二沙分院时,急诊科建设非常需要富有经验的组建者,叶欣主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去,于是医院把她调到二沙分院,负责护理部组建工作。

  2003年2月春节期间,叶欣所在的急诊科就开始收治非典病人,最多时一天五人。省中医院院本部收治的非典病人更急剧增多,紧急抽调了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前去增援,分院急诊科的护士的力量顿时不足,叶欣从2月8日便开始日夜加班。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每个护士仍听到她一再这样说。

  2月底,急诊科里发生了第一例护士感染,叶欣很自责,觉得自己有责任。她细细思想,不知到底在哪个环节做得不够。她亲手给每台电话消毒、每个门把手消毒、每一支记录笔消毒,对急诊科内外全面消毒,对工作服、工作鞋、鞋垫及其摆放的位置更是重点消毒。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

  她终于倒下了。

  通过呼叫仪,同事们又听到她微弱的声音:“9床上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上去了没有?……7床每两小时尿量有多少?……可要按时给他翻身……做好口腔护理哦……”

  在她连连发出的叮嘱中,我们记住了“生死一瞬间”这个词,知道了护理工作之于那“生死一瞬间”的患者,有多么伟大!

  当她说不出话来之后,护士看到她急切地、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

  为了减少同事接触她,她给自己接补液。

  院长和同事来探望她,她写着:“我很辛苦,但我顶得住。谢谢关心,但以后不要来看我,我不想传染给大家。”

  3月11日,叶欣写下的最后一行字是:“我实在顶不住,要上呼吸机了。”

  叶欣被送进了ICU。

  同一天,ICU有一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他是2月24日晚被抢救过来的一位肠梗阻合并非典的患者。当他询问起护士长去哪里了(想向护士长道谢)的时候,没有一个护士告诉他,护士长正是抢救他而被感染的,此刻正在ICU抢救,生命垂危。因为大家相信,如果护士长此刻有知,一定不会让他知道,以免他心理有负担。

  抢救叶欣,牵动了省中医院所有人的心,还牵动了省卫生厅领导乃至省委领导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叶欣和家属。

  叶欣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肝、肾多器官功能衰竭,医院急请天津中西医结合医院专事研究多脏器衰竭的专家,这位年过古稀的专家第二天上午就飞到广州,走进抢救叶欣的ICU。

  抢救叶欣的分分秒秒都被泪水冲洗着。

  2003年3月25日凌晨1点30分,叶欣停止了呼吸。

  让我们忽略她最后的时刻吧……

  她丈夫说:“让她穿护士服走吧,这是她最喜欢的服装。”

  同事们给她换上了一套洁白的护士服。

  同事们都记得,所有的节假日,护士长都给自己排上班,都把与家人共度节日的欢乐留给护士们,特别是年轻护士。

  她丈夫说:“结婚22年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一个春节,其余的春节,她全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这年,她47岁。

  世上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吗?

  如果有,就是尊重和爱惜每个人的生命。

  叶欣热爱生命,她充满温度的微笑,流淌着对每一个生命的爱护,包括悉心地维护着每个患者的尊严和平等。

  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

  广东省中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为她做最后的送别。

  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叶欣是在抗击非典中第一位以身殉职的护士长。

  人们纪念她同样不仅因为她光荣牺牲。

  她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灵性,把护理工作做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她以生命的激情和爱心,向世人服示了护士工作的伟大和神圣!

  为纪念叶欣,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在网上建立了“叶欣纪念馆”,仅三天时间,网站访问量达100多万人次。

  4月26日,国家卫生部追授叶欣、邓练贤、范信德“人民健康好卫士”的荣誉称号。

  “在可怕的疾病与死亡中,我看到人性神圣英勇的升华。”这是伟大的护士南丁格尔的名言。这句名言,用来形容叶欣是准确的。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中,英勇的护士远远不只有叶欣。2003年5月12日,叶欣等十名中国护士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授予的护士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第39届南丁格尔奖)。

  4该不该抢救

  “毒王”

  再回到对周老板的抢救上来。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第三医院遭重创都元气大伤,2月8日,周老板病情仍在危急之中。8日晚,周老板被送往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继续接受救治。

  5月,在北京疫情严峻的日子,我曾听过这样一段对话,话题的中心就是“该不该抢救‘毒王’”。

  有人提出,对那些“毒力”特别强的患者插管或者切开气管救治,无异于引爆一个炸药罐,最后的结果是大批医生、护士被感染,不止一个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更多患者最需要医生、护士的时刻,是否可以更科学、更理智一些,不要去切开气管?

