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胡冬林定点深入生活研讨会 >> 正文

阎晶明:生态文明的态度,生态保护的欲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24日14:5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阎晶明发言阎晶明发言

  中国创作联络部搞定点深入生活已经好几年了,今天以胡冬林的《狐狸的微笑》为成果之一,在胡冬林定点深入生活的地方召开会议,值得高兴和祝贺。这样一个成果性的总结或者说带有鼓励倡导性质的活动,非常必要,非常及时。胡冬林这样能够深入到一个地区数年时间,和普通的林业工人在一起,深入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特别使其成为一名动物保护的倡导者、践行者,最后拿出这么一部非常有分量的作品,无论是他这几年的生活经历还是创作结果,都是让人敬佩的。关于这部作品,第一,胡冬林是从生态文明的态度,生态保护的欲求,再加上动物发现的角度来创作,这是进入大自然,进入生态环境,进入动物写作非常必要的姿态,特别是在中国今天的环境下,这样的态度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非常重要。

  关于保护动物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这些年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我们见到的相关言论,大多还是从宠物喂养,童年记忆来切入,以国际潮流和要求为出口和归结点,总体看格局不大,举例缺少新意,议论又偏于空泛。胡冬林深入到长白山数年时间,几乎过关与城市生活相疏离的生活。他认知其中的大多数动物,熟悉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的鸣叫声,认识它们的足迹,如此才有他言说不尽的文章。他对森林、动物的感情是发自内心、深入血脉的。这就是“深入”的力量。没有长期的守护,就不可能有那么深切的感情,也无法为读者提供那么多新鲜的素材,那么丰富的关于动物的知识。

  从中外文学史上看,写动物的太多了,拟人化的写,童话式的写,或者把人和动物搅在一起的写。我觉得这部作品应该是一个开始之作。从文学性来说,我认为胡冬林其实写动物还有非常巨大的空间,现在积累下的素材,拿出来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是其创作的一个开始。如果要做一个文学大家的话,应该还有更多的角度,利用这些素材,还不能就此了结掉。这本书如果再版,我建议作者和出版社做两件事情:一是扉页上对动物的称呼将“它们”改成“她们”,虽然改动一个字,也是表达一种态度。二,既然任作者谙熟到可以自如地学动物如鸟类以及狐狸的叫声,这个书应该配一个光盘,里面有各种动物鸣叫的声音。甚至是有一张DVD,介绍各种动物的种类,这也是一个科普行为,可以做得更立体一些。也可以做各种版本,图画版本,纪录片版本,使它不光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种文化产品。这不仅对胡冬林本人,而且对长白山的宣传也益处很多,让读者同时变成“听众”和“观众”是个不错的选择。胡冬林这个名字将不仅是《狐狸的微笑》的作者,很有可能成为很庞大的一个产业的创始人、推动者。我期待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