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作品在线 >> 在线阅读 >> 《戏剧文学与剧院剧场》 >> 正文

第一章 跨文体写作与老舍戏剧的独特性(14)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12日14:2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军

  关于史诗性,黑格尔在《美学》中有非常精辟的阐述,他说:“史诗以叙事为职责”,“须用一件动作(情节)的过程为对象,而这一动作在它的情境和广泛的联系上,须使人认识到它是一件与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本身完整的世界密切相关的意义深远的事迹。”[146]把这种对一个民族、阶级、时代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凭借艺术手段和媒介,赋予审美对象以相应的叙述形式,“就形成了正式史诗的内容和形式。”[147]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史诗性都只存在于某些史诗体裁如长篇巨制的小说或叙事诗里,戏剧对它往往感到无能为力,因为戏剧容量和篇幅较小,很难承载厚重的历史内容,而且戏剧多是非叙述的……但老舍的《茶馆》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可与叙述体作品相媲美,它是对特定历史和社会的一种宏大叙事,从内容到形式都具备史诗性的美学特点。

  1.内容上的编年史特征

  《茶馆》的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写了三个时代即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表现了五十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其编年史的特征特别明显。为了表现丰富的历史画卷,单单采用描述个别人物或个别家庭的命运方式来表现史诗性的题材和主题,往往是难以适应的。为此,作者采用了以人带事、多人多事的手法,通过塑造群像的方法和采取三个横剖面连缀式结构来反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风貌。虽然《茶馆》中的人和事并不是重大题材、重要人物,但由于人物都被置于急骤的历史变革和激烈的社会冲突之中,他们无不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时代矛盾和历史冲突所裹胁和波及,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历史潮流的漩涡之中,他们的行为动因无不与历史潮流和时代矛盾息息相关,每个人物的身上都打上了特定的民族、时代的烙印,人物的命运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有客观必然性。这就赋予了在一般情况下不具备史诗内容的事物和人物活动以史诗的色彩(从英雄史诗到平民史诗的变化,与老舍的平民意识分不开)。所以,1980年,《茶馆》在日本演出时,东惠美子在《希望青年们看看这个戏》一文中就指出:“我特别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好好看看这个戏。以从清朝末期到解放前夕的时代为背景,描写埋葬旧社会、迎接新中国的斗争生活,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现代史诗。单从了解中国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戏也是很值得一看的。”[148]

  2.形式上的史诗剧特征

  从形式结构来说,《茶馆》无疑与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相近,尤其明显地表现在结构的叙述性上。《茶馆》在国外演出时,西方人士就认为:“《茶馆》一剧在形式上的异国情调要比内容上稍少一些,这是因为该剧在很大程度上效仿了西方话剧,特别是叙事诗剧的讲述方式与贝尔托德·布莱希特的剧作十分相似。”[149]在《茶馆》中它的叙述特点主要体现在大傻杨这个说书人身上,剧中通过他的出场来交代故事背景,串连起三个时代。大傻杨既是剧中人,又是叙述者,既介绍时代背景,又对世事进行评论,如“王掌柜,动脑筋,事事改良讲维新。(低声)讲维新,白费力,胳臂拧不过大腿去。”这就产生了类似布莱布特的间离效果。胡挈青在《〈茶馆〉载誉归来后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一文中也指出,《茶馆》“为史诗剧提供了一个典范。”[150]

  以上我们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联系起来放在一个“大文学”的背景下来考察,为的是克服目前学术界对老舍研究普遍存在的“视域(Horizon)过窄“的弊病,阐释学代表人物加达默尔就曾指出:“一个根本没有视域的人,就是一个不能充分登高远望的人,从而就是过高估价近在咫尺的东西的人。”[151]这对我们是富有启发意义的。通过全面地多方位地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老舍的戏剧与其小说在文本创作上的多元沟通,正是由于他把小说创作的优长,以及在小说创作中长期形成的积累和思考较好地吸收到戏剧创作中来,才使得他的戏剧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并最终成为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成就卓著的“这一个”。

  [1] 洪忠煌、克莹:《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2]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1页。

