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王跃文作品研讨会 >> 正文

何小平:论王跃文《漫水》中的乡土建构与审美批判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07日16: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跃文最新作品《漫水》,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为一体,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该作品首次发表在《文学界·湖南文学》2012年第1 九 慧娘娘受了寒,病了。自己捡了药,睡在床上不想动。清早,听伢儿在外头喊:“二十五,推豆腐;二十六,熏腊肉;二十七,献雄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炮仗射!”快过年了。慧娘娘躺在床上不动,难免就会想些烦燥事。强坨阿娘走了八年,半点音信都没有。听人说她在浙江嫁了人,又生了儿女。那只是听说。这边的儿女就不要了?孙儿孙女在南方打工,晓得他俩过得怎样?说是要回来过年的,又打电话说买不到火车票,不回来了。真买不到票,还是没赚到钱?腊月间,漫水天天听得杀猪叫。村里只有两三个屠夫,忙得双脚不沾灰。哪家杀了猪,必要拿新鲜猪血、肠油、里脊肉做汤,叫做血汤肉。讲客气的人家,会请亲戚朋友喝血汤。余公公有面子,村里人杀了猪,都会上门来请。余公公总是说:“你请慧娘娘,她去我就去。”人家就说:“慧娘娘病没好,不肯出门。”余公公就说:“大家多请几次,她的病就会好的。”果然,慧娘娘的病就好起来了。余公公去别人家喝血汤,总会说:“只有你请我的,没有我请你的,我这老脸没地方放!”余公公好多年没养猪了,年底就买百把斤肉,熏得腊黄的等儿女们回来。可儿女们难得回漫水过个年。他家的腊肉就老吃不完,每年过了立夏节,就把腊肉送人。请他喝血汤的人家,都是吃过他腊肉的人家。漫水人的礼尚往来,心里都是有数的。早早就有人家上门来请:“余公公,你一个人难得弄,年就在我家过吧。”余公公总是一句话:“年还是在自家过。俗话说,叫花子都有个年。”强坨来请,余公公就改了口。强坨说:“余伯爷,老娘说,我两家一起过年算了。”余公公问:“你娘的主意,还是你的主意?”强坨从没这么灵泛过,居然问道:“是我娘的主意又如何呢?是我的主意又如何呢?”余公公笑道:“你娘的主意,我乐意去。我同你爹娘做了一世兄弟,就是一屋人。你的主意,我也乐意去,算是你有孝心。我一世待你,不比旺坨、发坨差。”强坨就说:“伯爷,是我和娘两个人的主意!”余公公就答应了,又说:“给我做道菜。”强坨问:“什么菜?”余公公说:“你娘喜欢吃枞菌,做道枞菌炒腊肉。”强坨笑得颤,说:“余伯爷,寒冬腊月,哪里来的枞菌?”余公公笑道:“我说有,就有!”余公公起身,从里屋提了个袋子出来,说:“我备了干枞菌,专门留着过年的,你拿去泡了。你先不告诉娘,等泡香了,看她还听得到枞菌香不。”年三十是个大晴天,日头晒得屋前屋后的桔树叶闪闪发亮。漫水人的年饭弄得早,中午边上就听得家家腊肉香了。余公公的黑狗,慧娘娘的黄狗,叫日头一晒,叫腊肉一熏,变得无比慵懒,长长地打着哈欠。慧娘娘说:“余哥,今天我不动手,你也不动手,信强坨弄去。弄得再好,就是龙肉,你我也只吃得那多了。” 余公公就信慧娘娘的,两个老人坐在地场坪晒日头。闲坐没事,余公公就吹笛子。他新学了几首曲子,不再窜来窜去了。慧娘娘听得享受,脚在地上轻轻地点着。黑狗和黄狗趴在地上,好像也在听笛子。若依漫水风俗,过年必要炖财头肉。猪头熏得腊黄,年三十炖着吃,叫做吃财头肉。财头煮好之后,先拿供盘托着敬家神。所谓家神,就是逝去的先人。虔诚的人家还会扛着供盘上山,依着先人的辈分挨个儿上坟。不太讲究的,就在中堂屋摆上供桌,燃上香蜡纸钱,望山遥祭。余公公和慧娘娘年纪都大了,不再上山敬家神。强坨是要煮财头肉的,余公公不让他煮,说:“两个老的,一个少的,吃不完。你只选一块好猪腿肉煮了,一样的过年。”强坨煮好了猪腿肉,过来说:“老娘,余伯爷,烧年纸了。”慧娘娘说:“一副祭肉,余伯爷屋先烧年纸。”强坨听了,端着供盘就往余公公屋去。余公公喊住强坨,说:“莫烦琐了!你屋和我屋,一个祖宗的。就放在你屋中堂烧,我来作个揖就是了。”慧娘娘忙说:“端到余伯爷屋里去,我两娘儿去余伯爷屋里作揖。”敬过家神回来,慧娘娘突然站住,说:“余哥,你说怪不怪?我怎么听到枞菌香呢?我怕是有毛病了!” 强坨望望余公公,笑了起来。余公公也望着强坨笑,说:“你娘是个老怪物,鼻孔还这么尖!我是鼻孔不行了,香臭都听不见。”慧娘娘问:“真是枞菌呀?寒冬腊月哪来枞菌呢?” 余公公笑着不作声,强坨说:“余伯爷晓得你喜欢吃枞菌,专门干了留着过年。刚泡开,我看了,乌的,下半年的枞菌!” 漫水山上每年长两届枞菌,阴历四五月间长红枞菌,九十月间长乌枞菌。乌枞菌比红枞菌更好吃。慧娘娘笑出了眼泪水,说:“你余伯爷像土地公公,哪里长什么只有他清楚。年轻时,我们都上山捡枞菌,哪个都捡不赢他。”吃团年饭时,日头还在西边山上。余公公拿来一瓶茅台,说:“强坨,再好的酒,我都不敢喝了。你喝老酒,我和你娘喝糟酒酿。”两条狗站在门口,偏着脑袋望着。余公公说:“哦,忘记它们俩了!”强坨就去取了狗钵子,往钵子里放了饭和肉。黑狗和黄狗虽是母子,平日吃食是要打架的。今日它俩好像晓得是过年了,也相安无事地吃着团年饭。正月初一,余公公早早地醒来,细心听外面的鸟叫。他听到喜鹊叫,心上就宽了。今年是个好年成。他怕听到麻雀叫,麻雀叫就是灾年。起了床,推开门,就望见慧娘娘在她自家门口,朝他拱手作揖:“余老大,拜年拜年!你早上听到什么鸟叫?”余公公说:“喜鹊叫,风调雨顺!”慧娘娘笑眯眯的,说:“我也听到喜鹊叫了,大丰年。今年要是还落场雪,那就圆满了。”余公公刚吃过早饭,他儿女的朋友上门来拜年。