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CBD风流志》(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6日14: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姜立涵

  “Clinton!”我指着他大声喊,比下午拿到执业证那会儿还兴奋。更让我惊讶和感动的是,快一年没见,他竟一字不差地叫出了我的名字。我们站在前厅聊起来,我知道他离开了高盛,跳槽去了另一家排名也在世界前五的美国投行BGC,上个月刚被派到北京来开展国内业务。跟他一起的一男一女都是他同事,男的也是刚调来北京的香港人Stephen,女孩May是个在北京待了很多年的广州人,副总裁助理。我这才意识到,二十八岁的许家祺已经荣升副总裁了。在我热情的坚持下,他们没有继续等位,而是和我一同去了我们的大包间。一行人走进包厢时,大家都震住了,目光游离在May的普拉达限量版包包和Clinton英俊的脸上。交换名片后,李大帕( 在事务所,大家都把合伙人partner简称为“大帕” )把我拉到一边低声说:“行啊你小子,还认识这么高level( 级别 )的人哪,以后咱所的投行业务就靠你发掘了啊!”

  从那天开始,我和许家祺渐渐熟稔起来。别说,我还真挺欣赏他:做事严谨,做人随和,虽然毫不张狂,却透着股与生俱来的傲气。他总是微笑着说随便都可以;但是他说NO的时候,谁也别想改变他。他在北京没什么朋友,除了同事,几乎找不到一起活动的人。于是,我,就成了他难得清闲的周末节假日的固定联络人。我带着他爬长城,游故宫,颐和园里散过步,北海公园泛过舟。一次我跟他说:“家祺,不成啊,再这么下去,咱俩快成GAY( 同性恋 )了!”“我又没讲不可以叫女生一起啦。”在北京待了半年,再加上定期去上国语课,他的普通话长进明显,只可惜,他们公司请的老师是台湾人,我听着家祺这普通话越说越不普通,却也无能为力。年底我过生日时,搞了个不小的聚会。这是和女朋友分手后的第一个生日,我不想过得凄凄惨惨切切。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各个时期的同学、同事、投缘的客户,呼啦啦来了四五十人,一生一次二十七嘛,也借此告别收获与丧失的2006年。

  我有个快十年没见的发小,老邻居又是老同学,当年天天被我欺负,现在出息了,在电影学院读导演系研究生。那天带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来赴宴,两人亲密无间却又不承认是男女朋友。没什么奇怪,这年月最流行的就是暧昧。小姑娘自称是“来自上海的丫丫,在表演系读书”,其他信息一概不详。这种女孩,每个局都常见,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出来玩的,不能正经当盘菜,佐餐佳品。家祺那天下午有会,晚上快9点才西装革履地赶来,周末加班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一进门就被我罚酒三杯,他从不躲酒,虽然未必能喝。三杯下肚,脸上明显泛起红晕,额角也渗出了汗。家祺摘掉爱马仕的领带,从提包里拿出个黑丝绒镶金线的小包装盒递给我,特别不显山不露水地说了句,生日快乐。打开的瞬间,凑在我旁边的几个脑袋一起尖叫起来,那是一副万宝龙的袖扣,缟玛瑙扣针,环以三道镀铂金圆环,高贵典雅。我心里的小激动和大感动没法用深情的语言表达,只好沿用一贯的调侃:“家祺啊,太隆重了吧,我浑身上下的行头加起来估计都没它值钱,你让我拿什么配它啊!”“那就好好奋斗啦!世界都会是我们的!”家祺又举起杯来,他明显喝出感觉了,否则绝不会把那卓尔不群的理想展现出来。

  饭毕,黄的白的一样没少喝,却依然不尽兴。一多半人回家陪老婆了,剩下十来个摇摇晃晃转场去了唐会。在震耳欲聋的音乐里,在闪烁不定的灯光里,我拼命摇摆身体,周围的人也与我一样,在放纵里寻找释怀。离我不远的一对引来大家阵阵哄声,女孩穿着红色超短裙,白花花的大腿被时而扫过的灯柱照得摄人魂魄。她熟练地扭动腰肢,时上时下,纤细的手指游走在对面男人的大腿和臀部,无比挑逗。我咽了口唾沫,这男的艳福不浅,丫的白衬衣已经被汗水打湿,紧实的肌肉清晰可见,他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笑,一双桃花眼迷离深邃……天哪!这不是,许家祺嘛!我像触电了一样,一下停在舞池中央,那女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哥们带来的丫丫。看到我,他们也停下来,家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丫丫倒是满不在乎拖着他的手朝我走来。“那谁呢?”为了避免质问的口气,我故意没提发小的名字。“他先回去啦!”丫丫说着,很自然地把家祺的左手放在自己腰上。看着我怀疑和略带不屑的眼神,她又娇滴滴地补充:“都跟你讲了啦,他不是我男朋友啊!”我发现丫丫的口音已经颇有几分港台味。呵呵,我讪笑,除了讪笑,我不知道自己还应该有什么表情。家祺走过来,拍拍我肩膀说:“刚才你去哪里了?找你半天。”我知道他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都是成年人了,谁有资格教育谁呢。“去了趟洗手间,你小子够快的啊!”家祺摇头说哪里,也不多解释。那天一直疯到早晨4点,在护送我们这帮醉汉上了出租车之后,我看到后视镜里的许家祺和丫丫紧紧搂着上了最后一辆车。

