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丽中国”征文 >> 正文

这一切都因为爱情(原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2日09:29 来源:人民日报 原野

  湖水漂着红苹果

  古丽仙40多岁,瓜子脸端庄秀丽,她神情里含蕴着维吾尔女人的羞涩和热情。把羞涩和热情放一起形容一个人好像不妥帖,但你看到古丽仙的眼睛就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她专注地观察每一个人,眼里流露友善与好奇。更多时候,她好像在心里编织词语,准备把欢迎客人的心意表达出来。

  桌上的几位客人唱了几首歌,各地的民歌,气氛到达一个温暖的色阶上。古丽仙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说“我给大家唱一个爱情歌曲吧”,脸上又浮出羞涩。

  她唱——“苹果丢到湖水里啊,熟透的苹果漂上来。爱情的火焰向上燃烧,一直烧在我心怀。”

  大家鼓掌,因为爱情,也因为古丽仙的美丽。

  古丽仙唱完歌,简短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喀什噶尔,是丝绸之路的经过地,是十二木卡姆的故乡。在喀什,从天山下来的雪水浇灌着春小麦和白杨树。沙枣花开的时候,满城全是香的。维吾尔族是聪明、友善和载歌载舞的民族,这一切都是因为爱情。”

  没错,爱情让雪水千里迢迢寻找白杨树,让一个民族友善聪明。

  在莎车县,我们进入一位维吾尔农民的院子。门外陆陆续续进来几位身穿长袍、头戴黑绿花帽、手拿乐器的艺人。手鼓一响,都塔尔、热瓦甫弹起来,这是十二木卡姆的音乐。这几位乐手简直像坐在烧红的烙铁上,他们闭着眼睛、狂热地演奏与歌唱,仿佛突然从落着巴旦木花瓣的泥土上跨入天堂。艺人们的额头血管隆起,脖颈通红。显然,他们身体里换了一种名为十二木卡姆的新血,血的主要成分是爱情。一位维吾尔老汉也起身起舞。他有80岁了吧,花白的胡子从下巴向上翘起来,眼里深邃中含着笑意。他邀请维吾尔女作家帕蒂古丽与他共舞。两人跳起来,衣袂翩翩。

  老汉的眼神透出的是纯真,这是许多人在20多岁时有过一阵儿就跑掉的纯真,还在他80多岁的眼睛里闪耀。尽管他起舞的双手是握坎土曼的手,他的长袍已经破旧。

  这时我想起古丽仙的歌——这一切是因为爱情。

  入夜的喀什街头,矫健的维吾尔小伙子和包头巾的维吾尔姑娘在喀什街头大步行走,脸上飘过甜蜜。我住在铁匠街,今天看到从上面一条街涌来人流,一群维吾尔男人穿着西服和发亮的黑皮鞋,脸上喜气洋洋。一位中学生告诉我,他们来参加婚礼。接着,街上出现来参加婚礼的维吾尔女人,衣妆庄重。喜庆的气氛灌满了铁匠街。铁匠们停下工作,朝他们张望。

  我参观莎车县一座敬老院,这是上海援建的县福利中心的一部分。福利中心还包括孤儿院和特殊教育学校。它的楼房绿地,以及内部设施放在沿海城市也是一流水准。在敬老院里,我看到了最老一位老人,背驼得厉害。我问他是这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吗?工作人员回答:是的,他上个月才结婚。

  我惊讶了,请他和他的妻子坐在一起,为他们照一张相。在镜头里,两位维吾尔老人安详宁静。妻子76岁,坐着输液。丈夫82岁,他眼里分明透出享受爱情的喜悦。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流下眼泪,为见到80多岁人的眼里还充满爱意而流泪。一个人能活到80岁已经不易,而80多岁的眼里依然葆有纯真的爱情,这很不容易。

  我到新疆来,是看新疆的大地,并非寻找爱情。但我处处遇到了爱情。古丽仙说的爱情包含了大自然的和谐和各民族相互交往与尊重,这些爱像红红的苹果在清澈的湖水里漂着。苹果藏了一肚子的甜蜜。这些甜蜜从苹果的肚子转入了我的肚子,让我见证爱情。还有人类相爱。这里还有数不清的我们没见到的爱情的花与果。我觉得我也快变成演唱十二木卡姆的艺人,疯狂地歌唱。这一切都因为爱情。