  [3] 张庚在《戏剧艺术引论》中说:“表演是一种艺术,也和别的艺术一样,有创作艺术的人,有创作艺术时所用的材料。画家用颜料、画笔、画布这些材料来创作成一张画,而演员却用自己的身体和内心的感情来创作一个剧中人。表演艺术的特点,是艺术家和他创作艺术时所用的材料合为一体。他用他整个自己来创作,这是哪一种艺术都没有的。同样,我们还可以说,表演的艺术是演员一面创作着,观众就一面在欣赏着。这也和别的艺术不同。别的艺术都是创作完了才让人去欣赏,而表演呢,因为创作的材料就是创作者自己,也就只能一面创作,一面让观众欣赏了。”(张庚:《戏剧艺术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

  [4] [挪威]易卜生:《诗人的任务》,《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8页。

  [5] [美]艾·威尔逊:《论戏剧 》,《世界艺术和美学》第2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第278页。

  [6] 参见周宪博士论文:《布莱希特与中国当代戏剧》,南京大学,1998年。

  [7]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8页。

  [8] [美]乔治·贝克:《戏剧技巧》,余上沅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9] 董健、马骏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127页。

  [10] [英]阿契尔:《剧作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33页。

  [11] [法]狄德罗:《论戏剧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45页。

  [12] [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第205页。

  [13] [苏]高尔基:《论剧本》,《高尔基文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243页。

  [14] [英]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10页。

  [15] [苏]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56-357页。

  [16] 王朝闻:《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73页。

  [17] [英]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18] 张庚:《戏剧艺术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38页。

  [19]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1页。

  [20] [法]狄德罗:《关于〈私生子〉谈话》,《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5页。

  [21] 转引自焦菊隐:《导演的艺术创造》,《焦菊隐文集》第3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第20页。

  [22]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42页。

  [23] [俄]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24]《契诃夫与戏剧》,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61年,第83页。转引自童道明著《戏剧笔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25] 参见童道明著《戏剧笔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第14页。

  [26] [德] 莱辛:《汉堡剧评》,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3页。

  [27] 按照董健教授在《戏剧艺术十五讲》中对“戏剧性”的专题研究,文学中的戏剧性,是建立在动作性和冲突性基础上的,具体表现为集中性、紧张性和曲折性三个艺术特征。参见董健、马俊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80页。

[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

  [28] [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4页。

  [29]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64页。

  [30] 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

  [31] 老舍:《我怎样写〈二马〉》,《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32] 老舍:《我怎样写〈离婚〉》,《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90-191页。

  [33] 老舍:《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95页。

  [34] 老舍:《怎样写小说》,《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744页。

  [35] 老舍:《我的经验》,《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

  [36] 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55页。

  [37] 老舍:《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13页。

  [38] 老舍:《怎样写小说》,《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1页。

  [39] 同上,第743页。

  [40]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的雅俗流变与整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79页。

  [41] 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老舍文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655页。

  [42]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的雅俗流变与整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79页。

  [43]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0页。

  [44]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59页。

  [45] 老舍:《越短越难》,《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81页。

  [46] 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15页。

  [47] [德]奥·威·史雷格尔:《戏剧艺术与文学教程》,《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29-230页。

  [48][俄]别林斯基在《诗的分类》,转引自《艺术特征论》,汪流等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448页。

  [49] 老舍:《人、物、语言》,《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04页。

  [50]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05页。

  [51] 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12页。

  [52]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53]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第23页。

  [54] 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55] 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56] 同上,第135页。

