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葛水平定点深入生活研讨会 >> 正文

雷达:文学要在生活中汲取转化从而创作出非常精美的艺术食粮、艺术精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18日14:2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我连续参加了两个深入生活的会,长白山胡东林的会还有这个会。在今天突出生活与创作的主题,强调生活体验非常重要。新时期文学发展三十年,很多作家一路走过来,特别是现在转型进入一个深化的阶段,我觉得生活体验的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在文学方面比如说原创力的匮乏,某些作家与生活的隔陌,一些捉襟见肘的感觉,自我重复的感觉都出现了,所以说生活是唯一创作的源泉,生活是解救作家最根本的东西,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当然我们不能太机械的理解生活问题,也不是临时抱佛脚似的去采访,虽然那也是一种方式,但那些东西不能长期的为你创作解决问题,这种把文化、把生活内化为你自己的人格,内化为自己的血肉,那才是你的东西,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葛水平的《河水带走两岸》是内化为她自己血肉的。最近关于文坛我有一个想法,其实去年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重新发现文学,特别是莫言的获奖给大家一个很大的自信,同时也发现我们的读者群在遭受多媒体挤压。通过一些外来现象发现,我们的文学里面有中国才有的东西,我们的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应感到自豪的,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学本身如何在这个时代,区别于新闻、音像、影视,区别于微博,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那就是文学要在生活中汲取转化从而创作出非常精美的艺术食粮、艺术精品、是人们非常希望的。比如说贾平凹的长篇《带灯》,那里有很多汉语的美,有很多人们心灵复杂,人性的复杂,那就是文学的领域。文学的领域在哪里,就在这里,这是一个感想。关于葛水平呢,我觉得我又熟悉,又不太熟悉,2004年叫做葛水平年,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并不关注葛水平,我不是特别了解她,她来得也比较突然,后来中国小说学会评过她的作品好多排行榜,我比较佩服她的中篇小说,再以后比如说我们连续几届鲁奖,中篇小说奖一直我和胡平是评委会的副主任,还有好几届铁凝是主任,有一届记得很清楚,蒋韵的《亲爱的树》是打头的,我也很喜欢这部作品,好像是葛水平《喊山》就在那一届,获了奖。就这样一路走来,逐渐地走近了葛水平。我想谈谈对葛水平的看法,她的主要的文学成就还在中篇小说,刚才有人谈到了《祼地》,我也写过文章,比如说《中国乡土的风俗诗》啊什么的,有一些她自己的优势,她里面塑造一个外来的童养媳的形象非常精彩,很成功。但是她的作品最好的还是中篇小说,她的中篇小说刚柔相济,气魄比较大,她不是一个仅仅拿自身的、私人的生存经验的来写作的,不像有些女性作家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作为创作的一个资源,我没有否定那些作家的意思,前几天我们开了林白的会,我觉得林白在九十年代于个人化的写作,有开先河的作用,比如《一个人的战争》。她是另外一种写作,她和葛水平写作不一样。葛水平不完全是这样子,葛水平的作品比较丰富而且更加复杂,外在的世界和她内在的世界融合成的世界,太行山的世界,是很丰富的,她写过很多文本让我很惊讶,比如说《黑雪球》。我惊讶极了,我觉得这不像一个女作家写的,很有力量,还有最早她的《甩鞭》,写得惊心动魄,我觉得以这样年青的一个人,能把土地改革前后中国乡土的生活的韵味写到那种程度很不容易。这是我个人看法,葛水平的主要成就在中篇小说,当然散文写得也不错。

  这里有几个问题,就是说她的出现比较突然,2003年她集中发了一批作品,虽然她的学历也不是很高的,但她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一些作品呢?原因在哪里?这就要到生活中去找,我觉得她有很多东西是她内在东西,不是外在东西,行走能解决一些问题,行走也不能解决一些问题。她的这个乡土经验是沁在骨髓里面的,和她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已经变成一个文化,人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人,不是说外在的收集多少东西,就可以的。我们现在不能反对外在收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庸俗化,不要机械化,把深入生活变成我打个背包,去外面采访一个谁,我不否认这种方式,但是要注意,深入生活的问题,我们现在经过多少年该特别清醒了,一个作家要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上网算不算生活,也算;读书算不算生活,也算;他们都是有益的,包括去采访。我认为葛水平的出现,写出了中篇小说的太行山气象和气韵,而且女性特征不是很明显,刚柔相济,这些是对葛水平的一个看法。另外就是说,现在我们文坛老讲一个问题,就是自从莫言以后,高密东北乡,我是这个王国的国王,贾平凹的散文,陈忠实的关中,还有多了,这个也要辩证的理解,我老家我就不能写作了吗?作家是流动性的,他的主题不是固定的,能不能成为大作家,能成为大作家时,整个时代都是他的对象。但是,葛水平是接近莫言这种模式的,她有自己的原乡,她的原乡就是沁水,就是太行山,这个世界看起来很小,其实很丰富,很复杂,写不完,一辈子都写不完。这是个新的问题,就是怎么看待乡土文学发展的问题。今天乡土文学在城市化的包围下面,乡土的地盘越来越小,这是肯定的,接着中国走进高科技的时代,城市化的时代,那么乡土文学会不会随着时代消解了呢?我不这么认为,人类的原形就是农民。中国农民、中国人的农业文化是人的基因式的东西、是血缘的东西,这些东西到什么时候它都会起作用,但是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今后又到了这个关口。把生活变成自己的血肉,这是最好的东西,我个人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深入生活的方式。希望葛水平走向更加大气,而且继续坚持,我觉得她还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