  铁匠街的黎明

  我住的地方叫阿热亚路,在喀什噶尔的老城区。

  阿热亚路实为一条小巷。经过老城区改造,沿街两侧的房子一派阿拉伯风情。“咔叽”这个词源于印地语,意为干枯的泥土,后转为英语的咔叽布。咔叽就是这里房屋的颜色,比杏白、比牛奶的颜色黄,像新刨出的木板的颜色。这条巷子里尽是这样的房子,高低错落,平房或二层楼房。墙砖像用木块贴上去的,细看是仿木块的工艺砖。

  维吾尔人起得很早,他们把清水洒在自己门前。阿热亚路上铁匠铺密集,是“铁匠巴扎”。这些铁匠们把自己的产品摆在门口,挂在高处。这里有一尺多高的纯钢折页。这么大的折页只有一千零一夜故事里古城堡的大门才用得上。还有成对的黄铜大门环,我把两只手握在铜环上,心想一握就握住了这么多铜。门环背衬雕花精美。怎样恢宏的人家才配有这样的门环呢?铁匠露出诧异的眼神,好像没人像我这样攥住门环不松手。我对铁匠和门环分别笑笑,松开手,同时明白,住在农村或古代的人才有可能在两扇大门安上这么好看的东西,我只不过摸一摸。

  铁匠铺里摆着许多好东西,让我流连巡视却用不上。这把锋利的斧子上面刻着三朵小花,用不上。圆弯刀,用不上。木柄一米长捞肉铁笊篱,用不上。一个远远离开了土地、森林和村庄的人,用不上真正有用的东西。

  看这些东西时,我觉得右脚的鞋动了一下,低头看,一只小鸟在啄我的鞋带,更准确说,是啄鞋带上的草籽,因为昨天我刚从莎车县的乡下回来。我如此清晰地看见了这只鸟儿的小蓝脑袋瓜,颈子一伸一缩地啄鞋带。我想把这小鸟用手捧起来。我一弯腰,鸟飞走。但它刚刚啄过我的鞋,我越想越高兴,我默记小鸟的特征——蓝脑瓜,灰下颏,黑翅膀,灰爪子——后来飞了。小鸟飞到西边的街上,西边的人家正捏着塑料管往地上喷清水。十字路口的黑大理石碑刻着金色的隶书字体:坎土曼巴扎。

  我悄悄走向小鸟,它不飞,步行躲开。我再追,它又躲开。这不是逗我吗?我和小鸟在街上转圈儿跑。我抬头,见到一个维吾尔老人正看我。他眉开眼笑,脸上满是慈祥。我第一次见到小鸟啄人鞋带,老汉可能第一次见到一个人追一只鸟追不上。老人右手放左边胸口,庄重地向我躬身,我赶忙还礼。老汉的胡子如胸前绣的一团银丝,戴一顶墨绿色的花帽,缓缓走了。他的灰风衣长可及地。

  我继续漫游。空气中传来木炭的气味,馕铺要开张了。我探头往炉子里看,白胖的馕面在炉子里贴了一圈儿,炉子像一个冒香味的宝库。干燥裂纹的柳树根劈成段,垛在炉子旁。一位穿绿长裙,蒙黑头纱的维吾尔族少妇走进一家卖手抓饭的店铺。在门口,她和店里的女老板互致问候,行贴颊礼。

  在喀什,我鲜明感受到维吾尔人彬彬有礼,这个民族把互相尊重看作是每天的大事。那些弹唱十二木卡姆的民间艺人都彬彬有礼。有歌声,有舞蹈的地方必然通行礼节,它们同是文明之树开出的花。

  我在这条街上走第二个来回的时候,孩子们上学了。天空露出玉石般的青白色,杨树的树干愈发洁净。仔细看,绿色的小桑葚爬在枝条上,桑树的树干像毛驴肚子一样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