昨天夜里,儿女们都打了电话拜年,又告诉老爹哪个会到屋里来。他们都是儿女们的朋友,一年只见一次面,余公公记不住。那些年轻人也有糊涂的,记不清余娘娘早已过世,会把慧娘娘误作余娘娘,往她手里塞红包。慧娘娘丢了红包,忙往自家屋里跑。正月初那几日,慧娘娘听见汽车喇叭叫,就赶忙从余公公屋出去。村里人不晓得来的是什么人,只暗暗数着上门的小车,十分羡慕地议论:“来了十几辆车,比去年还多!”正月初三,余公公醒来,看见窗户纸亮晃晃的。心上想,未必落雪了?起床推门一看,果然是落雪了。地上厚厚的铺了一层雪,天上的雪还是棉絮样的飞。他出门就喊慧娘娘:“老弟母,你是神仙啊!”慧娘娘听见了,站在门口说:“余哥吃早饭了吗?没吃就莫自己弄了,到我屋来吃算了。”余公公爽快地答应了,说:“我洗了脸就来。”漫水正月初三开始舞龙灯,叫作出灯。今天落了雪,男女老少都莫名地兴奋。舞龙灯的人格外起劲,说话都高声大气。他们白天要先试试锣鼓,敲得家家户户门窗发颤。伢儿们踩高脚,放炮仗,满村子疯。女儿家踢毽子,小辫子在后脑壳上一跳一跳的。村里都是同宗,祖上分五房发脉。龙灯必定从大房舞起,依次二房、三房、四房、满房。千百年的规矩,从来没有变过。先舞过自己村里,再舞到外村去。可以外村来请,也可以自己下帖子去。不论外村来请,还是下帖子去,礼数都极是周到。外村会有头人挨户报信,晚上家家都得留人。龙灯来时,全村热闹喧天。过去接龙灯,只需打发糍粑,如今需奉上红包礼金。也都不太过分,只是图个吉庆。家有喜事的,龙灯会在你地场坪多闹几下,多打发几个礼钱就是了。龙灯越舞得远,村子的名声越大,村里人越有面子。余公公年轻时是村里舞龙灯的头人,远近十乡八里都会来漫水接龙灯。过了六十岁,余公公不再舞龙灯了。他说:“人都要老的,不要讨人嫌。年轻人本事大,龙灯会舞得更好。”余公公看龙灯的兴趣却不减,村里舞龙灯他会跟着看,十三收灯他会去河边送。正月十三,晃眼就到了。雪早融得干干净净,天也晴了好几日,地上很干爽。龙灯舞得再远,正月十三必要回到村里。吃晚饭时,余公公问慧娘娘:“去蛤蟆潭收灯,你去吗?”慧娘娘说:“我夜里眼睛不好,身上也不太自在,不去。你也莫去,路不好走。”余公公嘿嘿笑着,夜里仍是去了。正月十三更有趣俗,即是家家户户的菜园子,你都可以去偷他的菜吃。遭偷的人家绝不会叫骂。小伢儿喜欢这个游戏,偷人家的白菜、罗卜煮糍粑吃。小伢儿在地里偷菜,大人们在河边送龙。村里人敲锣打鼓,把龙灯送到蛤蟆潭边。点上香,烧上纸,放起炮仗,一把火把龙灯点燃。众人齐声高喊:“好的!好的!好的!”火光冲天,龙入东海了。望着最后一串火苗熄灭,总会有人说:“唉,又要等明年了!”回村的路上,年轻人也有童心未改的,就顺路偷菜去了。路上的人越来越少,有人过来问:“余公公,看得见吗?”余公公说:“看得见,你莫管我。今夜月亮好,地上尽是银子。”余公公故意落在后面,耳旁慢慢就清静了。耳旁越清静,地上越明亮。慧娘娘鼻孔、耳朵都好,就是眼睛有些花。余公公眼睛、耳朵都好,就是鼻孔听不清味道了。小气的怕人家夜里偷菜,白天会往菜地泼大粪。今晚清冷澄明的夜气中,必弥散着一股臭味。余公公心想,鼻子不行了也有好处,只看得见月光,听不见臭期,作品一发表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王跃文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理想而又现实可感的漫水世界。《漫水》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402f60102dw7o.html?tj=1)- 《漫水》之八_王跃文_新浪博客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402f60102dw78.html?tj=1)- 《漫水》之七_王跃文_新浪博客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402f60102dw62.html?tj=1)- 《漫水》之五_王跃文_新浪博客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402f60102dw5y.html?tj=1)- 《漫水》之四_王跃文_新浪博客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402f60102dw4l.html?tj=1)- 漫水_王跃文_新浪博客是一首悦耳动听的牧歌,也是一曲当代农村即将走向衰败、美好难续的挽歌,对应二者,作家蕴含于其中的感情是喜乐与哀愁:面对乡土中的真善美,作家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喜乐;同时,尽管传统乡土社会具有诸多美好,也无法逃避现代文明种种的侵扰,使得中国乡土社会走向瓦解,其命运变得不可确定。美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可以说,美丽是忧愁的,这是作家潜隐于内心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美好难续的忧伤。王跃文的《漫水》具有很强烈的乡土情结,同时也具有很鲜明的审美批判意识。作品所建构的浪漫的审美世界,真实感强,时代性突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肯定,也能为我们当下精神日益荒芜的人类提供一个灵魂栖息之所。王跃文在作品中,既完成了自己的审美建构,也用这种审美建构完成了对当代乡土社会走向裂变所出现的种种弊病的审美批判,对现代都市文明本身所凸显出来的人性、灵魂、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思考也有比较鲜明的参照作用。

