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22日17: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摄影:王纪国)
颁奖典礼现场(摄影:王纪国)

  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和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于6月22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何建明出席颁奖典礼并讲话。150多名专家、学者、评论家、作家参加了此次盛会。颁奖典礼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李炳银主持。

  此次“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涵盖写实性的散文、随笔、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和影视剧本等文学作品上千部,初评有30部作品入围,终评有10部作品胜出。其中,陈庆港创作的《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获得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首奖。王成章创作的《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谭曙方创作的《时代的肖像——地图背后的故事》,孟繁信创作的《斑驳的阳光》分别获得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奖。尚飞鹏创作的《路遥——黄土地的儿子》,徐富敏创作的《永恒的诚信》,汪浙成创作的《女儿,爸爸要救你》,郑旺盛创作的《辛亥女杰刘青霞》,陈启文创作的《北京风暴》,夏全发创作的《秋醉石膏山》分别获得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另有20篇(部)作品获得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提名奖。参会嘉宾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奖金、奖杯、获奖证书。会上《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常务副社长王夏宣读了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评委会主任蒋子龙先生的贺词。

  据悉,“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将连续设奖5年,除首届评奖外,2013-2016年的评奖,将每年度评选当年度所发作品。

------------------------------------------------------------------------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评奖委员会名单

  评委会主任
    蒋子龙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评委会副主任

    李炳银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文学评论家
    张建新  山西省灵石通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必胜  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作家、文学评论家
    王世强  山西省灵石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田珍颖  原《十月》副主编、文学评论家
    何西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评论家
    柳 萌  原《小说选刊》杂志社社长、作家
    高 厚  山西晋中市原文联主席、作家
    阎 纲  原《中国文化报》主编、文学评论家
    阎晶明  《文艺报》主编、文学评论家
    梁鸿鹰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文学评论家
    萧立军  《中国作家》副主编、编辑家、作家

------------------------------------------------------------------------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颁奖辞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首奖颁奖辞

《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  陈庆港
江苏文艺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6月

  【颁奖辞】

  这是一部真正下接地气,讲实话,逼真地像作者所拍摄的黑白照片那样本色呈现农村最底层生命原始形态的调查“报告”。也是一部上承天道,以散点透视、白描叙述、艺术留白等朴实而含蓄的巧构,不动声色地倾心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质疑社会公平的大美“文学”。

  陈庆港先生,一位敏锐而且很能吃苦的新闻摄影记者,他从甘肃,到山西,到贵州。从2000年到2010年。背着相机,翻山越岭,一头扎进偏僻的农舍,闯入十四家,跟踪十四家,来来往往,竟是十年风霜!

  本书既静态地呈现了中国西部被深深遮蔽的赤贫,也动态地写出了十四家农民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是近年来反映中国西部农民最真实、最鲜活、最客观、最温暖、最有良心和行动能力的扛鼎之作。随着社会改革越深入,我们似乎越应记得:很多地方农村还很穷,农民还很苦,但他们也有中国梦!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奖颁奖辞

《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  王成章
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颁奖辞】

  历史不能忘记,尤其是面对中华民族遭受日寇侵略的这段屈辱的历史。对于一个有良知、有做人底线和富于记忆的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是沉痛而惨烈的。

  王成章先生以宏大的叙事方法、强烈的英雄主义情感、丰厚的资料依据、广阔的史学视野和客观的准确论证,用煌煌50万字书写了众多的革命领袖,忠勇的军队将领,及至战士和百姓的刚烈群像,鲜活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英雄与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宏伟画卷。连续的激烈战役的真实纪录,使本书节奏铿锵,情感激越,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战术,每一个曾在此地历史上出现过的战役,都得到了完整而精准的再现,具有独特的民族史、军事史价值。

《时代的肖像——地图背后的故事》  谭曙方
作家出版社2012年7月

  【颁奖辞】

  地图是人们常见、常用的,但对地图测绘的过程、测绘的历史、测绘的领域和门类划分,特别是测绘人工作的艰辛,他们的奉献及其心路历程,常人却知之甚少。

  谭曙方先生主要以山西省地图测绘、编纂工作者50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业绩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时代的肖像——地图背后的故事》,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作者长期从事测绘工作,见多识广,故能以行家的眼光,诗性的笔墨,充沛的激情和精细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帧测绘人大写的巨幅图卷,不仅以事、以情动人,而且以理智、以哲思启迪人,是不可多得的测绘科普读物。

《斑驳的阳光》  孟繁信
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

  【颁奖辞】 

  在有情世界,一束诗意而疏朗的阳光,透过一棵自然之树或者其他事物,往往总能呈现斑驳的秒影,“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其实被照耀的事物,又何止自然?被清凉的命运,又何止于人?