  [57] 同上,第89页。

  [58] 胡挈青:《老舍和曲艺》,《曲艺》1979年2期。

  [59] 老舍:《写给导演者》,《老舍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

  [60] 贝克在《戏剧技巧》中说:“编剧是一门极为困难的艺术,并且就任何一种意义上来说它都是生活的再现,或者是过去生活、现实生活或想象中的生活美化了的表现;随着岁月的流逝,戏剧杰作越来越多,编剧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美]乔治·贝克《戏剧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492页)阿契尔在《剧作法》中也指出:“一本小说,一当它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以后,就马上凭它本身的价值存在下去。白纸黑字的书写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头脑之间唯一的媒介物。就连印刷出版这件工作,也只不过是扩大了它所可能具有的吸引力。而并没有改变它原有的性质。然而戏剧,在它能够对大家发挥它应有的吸引力之前,却必须先通过一架高度复杂的机器——剧场,这架机器的种种严格的条件对大多数新手来说,是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秘密。”([英]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聂文杞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4页)高尔基在《给大剧院剧目组》中则说:“戏剧形式是文学中最困难的一种形式。……除了文学才能而外,戏剧还要求有造成愿望或意图的冲突的巨大本领,要求有用不能反驳的逻辑来迅速解决这些冲突的本领,而且指导这个逻辑的,并不是作者的随意任性,而是事实、人物性格和情感本身的力量。”(高尔基:《给大剧院剧目组》,《艺术特征论》,汪流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485页)。

  [61] 老舍:《记写〈残雾〉》,《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679页。

  [62] 老舍:《记写〈残雾〉》,《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681页。

  [63] 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08页。

  [64] 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10页。

  [65] 罗常培:《我与老舍》,《老舍印象》,宋炳辉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73页。

  [66] 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10页。

  [67] 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68] 同上。

  [69] 老舍:《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70] 老舍:《暑中写剧记》,《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93页。

  [71] 同上。

  [72] [苏]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余一中、董晓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

  [73] 老舍:《〈龙须沟〉的写作经过》,《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46页。

  [74] 老舍:《署中写剧记》,《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75] 老舍:《〈龙须沟〉的人物》,《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48页。

  [76]《诗学·诗艺》, 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1页。

  [77] 同上,第23页。

  [78]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书印书馆,2004年,第78页。

  [79] 董健、马骏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80] 老舍:《文学创作和语言》,《老舍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81] 老舍:《本固枝荣》,《老舍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

  [82] 李渔:《困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14页。

  [83] [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78年,第207页。

  [84] 参见冉忆桥:《带笑的葬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1期。

  [85] 曹禺:《〈茶馆〉的舞台艺术·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研究资料》编辑组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86]“身体化”:它标示一种控制深嵌于个体心身的意会层面。参见布尔迪尼:《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87] 胡挈青:《老舍剧作选·后记》,《老舍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75页。

  [88] 老舍好友赵清阁曾直率地批评《西望长安》缺乏幽默感,像一出“活报剧”。老舍在回信中辩解道:“‘活报’不正确。戏虽没写好,但是新尝试,此种戏尚无前例。对干部们的讽刺不够,正因为它是新喜剧——与古典讽刺文学不同。古人可否定一切,故讽刺深入。我们不能那样办。我们必须讽刺坏的那一部分,而不能全盘否定,以致使人有反对或怀疑我们的社会制度的感染,那不行。此剧极难写,但给创作上开辟了一条道路,它也许像‘活报’,但是一种新的‘活报’。”(转引自傅光明著:《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7页。)从中可见老舍当时写作此剧的艰难和顾虑。

  [89] 老舍:《文学创作和语言》,《老舍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90] 老舍在《热爱今天》中说:“十年来,我写了十多部话剧剧本。其中,除了《茶馆》一剧,其它的剧本都写的是随时发生的事情。北京市政府为劳苦大众去修龙须沟了,我就写了《龙须沟》;曲艺演员得到了解放,我就写了《方珍珠》。此后,《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和最近写的《全家福》,都是如此,都写的是眼前发生的事情。”(《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530页。)我个人认为,“写今天”是老舍建国后创作走向衰败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91] 董健:《关于十七年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文学与历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92页。

  [92] 老舍:《作家谈写作》,《老舍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650页

  [93] 老舍:《谈“放”》,《老舍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712-713页。

  [94]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42页。

  [95] 老舍:《〈龙须沟〉写作经过》,《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46页。

  [96]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42页。

  [97] 陈瘦竹:《论老舍剧作的艺术风格》,《陈瘦竹戏剧论集》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11页。

  [98] 李健吾:《读〈茶馆〉》,《人民文学》1958年1期。

  [99] 转引自弗兰克·埃夫拉尔著《杂闻与文学》,谈佳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100] 转引自达维德·方丹著《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101] 洪忠煌、克莹:《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年,第67页。

