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秦岭《在水一方》研讨会 >> 正文

哈若蕙:别样阅读因水而思

———秦岭定点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暨作品研讨会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8日16:42 来源:中国作家网
哈若蕙哈若蕙

  这是一次别样的阅读。“水民生”的文学命题与文本写作竟这样千滋百味地纠缠住了我的思绪。我第一次强烈而充满负疚地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的国人,对于孕育万物、滋养天地人生的水的认知,竟有着那样多的盲区与漠然。

  曾经以为,对于中国大地上存在的干旱缺水的生态现状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身处宁夏,宁夏的南部山区“苦瘠甲天下”,苦就苦在干旱缺水。宁夏作家,尤其是宁夏西海固作家群的创作中,描写了太多的黄土地上人们生存的苦楚、悽惶和熬煎,字里行间有着欲哭无泪的苦涩与苦情。的确,十年九旱的宁夏南部山区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山路上厚厚的浮尘,光秃秃的山梁坡塬,广种薄收,靠天吃饭靠政府救济,生命的丰富与尊严被生态困境挤压窒息。马金莲的小说《蝴蝶瓦片》中,那个六岁半的小姑娘,穿上瘫痪在床几十年的小刀子缝制的绣有两只绿蝴蝶的鞋子,又费尽心机地偷来了刀子老汉心爱的蓝色蝴蝶盖碗。当小姑娘爬上山顶,毅然地砸碎瓷碗,将蝴蝶瓦片用力地抛出,她的心是快乐的。因为有一句话深深地长在她幼小的心里:“在大旱的正午,找一片蝴蝶瓦片,扔进山下的尘埃里,就一定有一场大雨落下。”还有李进祥笔下清水河,编织了那么多湿润的故事,其实真正的清水河在他的家乡同心,却是一条根本无法饮用、灌溉的“咸水河”。李进祥是把他对一汪清水的向往蕴蓄在小说诗性的营造之中了。

  但真正认知缺水的宁夏、水资源分布面临多重困局的宁夏的真实数据,却是从秦岭老师的这本《在水一方》:宁夏,因水而富,亦因水而贫。宁夏北部,长河流润,千百年来旱涝无虞,谷稼殷盛,“天下黄河富宁夏”;而在中南部贫困带,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度匮乏,“量少质差”,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是宁夏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宁夏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1.6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180多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二分之一。 如果不算黄河水,宁夏水资源无论从总量、人均量,还是亩均量,均在全国排末位。当然,随着水民生德政工程以及宁夏百万生态大移民战略的实施,宁夏南部山区人民的生存状态正在改变,宁夏作家的笔下也必将换了风情。《在水一方》中还有一连串触目惊心的呈现与吁呼:“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仅仅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远远排在世界第109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饮水安全——全球第一危机!”“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神随笔走,心随文动。应该说,秦岭老师的《在水一方》,是一次文学的行走,更是一次有担当的历史的行走。正如陈忠实先生所言:“文学为历史而发声,因为与人的命运有关……”这本书其实也为深入生活的采风写作、为关乎民生国计的重点题材写作提供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案例:不浮光掠影,不走马观光,真正地沉下去,面对真实、真诚与真相;面对真正的状态、真正的矛盾和真正的气息。《在水一方》纪实写作的意义应该是多方面的。聚焦聚情于一滴水,一滴孕育宇宙万物的水,回溯亘古,跋涉万里,一无反顾。一两个月的时间不长,却有着生命的密度,作家与这个题材的气场是吻合的,不仅有童年的记忆,更有阅历、情感、文学功力多方面的蕴蓄。在书中,我们看到了纪实:巴山蜀水、八桂大地、彩云之南、黄土高原……采访之深行走之难(足迹遍布大西南大西北:重庆-贵州-广西-云南-陕西-宁夏-甘肃),看到了文学:一个个令人过目难忘、思之悟之的故事;融历史人文地理于浩浩文脉;看到了时代:五编十七章的结构,从宏观阐述到国家政府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水民生”决策,以及一步步艰难的实施,到水惠民生所带来的农民命运与心灵的改变。这是对中国饮水安全背景下农民苦乐悲欢命运的全景展示。读了《在水一方》,我们的心灵注入了一份关注,一腔悲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水的珍重!

  感谢秦岭老师!《在水一方》的写作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文学的责任与作家的担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