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任溶溶:千万不能糊弄孩子

——独家专访著名儿童文学家、翻译家任溶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12日13:34 来源:解放日报 吕林荫/张先琳
任荣康 摄任荣康 摄

  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昨日开幕,著名儿童文学家、翻译家任溶溶应邀担任童书展名誉顾问。

  日前,这位创作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等众多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了《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等300余种外国童话的学界泰斗,接受了《解放周末》独家专访。

  九旬老人,发丝如雪,童心不改,笑声纯朗。

  面对赞誉,他说,“不要夸奖,也不要给我戴‘高帽子’,我就是小朋友的粉丝,我一生都佩服、尊敬他们。千万不能糊弄孩子!”

  误打误撞进了儿童文学的世界

  月亮在人的头顶上。

  人在桥上。

  桥在水上。

  桥在水下。

  人在桥下。

  月亮在人的头顶下。

  这是一首儿童诗,名为《月夜小景》,上上下下,童趣盎然。

  小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翻译家任溶溶。

  80多岁时,他以俏皮的童心和快乐的韵律,把日常生活写进了诗,于是有了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前不久,这本诗集以全票获得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90岁的任溶溶成了这一奖项年纪最长的获奖者。

  这是一次深深的致敬,致一颗天造地设的“童心”,致他为孩子们倾力写作和翻译的漫漫七十载。

  有人说,任溶溶的存在,是中国儿童文学之幸。

  1923年春夏之交,任溶溶生于上海市虹口区。祖籍广东鹤山的他,在4岁时被送回广州老家念私塾,直到小学毕业才回到上海。

  学过《三字经》《千字文》、读了很多杂书的他,一年级时就会用文言文写文章。他爱“创作”,在二年级时,差点儿写出了“长篇小说”。因为喜欢看济公耍弄恶人的各种滑稽办法,他竟提笔给《济公传》写“续集”,把能想到的荒唐幻想都凑上去,几易其稿后,从“第一回”到“未完”刚好抄满一张400字稿纸,得意地投稿给当时的广州《越华报》。接下来,他天天等回音,以便续写。“当然,报馆没有回音,我的这部‘长篇小说’也就夭折了。”说着说着,朗声大笑起来。

  这个天生有趣的人,当年可是误闯进儿童文学世界的。

  1945年从大夏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溶溶完成了第一篇翻译作品——土耳其儿童小说《黏土做的炸肉片》,刊登在1946年1月1日出版的《新文学》杂志创刊号上。

  虽碰巧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品;但他没想到从此与儿童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式翻译外国儿童文学,是因为他的一位大学同学到儿童书局编《儿童故事》,约他翻译。他就到外滩别发洋行去找资料,看到许多迪士尼公司出版的图书,太喜欢了,就一篇接着一篇翻译。除了为《儿童故事》供稿,他还自译、自编、自己设计出版了《小鹿斑比》《小飞象》《彼得和狼》等十多本儿童读物,都译自迪士尼英文原著。

  1947年,时代出版社负责人姜椿芳得知任溶溶会俄语,就请他译前苏联儿童文学作品,承诺“你译一本我就出一本”。

  就这样,任溶溶误打误撞进了儿童文学的世界,他自忖“生下来大概是应该做儿童文学工作的”。

  他叫任溶溶,其实又不叫任溶溶

  有人问任溶溶: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儿童文学翻译的?他回答:“只要晓得我女儿的年纪就好啦。”

  原来,任溶溶原名任根鎏。1940年读初三时,他到苏北参加新四军。路上为了防止被家人找到,他决定改名。出发的那天是17日,他就按照这个日期的读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任以奇”。在参加新四军半年后,因为生黄疸肝炎,他被部队劝退回上海。回到上海,他就从事起地下党领导的文字改革工作。

  1947年,大女儿出生,取名“任溶溶”。因为刚有了女儿,特别欢喜,自那以后,碰到得意之作,他就署上“任溶溶”这个名字。

  随着这个笔名影响力越来越大,“任以奇”成了 “任溶溶”,而女儿溶溶也渐渐长大,麻烦随之而来:有人到家里来找“任溶溶”,一定要问清楚,“找老的还是小的”;小读者写信来,开头总是“亲爱的任溶溶大姐姐”、“亲爱的任溶溶阿姨”。

  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通过任溶溶的译笔,中国的小朋友结识了瑞典的小飞人卡尔松和长袜子皮皮,意大利的匹诺曹和洋葱头,英国的沙仙、女巫和彼得·潘……和他们一起经历冒险,长大成人。

  他介绍的世界著名作家有:普希金、马尔夏克、马雅可夫斯基、盖达尔、科洛迪、罗大里、特拉弗斯、达尔、杨松、格雷厄姆、内斯比特、怀特……他为中国读者介绍的儿童文学盛宴,实在是太丰美了。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冒着艰难和危险盗来上帝的天火,给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鲁迅曾用“窃火者”来比喻好的翻译家,而任溶溶正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窃火者”之一。

  他翻译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议。

  林格伦笔下的皮皮小姐爱吹牛,喜欢恶作剧,打同学,反抗老师,常常违背大人的意愿。这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儿童文学中推崇的“乖小孩”形象并不相符,出版社担心这样的作品会带坏小孩子,被批评成“坏书”;但任溶溶还是坚持一口气翻译了林格伦的8部作品。这些作品中,既包含了家庭和社会带给孩子的温暖,也体现出孩子们不羁的个性。孩子们在渴望温暖的同时,也渴望冲破束缚,张扬自由。毫无疑问,这片自由自在的天地,深深吸引了小读者们。

  经过时间的考验,任溶溶的独树一帜最终得到了认可,并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打开了眼界。难怪有人说,他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面貌。

  半小时里写出 《没头脑和不高兴》

  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多了,便生发出创作的灵感和念头。

  进入创作领域后,任溶溶又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童诗和童话作家。

  他是大名鼎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爸爸”,这对好朋友的故事让每位读者都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没头脑”便是任溶溶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没头脑”记什么事情都要打个折扣,长大后成为一名工程师,糊里糊涂造了三百层的少年宫,却忘了安装电梯;“不高兴”做事情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在少年宫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他不高兴了,武松怎么也“打不死”老虎,还被老虎追着跑,叫人看笑话。

  这个生动诙谐的故事将夸张用到极致,而它竟是“突然自己跑出来的”。

  当时,任溶溶经常到少年宫给小朋友讲故事,总是讲译来的故事不过瘾,他就尝试自己编故事。讲着讲着,“没头脑”和“不高兴”就“自己跑出来”了。小朋友们听了以后特别喜欢,《少年文艺》杂志就约他写下来。当时版位也给他留好,截稿时间到了,任溶溶坐在南京西路著名的“文艺俱乐部”——上海咖啡馆里,半小时就写出了5000多字。后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把它拍成动画片,影响更大了,让几代读者笑痛了肚子,成为中国童话幽默夸张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有一次,任溶溶坐着49路公交车,行驶在华山路上,身后坐着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女。当时,小孙女正在跟她爷爷讲《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由于小女孩年龄太小,复述故事的时候东拉西扯,爷爷怎么也听不懂,而坐在前面的任溶溶不但听懂了,心里还乐开了花。再没有比作品得到小朋友喜欢更叫人高兴的事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