  [102] 张庚:《〈茶馆〉漫淡》,《人民日报》1958年5月27日。

  [103] 严家炎在《走出百慕大三角区》一文中说:“所谓‘异元批评’或‘跨元批评’,就是在不同质、不同‘元’的文学作品之间,硬要用某‘元’做固定不变的标准去评判,从而否定一批可能相当出色的作品的存在价值。譬如说,用现实主义标准去衡量现代主义作品或浪漫主义作品,用现代主义标准去衡量现实主义作品或浪漫主义作品,用浪漫主义标准去衡量现实主义作品或现代主义作品,如此等等。这是一种使批评标准与批评对象完全脱节的,牛头不对马嘴式的批评,犹如论斤称布、以尺量米一样荒唐。可惜,本世纪以来,我们不少人恰恰在进行着这类批评,多少笔墨就耗费在这类争论上。”(参见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29页。)

  [104] 参见胡挈青:《周总理对老舍的关怀和教诲》,载《人民戏剧》1978年2期。

  [105] 樊骏:《认识老舍》,《文学评论》1996年5、6期。

  [106] 他的小说《大悲寺外》、《歪毛儿》等就是直接表现人的灵魂拯救的。

  [107] 老舍:《〈龙须沟〉的人物》,《老舍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49页。

  [108] 李健吾:《读〈茶馆〉》,《人民文学》1958年1月号。

  [109] 老舍:《三年写作自述》,《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694-695页。

  [110] 老舍:《人物、生活和语言》,《老舍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111] 老舍:《戏剧语言》,《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31页。

  [112] 老舍:《对话浅论》,《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42页。

  [113] 老舍:《话剧的语言》,《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114] 老舍:《语言、人物、戏剧》,《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08页。

  [115] 老舍:《戏剧语言》,《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34页。

  [116] 萧乾:《京白》,《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第2册,朱栋霖、汪文顶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3页。

  [117] 老舍:《语言、人物、戏剧》,《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07页。

  [118] 老舍:《戏剧语言》,《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119] 老舍:《戏剧浅论》,《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342页。

  [120] 王朝闻:《你怎么绕着脖子骂我呢》,《人民戏剧》1979年第6期。

  [121] [美]约翰·加斯纳:《托比·柯尔编〈剧作家论剧作〉导论》,《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朱虹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页。

  [122] 樊骏:《认识老舍》,《文学评论》1996年5、6期。

  [123] 同上。

  [124] 同上。

  [125] 同上。

  [126] 同上。

  [127] 老舍:《题材与生活》,《老舍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128] 胡挈青:《〈大鼓艺人〉和〈方珍珠〉》,《剧本》1979年第2期。

  [129] 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

  [130] [台]马森:《中国现代戏剧的两度西潮》,台北:文化生活新知出版社,1991年,第178页。

  [131] 樊骏:《认识老舍》,《文学评论》1996年5、6期。

  [132] 同上。

  [133] 汤晨光:《老舍与现代中国》,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页。

  [134] 陈瘦竹:《论老舍剧作的艺术风格》,《陈瘦竹戏剧论集》下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29页。

  [135] 曹禺:《〈茶馆〉的舞台艺术·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研究资料》编辑组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136] 冉忆桥、李振潼:《老舍剧作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5页。

  [137] 洪忠煌、克莹:《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年,第210页。

  [138] [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39] [德] 黑格尔:《美学》,转引自《艺术特征论》,汪流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430页。

  [140]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年,第15页。

  [141] 罗常培:《我与老舍》,《老舍印象》,宋炳辉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142]《文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

  [143] 温儒敏:《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老舍与二十世纪》,关纪新等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144] [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48页。

  [145] 老舍:《景物的描写》,《老舍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

  [146] [德] 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07页。

  [147] 同上。

  [148]《难忘的二十五天——“茶馆”在日本》,周瑞祥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149]《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乌苇·克劳特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第49 页。

  [150] 胡挈青:《〈茶馆〉载誉归来后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

  [151] [德]汉斯一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8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