  自那晚,许家祺在我心里真实了很多,不再是那个让人仰视却不敢妒嫉,天天拿奖状的三好学生,他和我一样,是有欲望有能量,有优势有弱点的男人。我有时会担心我那发小来找我质问,有时也担心某天家祺会郁郁寡欢地找我诉说搞不定小妖精……现在想来,我那时还真是淡吃萝卜闲操心,歌里唱: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残缺的必然结果就是,大家都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弥补。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家祺打电话约我去国贸的苏浙吃饭,他看都不看菜单,熟练地点了醉鸡、龙井虾仁、蟹黄豆腐。我只管低头吃,听他说自己前一天刚从东京回来,吃完饭还得回办公室加班。我知道他们又接了家北京民企,准备在H股上市。2007年市场好,卖萝卜饭的民营企业都能上市,投行的青年才俊们没日没夜地加班,年底数钱数到手软。我试探着问,这次我们所是不是有机会掺和一把。家祺很认真地答:“券商律师你们肯定不行,我只可以用Freshfields,Paulhastings ①  这样的外所,不过我可以介绍你和公司的老板认识,也许你可以争取一下公司律师。”我连连点头,非亲非故,吃饭还得靠人家买单,只因当你是个朋友,这么帮忙给面子,确实不能不令人感动。除去个人生活不评论,家祺对工作对朋友,确实是有一说一不掺假。说话间他电话响起,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那边断续传来,不用问就知道是谁。等他挂了电话,我犹豫再三问道:“你跟丫丫在一起啦?”家祺正专心致志吃一口鱼,待到把所有鱼刺都吐出来,他抬起头笑着回答:“不知道,大家都寂寞吧。”“你寂寞,她可不寂寞!你可别小瞧内地的女孩儿,揣着多少个心眼你都看不出来,尤其干她们那行的。你这么天天出差,你以为她能闲着啊。”“那更好啊,大家都不要彼此约束,也不要彼此依赖。”看着家祺平静的笑容,我一时语塞。“你要玩玩也行啊,”我叹口气,“小心她缠住你,你这样有钱的主,人又帅,又有前途,她不会放过你的。”家祺哈哈笑:“不至于啦,我有什么钱,不过是高级打工仔而已。”

  人都是环境的动物。许家祺在我眼里已经是金领一族,可他每天接触的都是身家上亿的大老板,难怪他从不把自己当回事。说实话,在认识家祺前,我对投行还真没什么概念,不就是外企嘛,这就是我所有的理解。可随着与金融社会越来越多的接触,我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百度知道”上解释:投行是投资银行的简称,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用我的话简单说,投行就是玩钱的!2004年名噪一时的凯雷集团收购徐州机械一案,让中国人第一次对投行有了印象。看过纪录片《 华氏911 》的人都知道,布什家族与凯雷集团的紧密联系。在老布什任美国总统期间,担任国务卿的贝克曾任凯雷高级顾问并是大股东之一,美国前国防部长卡路奇曾任其董事长,前白宫预算主任达尔曼也曾担任其顾问。此外,在凯雷集团的顾问名单上还有英国前首相梅杰、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等,难怪投资界戏称凯雷集团的顾问委员会是“总统俱乐部”。可见其实力与势力。除去凯雷不谈,美国投行界的前三甲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与美国甚至全世界的金融界、政界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是掌握巨大财力和权力的财团,影响全球政治经济变化,富可敌国。美国有句谚语:华尔街一头是天堂,另一头是坟墓。华尔街的风光与艰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尽管如此,每年夏天,哈佛、沃顿、斯隆、剑桥、牛津商学院里最优秀的毕业生们,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那条同时通往天堂和坟墓的华尔街。

  我曾问过家祺,你平均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做这么辛苦,为什么投行有这么大吸引力。他沉默很久,跟我讲起自己的经历:每个商学院的学生都将进入投行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你还没来得及想为什么,就在这种浪潮中向着投行涌去,拿到投行的offer( 录取函 )是对自己能力和奋斗的肯定。投行每年为暑期实习生准备的欢迎宴会,永远选在纽约伦敦最奢华的五星级酒店,成功的banker( 银行家 )们穿着笔挺的西装侃侃而谈,手中的水晶杯盛着波尔多酒庄1982年的真酿。他们讲起自己参与的数十亿美元的并购案,像讲一道菜的做法一样轻松。他们说“We”,让你觉得亲切,和你分享许多被媒体反复猜测的交易细节,谁也不能控制自己向他们靠近,好像是靠近了藏在世界背后的规则制定者。我那年的欢迎会后,有位资深MD( 董事总经理 )邀请了几个年轻人去他的私人游艇做客。泰晤士河的晚风吹来时,我站在甲板上为眼前璀璨的夜景陶醉。那位MD拍着我的肩膀说:加油干,有一天你会拥有全世界。我从来没怀疑过这个选择,那一刻更坚定了。这就是我通往理想的路。从现实的角度看,投行每年给毕业生的年薪大约十五万美元,如果年景好,你所在的部门好,你也足够优秀,年底发相当于十二个月、二十四个月薪水的奖金也是常有的事。还有什么工作,能给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这样的回报?我做analyst( 分析师 )那几年,常有一周工作九十小时的经历,即便是那么累的时候,也觉得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