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红枫林的琴声》(40)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3日16: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于向阳

  所以,我喜欢在闲暇之余攀登崂山,去北九水听那世间最美妙的交响乐:“石上流水,枕石而鸣的水声,持续而变幻莫测,山水多情而歌,仿佛行吟泽畔的诗人,瀑布喧响,如数十架琴筝齐奏的和旋 ”返回家后,面对荧屏,脑海中浮现那仙山圣地,诗情澎湃。

  攀登崂山,在半山,经常遇到当地山民的房舍和茶摊,好客的崂山山民捧出一杯香喷喷、热腾腾的绿色茶水,主客对坐,啜茗谈心,以茶助兴,多年的江湖,人们都喜欢在饮茶中进行情感的交流。面对散发着芳香的崂山茶,品味出茶的醇香,崂山人纯真、淳朴与厚重!

  我还喜欢去崂山顶峰看那白云的奇观,尤其是小雨过后,那朵朵白云如排山倒海般涌来,令人遐想万千,尤其在秋天,天高气爽,那白云,那蓝天,那骄阳,还有山上的红叶,一片片黄花:是山菊盛开,还是黄花菜染黄了山坡?

  记得在1976年,我应邀参加了市文联在崂山大劳观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在那里居住了两个多月的日子,我几乎每天要和文友一起到山顶去欣赏白云,去山坡采摘那娇艳的黄花菜。在那里,结识了许多青岛的文学老前辈和老师:“有鱼岛怒潮的作者、文联主席姜树茂老师,文联主席副主席青岛文艺编辑部主任张建老师,有著名作家徐本夫老师,著名诗人刘辉考老师,还有王应乐,李德义等等许多老师,我们每天在崂山吟诗作文,爬山赏景学习了许多许多东西,写下了许多文字,虽然我结识的老师许多人已经作古,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却经常在我脑海浮现!

  走进崂山,漫步山涧小路,偶尔一阵秋风飒飒,会有落叶随之静静的旋舞而落,悄无声息。。。。痴痴的目睹着飞到脚边落叶的飘逸和洒脱,竟然丝毫看不出离开大树母亲时的伤感和惆怅,反而有一种“我欲乘风而去”“舍我其谁”的淡定和从容!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芳”,落叶如此,我们人类的寿命不过百年,在风云中搏击,在风云中老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爱崂山,喜欢秋韵中的崂山!

  闲话青岛浮山后

  1963年,那是我刚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第一个学农的劳动就是去浮山后大队参加学农劳动,当我们乘坐的学校联系的解放军的大解放敞蓬汽车来到浮山后村子里,受到了浮山后村民的热烈欢迎。记得我们被安排住在浮山后村中小学校的教室里,用几个麦秸草铺在地上,放开我们的背包,这就是床铺。

  我们下乡劳动的第一课,就是由村里的老革命,王进仁伯伯给我们进行革命教育,讲述浮山后村里几位革命烈士的故事。原来王进仁伯伯生于1901年,高小毕业后到四方机厂学徒,后又到钟渊纱厂(青岛国棉六厂)做工。中共党员,自1926年至1932年先后任中共浮山后村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中共山东省临时委员会书记、天津市委书记、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黑龙江省汤原县特委书记。到哈尔滨向省委汇报工作时,被日本人当作‘土匪嫌疑犯’逮捕,出狱后回浮山后村务农,1962年9月当选政协崂山县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之后当选政协崂山县第二届、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并,改为专职驻会常委,(王进仁伯伯于1981年5月25日逝世)。他还讲述了烈士王星五和张英在在中山路新盛泰鞋店门前处决叛徒王复元的故事:王星五原名王佐仁,习武之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在胶济铁路机械科带头痛打欺压工人的日本工头。又到钟渊纱厂(青岛国棉六厂)当工人,传授工人拳术,工人奋起抗日。上个世纪二十世纪末,王星五在邹平路26号被捕,反动当局以‘组织工会煽动风潮’的罪名,判他12年徒刑,关押在李村第二监狱。1930年初解往济南监狱。冯玉祥北伐军攻占山东后,被无罪释放。王星五被党组织调至北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再次被捕,1931年东逝世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济南监狱。王称仁,中共党员,曾经是钟渊纱厂(青岛国棉六)的工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任中共山东省委执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后任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等职。后来英勇就义。王科仁,中共党员,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任中共山东省委任交通。随即同张英在在中山路新盛泰鞋店处决了大叛徒王复元,后来担任中共山东省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三十年代英勇就义。听到这些故事,令我们这些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生很为感动,我们决心在以后的道路上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浮山后大队和大埠东,埠西,张村,北村等都属于中韩公社(镇),由于处在山坡,村里的地比较分散,有麦田,有果园,还有玉米、地瓜地。我们去的时候正是麦熟季节,因此跟着老农民割麦子,拔麦子,拉梨、播种、耕地,是我们的主要工作。