  一位医学专家回答说:那病人肯定要死。

  对方说:但拼死去抢救这样的病人,也往往救不过来,结果却造成更多人的伤亡。

  医学专家:你是说放弃抢救?

  对方说:这可以保存更多人。

  医学专家:可是到现在为止,没有证据说这样的病人就一定得死。作为医生,那时刻他一定会去抢救。

  抢救周老板,无疑是广东抗击SARS最悲壮的战役。

  三家大医院接力抢救,被他直接感染的医护人员59名,直接和间接感染的超过130名,范信德、邓练贤为此牺牲,其他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大多数病情都很重,都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圈。三家大医院100多名医务人员前仆后继,冒死接力救治周老板,周老板最后终于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获新生,于3月19日康复走出医院。在人类的医疗史上,如此的“救死扶伤”是足以感动全世界的!

  被周老板感染的亲属朋友还有24位,包括他的妻子、两个儿子、母亲和岳父岳母,其中18位在市第八人民医院救治。周老板的岳父母在他康复前去世,其他家人全部治愈。

  周老板康复后还有一段经历也是值得记载的。

  由于周老板先后传染了130余人,病例特殊,为“广东之最”,医学界认为他的血清及出院后的身体情况对于研究SARS的传染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价值。但周老板康复后闭门谢客,其家人对他严密保护,一致拒绝任何来访者,就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为获取对此病例的跟踪医疗资料,与其多次联系也未能实现。

  在第八人民医院,接诊周老板的主治医生陈燕清已被人们视为一位女英雄。她纤细的身体天使般天天进出重症SARS病房,天天与周老板接触,要治他的病,还要医他的心理——因为周老板知道自己感染了很多人,一度精神非常悲观,心理压力也巨大,陈燕清大夫就要天天与他说话。这位女英雄硬是没有被感染。

  市第八人民医院从大年初二开始接诊非典患者,先后也有20多位医护人员被感染,这些被感染的医护人员有些在接诊周老板之后发病,但都没有统计在被周老板感染的人员中,因为他们在周老板到来之前就接诊了非典患者。

  在救治周老板的40天时间里,陈大夫的悉心照料赢得了周老板全家的信任,因此几乎成为周老板出院后与医疗部门沟通的唯一“通道”。即便如此,陈燕清希望能对周老板进行血清采样,其家人开口索价两万元,令院方很吃惊。

  4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期望对周老板进行调研,经反复联系,周老板终于答应见面。卫生部门因此订好会见地点,可是,届时周老板没有应约前来,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英文缩写)专家苦等数小时后只好遗憾而返。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曾希望和周老板“对话”,也由陈燕清大夫联系,周家仍然不同意。据报道,周家最后向中央台提出要五万元的采访费。

  周家的拒绝,也许由于周家对这件不幸的事不堪回首,也许由于周老板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日后还要在社会上生活下去,不希望通过媒体把这事弄得全世界都知道。对于周家提出要五万元采访费,陈燕清大夫解释说,周家未必是要钱,而是期望记者知难而退。

  陈燕清此说的根据是,周老板在家乡高要市曾多次捐钱捐物,做善事,赢得乡亲的称赞;在广州经商期间也广交朋友,乐善好施,赢得了朋友的敬重。

  可是,周老板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也罢,何以也不愿接受救了他生命的医院对他进行血清采样呢?

  或许,还可以这么看,周家拒绝接受医生追踪调查,人们可以觉得这不合情理,但其自主权利还是应该受到维护的。社会行政部门没有利用权力干预,只是平等地商量,也应该被看作一种进步吧。

  关于周老板是怎么发病的,据陈燕清的问询,周老板不吃野生动物,他是海鲜批发商,水产动物是否携带SARS样病毒?未见报告。周老板身上的SARS病毒究竟从何而来,至今不明。

  在广东战场,市第八人民医院是抗击SARS的主力之一,收治的患者最多(占到全市患者的1/4)。院长唐小平是广州市级医院中最年轻的院长,他做过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访问学者,本人是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专家,十分注重借鉴相关学科的技术力量,如年近九旬的岭南温病学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仕昌就应邀带着弟子到第八人民医院会诊。

  刘仕昌开出的药方,不仅对第八医院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帮助,他的一个药方还迅速传遍广州,其作用不可低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