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正文

魏平:植根火热生活 书写时代篇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3日14: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个多月以来,通过认真反复地学习,越发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说出了我们文学工作者多年来想说的心里话。特别是在文学发展面临困惑、文学面临各种挑战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像一盏拨开迷雾的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广大文学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温暖和亲切。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文学工作在当今时代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文学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前几天,我们刚刚召开了河北省作协主席团扩大会议,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文学的形式凝聚民族精神,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一是文学创作始终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河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燕赵文化资源,为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依托。以梁斌、徐光耀为代表的革命战争题材创作,“十七年文学”产生的《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等一大批红色经典,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书写和记录了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时代进步的迫切要求,这些优秀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新时期以来,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铁凝、贾大山笔下的华北平原、乡村和城市,河北“三驾马车”着力书写的厂矿企业、塞外风情和冀东平原,都体现了丰富厚重的燕赵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河北作家创作的《取经》《花市》《哦,香雪》《笨花》《对一座大山的询问》《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大厂》《感天动地》《朋友》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唱响时代主旋律,通过优美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形象。这些作品虽然产生的年代不同、题材不同,但无一不是反映人民群众丰富的精神世界,无一不是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作品才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可。

  二是始终脚踩坚实的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创作离不开人民,人民需要文学,文学也需要人民。文学创作只有扎根于最深厚的大地,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脱离了人民群众,再抒情、再华丽、再典雅的语言,注定也是空洞的,苍白的。近年来,以刘建东、胡学文、李浩、张楚“河北四侠”为代表的青年作家以及大解、刘向东、简明等河北诗人,秉承“扎实生活、诚实写作”的理念,始终坚守着文学这片净土和精神家园,不浮躁、不媚俗、不跟风,不做市场的奴隶,追求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今年,在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胡学文的中篇小说《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张楚的短篇小说《良宵》、大解的诗集《个人史》获得殊荣。这也说明,作家只有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之作。

  近年来,我们组织作家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了反映基层建设的报告文学《根系大地》,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的张庆黎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河北作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结出的丰硕成果。这本书的创作出版,对宣传政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将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李春雷创作的反映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感人事迹的报告文学《过早断裂的脊梁》在《光明日报》刊登,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李春雷创作的反映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西柏坡时期工作和生活的报告文学《赶考》,被列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材;作家一合创作的揭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反映国家审计工作的报告文学《红脸》,已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在河北卫视热播;雪小禅历时3年创作的纪实文学《裴艳玲传》,印数已突破10万册,目前正在筹划拍摄电影;特别是李春雷同志创作的真实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与贾大山之间交往并成为挚友的报告文学《朋友》,新华社以通稿形式发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河北日报》等数百家报刊,以及搜狐网、光明网、中国作家网等近千家网站都在显要位置进行刊登或转载,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在一个时期内形成了报告文学的“河北现象”。这些作家的创作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思考,那就是,文学创作只有立足大地,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作为创作源泉,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作家只有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激发灵感,才能使作品打动人、鼓舞人,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三是始终把精品创作作为中心任务。优秀作品是文艺繁荣发展的主要标志。我们说唐代是文化盛世,是因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的名篇传世。近年来,河北作协坚持“出精品,出人才”的中心任务,努力探索建立精品创作的有效机制,积极为精品创作搭建平台。为鼓励和调动作家创作的积极性,今年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政府专门设立了省级文学奖项“孙犁文学奖”,省财政每年拨付300万创作专项资金,为河北文学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作家深入生活机制、合同制作家导师制度、重点创作选题扶持机制、大刊名刊发表作品奖励机制等。特别是今年5月23日,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专程到省作协看望作家并与作家谈心,周书记对河北作家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并指出“文化人是塑造人们灵魂的人”、“大德之人才能有大家之作”、“文化产业化不等同文人商品化”等8个方面的论述,并号召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立足河北大地、传承燕赵文化,努力创作一大批展现河北特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文学精品,力求打造具有燕赵风骨、中国气派的文学冀军。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河北的文学创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消费”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些作家创作心态浮躁、追名逐利,缺少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少了“静下心来、精益求精”的态度。有的稍有成绩和名气,便将创作抛在一边,吃老本甚至哗众取宠;有的耐不得寂寞、下不得苦功,总是想着走捷径或者一夜成名等。

  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如何不做市场的奴隶,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诱惑,作家如何保持头脑清醒和坚定,如何在市场经济发展完善中凸显文学自身的价值力量,如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如何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的确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和理解认识的问题。

  当前,河北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尤其需要全省广大文学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河北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团结一心、凝神聚力,深入生活、扎实创作,努力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民族精神,吹响时代号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文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国作协八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的要求,在中国作协的关怀指导下,在兄弟作协的支持帮助下,认真履行“组织、联络、协调”的职能,努力为作家服务,为出精品、出人才服务,以更加优异的创作成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作者系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