  孟繁信先生从一束束斑驳的阳光中悟得禅机,获得生机,下笔处处逢春,不拘一心地写出了一篇篇饶有情趣的散文,情境真实,心境淡泊,语境丰富。传统当中有开掘,探索当中有神韵,是一个悦心的行者。

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颁奖辞

《路遥——黄土地的儿子》  尚飞鹏
CCTV9 (2011年)

  【颁奖辞】 

  著名作家路遥,是近30多年间中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可惜,他英年早逝,令人不尽惋惜!《路遥——黄土地的儿子》以真实的事实追踪,以良心和眼泪,用文字和图片深入生动地表现了路遥短暂但却非常艰难而辉煌的人生。

  解说词亦对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进程,有不少的探析,对于人们理解路遥的生命精神、思想和性格追求及其文学表达努力,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于当下中国作家和文学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永恒的诚信》    徐富敏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2年第7期

  【颁奖辞】 

  诚实守信,一直是每个公民心中对道德的质朴追求和精神向往。徐富敏先生在对全国劳动模范尚金锁38年科学保粮、诚信经营和情系“三农”的激情书写中,发掘出一种震撼心灵的人性光辉,这种光辉不因风雨砥砺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蒙尘。

  在当下公民道德建设与精神成长中,尚金锁的事迹,具有强烈的道德和行动力量,成就了一个作家与作品人物心灵深层互动,以全新视角解读人物高贵灵魂,叙述模范事迹的优秀的报告文学文本。

《女儿,爸爸要救你》   汪浙成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2年第11期

  【颁奖辞】

  年已古稀的老作家汪浙成,在妻子病逝多年后,又突然获知养女汪泉患上白血病恶疾的消息。于是,为了治疗女儿,曾经是弃婴的身世秘密被揭开;为了挽救这不幸的年轻生命,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其亲属,先后承受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和艰难,以无私、坚韧的追求和病魔搏斗,终于使其如愿保全生命。期间充满坎坷曲折、悲喜交替的情景,艰难的抉择和沉重的行动,为人父者撕心的情感付出,齐齐将“女儿,爸爸要救你”这个真实伟大并富有传奇的父爱故事表达得疼痛而温暖,动人至深,催人泪下!

《辛亥女杰刘青霞》   郑旺盛
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

  【颁奖辞】

  历史面对她,不是云淡风轻的往事,而是沉甸甸的记忆。她的名字与孙中山、秋瑾一起常被时人颂读。在国难当头,出身官宦、嫁于豪门的她,悲悯天下,奔走呼号为自由,以女子之身,凛然丈夫气概,捐巨资支持革命,助学、修桥、惠民。她是一代辛亥女杰,是二十世纪中国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女性之一,她的名字叫刘青霞。

  郑旺盛先生以旺盛的孤独与爱倾心全景书写了这位“南有秋瑾,北有青霞”之称的巾帼英雄,再现了辛亥革命荡气回肠的历史风云,演绎了刘青霞坎坷传奇、侠肝义胆、志在中华的一生,是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历史人物题材很有分量的报告文学。

《北京风暴》    陈启文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2年第10期

  【颁奖辞】

  陈启文先生通过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造成的灾难及留下的集体记忆,在感受人们对具体血肉生命怀念的同时,冷静地观察了灾难形成的背后原因,以科学的眼光论证城建理念,解剖“死亡河流样本”的治理过程、保护手段和清理历史欠账的众多因质,把反思的触角伸向更多更深的领域和层次,提示了灾难再生的危险性和现实性。是近年来作家关注现实题材,持续深刻地观察和解读中国水问题的又一篇非常及时的力作。

《秋醉石膏山》     夏全发
《临汾日报·晚报版》2012年11月1日

  【颁奖辞】

  夏全发先生从秋天出发,从石膏山的一石一木出发,从山间明月出发,从泉水叮咚出发,从深山古寺出发,从飞流瀑布出发,赏览石膏山,醉心石膏山。把石膏山之雄奇,清秀,险要以及石膏山文化底蕴之深厚等全部描摹开来,具有独特的题材优势,为众多作家感受石膏山之神韵开了一个好头,是一篇颇有味道的游记散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