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蒋登科:努力成为有诗意的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14日14:23 来源:西部时报 冯建龙

  “是不是我不看书,就犯法了?就要被关起来?”“阅读立法是好事情,应该支持。”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来消息,全民阅读立法已被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在年底形成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但细则未出,网上就沸腾了起来。

  读书何时沦落到需要“被迫”的地步?中国人再次被久违的阅读习惯绷紧了神经。

  其实近年来,各地政府或文化部门都为迫切找回“文化的根”做了不少工作,如此起彼伏的“阅读月”、堂而皇之地打造“书香城市”、名不副实的“魅力阅读”活动等等,花样百出,举不胜举。动静搞得都挺大。然而,往往沦落成只是相关地方或部门的形象宣传和政绩考核,把促成和参与的人活生生地“教育”了一把。

  当然,卓有成效的也是有的,只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堪的阅读现状的确需要一场全民参与的运动“推杆进洞”。

  2012年,重庆媒体就在这座充满“老味道”的城市发起了一场慢阅读运动,作为这场运动的参与者,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登科深有体会,在他看来,尽管活动取得了一些难得的意义,但重庆的“老味道”并不足以挺起这座城市的文化脊梁,要改变积重难返的阅读格局,还需要很多的努力,尤其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培养人们的自觉阅读意识。

  蒋登科在他的QQ签名上写道:“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要努力成为有诗意的人!”记者无论与之谈阅读、谈写作、谈文化,还是谈生活,给人的感觉都是诗意盎然的。也许在如今这场关系到民族活力和希望、已然上升到立法层面的“全民阅读”面前,他的感受、思想和举措都会给读者或作者一些不小的启发。

  蒋登科,四川巴中人,文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美国富布莱特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作家协会理论创委会主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兼事散文及散文诗创作,出版有理论评论著作及散文诗集、散文集等10余种,主编诗丛、诗论著作多部,发表论文300多万字。现居重庆。

  谈阅读

  创作阅读氛围得靠读者自觉

  记者:重庆市是一座弥漫着“老味道”的城市,去年媒体在重庆发起了一个慢阅读运动。战时重庆曾是中国文化重镇,在一定程度上讲,此举就有点“文艺复兴”的诉求。您觉得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您印象中的重庆书香几何?

  蒋登科:对于很多城市来说,“老味道”都只是一种念想了,重庆也是一样。说它弥漫着“老味道”已经不够准确了,虽然我希望它是这样。对于重庆的文化,我没有进行过深度研究,但我知道在近代之前,重庆的文化还是比较发达的。近代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文化的变化很大。因为近代重庆的商业、运输、制造业比较发达,又是人们进出四川的门户,所以有人把这里的文化称为“码头文化”。码头文化是流水的文化、缺乏根据的文化、容易变化的文化,到目前为止,很多研究巴渝文化的人好像并没有提炼出非常特别的内涵。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文化确实比较发达,但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那些文化大多不是原生的,而是外来的。虽然给重庆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但持续时间毕竟不长,而且是在战争时期,当这些文化人离开之后,重庆又得重新开始自己的文化探索。

  去年,一些重庆文化人倡导慢阅读运动,我也参加了。我们当时并不存在“文艺复兴”的想法,也不仅仅是就重庆的情况而言的,而是觉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心态比较浮躁,阅读的兴趣和时间都存在问题,即使阅读,很多人也和读图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主要采取浏览式的快速阅读,或者只关注片段式的信息,而对于厚重的书籍却很少有人能够静下来细细品读,更难以将书中的文化营养和自身发展、完善结合起来,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人的发展其实没有什么好处。为此,我们倡导慢阅读运动,呼吁人们放弃浮躁心态,慢慢品味那些历史的、当下的优秀文化文学著作,以愉悦身心,完善自我,领悟文化精髓,传承文化要义。

  在当下的多元化语境之下,任何一种倡导都不可能是强制性的,接受者数量也可能很有限,但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至少可以营造一种氛围,引导一些真正喜欢阅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向。最近这些年,重庆市有关部门都在倡导群众性阅读,推荐优秀书目,举办读书月活动,评选“十佳读书人”、“书香家庭”等,力图营造全民性的阅读氛围,应该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当然,真正的阅读氛围的营造得靠阅读者的自觉,尤其是要尽可能摆脱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的目标。我对此充满期待,也充满自信。

  记者:此前有媒体调查评出“十大死活读不下去书”,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国四大名著”全部中枪,而剩余的也全是世界名著,对此,您认可吗,您怎么看?

  蒋登科:这其实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微博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公布之后,舆论哗然。对这个结果,我个人是不太认可的。但其中的原因值得推敲,比如说《红楼梦》诗词太多,妨碍了对故事的理解;《百年孤独》里的外国人名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篇幅太长等等。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则比较滑稽。其实,我们还可以找出更多的原因,比如古代汉语与现代理解之间的差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等等。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参与调查的读者中,这些书的阅读率、关注度肯定是比较高的,否则人们也无法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经过较长时间淘洗之后而存留下来的,无论是在思想、文化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更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延续。这样的作品,不会因为少数人指责、忽略,就失去其光泽和价值。

  记者:后来,有一名印度工程师感慨:“一个本有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现在的国民却难以安坐下来读一本书。”而事实几近如此。这不啻是中国的一大悲哀,阅读上升到民族性了。在您看来,这意味着什么?

  蒋登科:经典性的图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延续,其中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人文血脉,这些图书的阅读者也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甚至创新者。现在的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物质、经济、技术等实用的东西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这当然是对的,但由此引发的浮躁心态使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关注非常少,最终可能会造就一大批没有“文化”的专家、名流,而这个民族的传统、精神、道德等将离我们远去。一个失去传统、缺乏精神和道德的民族是可怕的,其前途堪忧。当然,阅读对象不止是少数的经典图书,报纸、期刊和其他书籍也或多或少地传达着人类文化的营养、民族精神的基因。不读书,人就会浅薄,也可能会茫然。一些有识之士对于阅读缺失的担忧不无道理。很多人也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积重难返,要改变这样的格局,还需要很多的努力,尤其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培养人们的自觉阅读意识。

  谈写作

  真正意义的文学来自于寂寞

  记者:西南大学自新时期以来就以诗歌研究而闻名,2001年9月,还成立了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为转型期的文学作了不少贡献,但此类中心到目前为止中国依然很少。甚至有的大学连一个诗社的踪影都难以寻觅。这是现代诗不比以前“风光”的一个缩影,甚至给人的感觉是“读诗的比写诗的少,研究诗的比读诗的多”的尴尬局面。

  蒋登科:事实上,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在1986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国新诗研究所,一直作为独立的研究机构坚持到现在。研究所从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15人,队伍扩大了不少。研究所培养了数百位主要研究诗歌的博士、硕士,他们不少人已经成为新诗研究的中坚力量。据我所知,全国类似的研究机构还是有几家,但大多数都不是以研究新诗为主,有的只是挂了个牌子,既不是独立的机构,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和经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