  一、《漫水》的乡土建构

  王跃文作品《漫水》,建构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想象的审美乌托邦式的乡土世界。这种乡土世界的社会特征是和谐,到处充满了温情,人之间是一种情感、伦理关系,而不是利害关系,功利性计算思维在这个乡土世界中是受到排斥的。虽然这个乡土社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是这些因素对整个乡村没有主导性,是人之间的那种温情主导着这个乡土世界。王跃文的这种乡土建构具有很强烈的牧歌性质。当代中国在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伴生着社会的进步,也出现了相当多的社会弊病,其中最主要体现在真善美之人性的萎缩,伦理道德水平的整体下滑,整个社会屈从于工具理性和功利性思维。反观都市弊病,王跃文的目光投向了乡土世界,用乡土世界来对视都市现代文明世界。应该说,作家的这种乡土回归,具有比较鲜明的原始主义情结。当然这种原始主义情结的基本动因在追慕真实、自然,寻找美好,本身是对真善美的诉求。

  作品所构建的这种理想之境在表面看来,是作家的审美建构。但事实上,更具有现实可感性,不虚幻,真实感突出,特别能激起有相同生活体验的人的共鸣。王跃文“漫水世界”的真实性,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的审美乌托邦性质有着鲜明的区别。从审美世界构建的现实性和真实感而言,王跃文的《漫水》已经超越了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的审美构建。这种超越在于,王跃文的“漫水世界”现实可感,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触摸,可以身同感受。当然一方面,“漫水世界”正是我们当下的乡村世界,从地理上来说,就在我们身边;从时间维度来说,就在当代的中国,甚至可以说,就在当下。也可以说,这种人性之真善美的各种表现样式还保存在现代我们农村的日常生活中,在各种日常生活形态里还能看到这些美好样式的影子。这些美好是人们内心最为温暖的地方,也是人们最为期盼的地方,代表了人性之真善美的理想之境。可以说,这是王跃文此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最为浓厚的地方。笔者认为,王跃文的“漫水世界”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里重要的审美意象,将散发出其永远的艺术魅力。