  浮山后因为是山地、土地瘠薄,成熟的麦子比较矮,所以大部分不能用镰刀,而是用手去拔,我们当时都是13岁——14岁的孩子,忙活一天下来,手都起了血泡,但是我们想想王伯伯讲述的革命故事,加上当时正在学习雷锋,学习王杰,欧阳海等英雄人物,我们都没有做声,第二天又忍住痛去参加拔麦子劳动。麦子拔完了,我们又六个同学一组,拉犁耕地,肩膀磨破了,起了水疱,我们还咬牙坚持,我们的行动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农民伯伯的表扬。

  那时侯,浮山后的生活相当艰苦,农民以地瓜为主要食粮。萝卜疙瘩咸菜是主要的蔬菜。多少年以后,我始终念念不忘,那里曾经是我们下乡第一次接受红色教育和锻炼的地方。

  在1994年,根据中央国务院的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批复,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3个行政村和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高科园的浮山后、埠西两个行政村全部划为市北区。市北区政府开始了对浮山后进行了改造。

  先是由大陆商城,台东八路,顺兴路商圈的居民异地拆迁安置在浮山后,后来由仲家洼的拆迁改造有一部分安置在浮山后。当时浮山后的房价仅仅是老台东的一半,每平方1000元左右。比起现在的每平方一万元,是谁也不可能相信的事情。

  在那时,就是插队下乡多年的我也从来不会考虑去当年下乡劳动的偏僻山乡买套住宅的。浮山后虽然通了28路汽车,但是,交通远不如市内方便,我有一个在2路电车工作的朋友,他姓窦,大家给他的爱称:“阿逗!”当他的家从顺兴路异地拆迁到浮山后,每天乘坐28路到台东,确实不方便,尤其是浮山后的医院,商场配套都比较落后,那时候路还没有修好,到处挖沟,到处修路,风沙飞来,扬尘漫天,还有当时我们的家都是双职工,白天上班家中没有人,安全问题也是要考虑的大事。再则我和妻子双方都有年迈的父母,老人需要经常的探望和照顾,诸多原因,所以根本就没有考虑在浮山后一带买房子,也没有考虑到浮山后能发展的这样快。

  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浮山后比那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银川路、辽阳西路和东西快速路的建设,从浮山后无论到市区还是到李村,城阳都有快速路和很方便的公交车,28路、119路、126路、307路、607路、216路、602路、603路、370路等汽车将浮山后和市区、李村等周边繁华地带紧密的联系起来。大型的建材批发市场,“卜峰莲花”大型购物超市的进驻,极大的繁华了浮山后的经济,方便了浮山后居民的生活,2007年,我跟着老年报社的赵主任参观了浮山后社区的一家“富华养老院”,看到这里的许多老年人快乐的生活,娱乐,体育锻炼,丰富多彩的饮食,真是大开眼界,我彻底改变了对浮山后的看法。

  随着浮山后的开发和建设,浮山后的居住人口日益增加。市北区政府正计划在浮山新区内打造商务、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岛城第五大商圈。加上新规划的地铁线路也将经过商圈中心。浮山后将成为集商务、商业、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市北新区。

  看看现在的浮山后,确实感到浮山后的变化是巨大的,在浮山后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的今天,浮山后人民正以崭新的面目,蓬勃的精神向未来进发!

  漫话海泊河

  德国殖民者统治的1900年和1910年,海泊河是青岛市区的“分界——护城河”,虽然没有城墙分割,但是、德国殖民当局以海泊河一线作为市区、郊区的分界线。那时的海泊河,河水清清,两岸垂柳轻拂,青草满山坡。不远处有吴家村,杨家村,错百岭等小村,肥沃的农田,绿色的庄稼,那时,海泊河还承担了向市区提供饮用水的任务。

  德国殖民者为净化海泊河水源地水质,在河中、上游两侧栽植水源涵养林2000余亩,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又补植、新辟林地1 400亩。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胶澳商埠农林事物所在海泊河建东镇苗圃,可见历史上历届统治者对海泊河绿化环保的重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