  二、《漫水》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作家在《漫水》完成了乡土理想社会的审美建构,把漫水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浪漫之地。作品对漫水乡土世界的审美建构,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实行全面转型的当代中国所出现的精神问题、灵魂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等具有反思和批判作用。《漫水》作品对审美现代性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其一,是对现代都市文明本身的批判,这种批判隐伏在文字背后;其二,是对乡土本身的批判,这种乡土批判虽然淡化在作品中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但是依旧凸显其积极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漫水》在完成“漫水世界”的审美建构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展开对现代都市的审美批判。乡土世界的审美构建和对都市、乡土的双重的审美批判,这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反观对照,互为支撑。

  王跃文审美批判的内在逻辑起点是:都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中的人们丧失了其原本持有的、而现在乡村中依然拥有的东西,比如人性之真、人性之善、人性之美,伦理道德之朴实厚重等等。一句话,乡土审美世界的构建,反观了当代都市现代文明的缺失,乡土的理想之境反观了现代都市文明的种种弊病。也可以说现代都市文明,包括当代中国在内的各种都市文化和现代文明,在功利性思想和计算思维的主导之下,人性、道德以及灵魂等精神层面上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在漫水,虽然存在很多生命的扭曲样式,但是整体上漫水是一个乐园,人们一方面保持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通过劳动,漫水人们从自然中获得赠馈,维持着亲密而令人满意的世俗生活,保留了日常生活的神圣意义,人们在此显得心灵宁静。而都市文明丧失了群体的和谐和心灵的宁静,特别在心理上面出现了太多的扭曲与变异,甚至使人显得面目可憎。笔者认为,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性、道德、灵魂等精神层面上的问题,这是《漫水》在完成乡土理想世界的审美建构背后的审美现代性批判的思想的潜隐层面。

  事实上,对文化他者以审美幻想进行揣度很容易发生理解上的失误,或者说,对任何一种文化,单一的理解维度都是狭隘的,比如单一的赞颂或批判,都有可能带来误读。面对着漫水这样一种传统乡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对其美好的赞歌。实际上,象漫水这样的传统乡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其走向变化甚至走向扭曲的命运具有典型性,它们最终无法逃避现代文明的侵扰,现代都市文化在慢慢改变它们的文化特征,它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很难做出选择。实际上王跃文内心对于漫水乡土世界里的各种美好在进行挽歌式的赞颂时,其内心还有潜隐于内心深处的痛,痛在美好不再。美的另一面往往是脆弱,所以,美丽是哀愁的。王跃文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漫水传统乡土文化的未来命进行了反思,为漫水不确定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担忧。比如强坨老婆出走多年未归这件事,也在预示着漫水世界的脆弱;强坨老婆出走的原因,当然有当事者本人自身的问题,比如强坨的性格缺失、品德问题,但是很显然也是因为漫水这个地方的贫困。这种贫困使得乡土中人性失去其美好,走向扭曲、变异与丑陋,这是乡土社会的悲苦所在。

  作品把这种悲苦淡化在漫水乡土世界的温情脉脉里,但是越是淡化,越是凸显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都预示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在走向现代过程中的命运的不可捉摸,这也是作家内心的隐痛之处。比如,作品中强坨偷盗龙头杠,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这事件凸显的现实意义非同小可,这事隐含了现代功利性思想、金钱计算思维对漫水的渗透,也说明漫水世界传统中的那些道德良知、伦理规范在面对这现代的功利性思维时的脆弱。漫水的乡规民约虽然依旧在用传统的文化样式、生活样式维护日常生活的进行,这种维护也依旧具有强大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在减缩。比如人们用传统的丧葬仪式——“推棺”,在惩罚强坨的罪与恶,强坨也终于跪倒在冰冷的水塘里表示忏悔,忏悔自己的不孝与恶行。但是仔细思量,强坨这种罪与恶的认识与忏悔,并不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于外在压力而屈服,应该说,强坨的心里,金钱的力还是大于良知。金钱力量大于良知,这本身就是现代都市社会的行为逻辑,不管我们从道德伦理维度愿不愿意接受,但这种行为逻辑毕竟是一种存在事实。强坨的堕落,有着预示作用,那就是漫水这个美好世界里的纯净、粗朴而真诚的人性,在走向失落。资本逻辑大于感情、伦理力量,中国任何的传统社会,也最终无法逃离,这是象漫水这样的传统乡村社会走向失范的背后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说,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时,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究竟走向何方,这让人深思。所以,王跃文的“漫水世界”的乡土构建和审美批判,就具有了象征作用,更具有了深远的现实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