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带灯》研讨会 >> 正文

段建军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5日13: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说实话,自从这几年,贾平凹老师写作追求的新的一种创作方式,不去讲五四以来,这个《带灯》是我看得最有兴致、最深入的一次。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我在多种场合都说过。这个小说的这种欣赏习惯是从欧美的,像巴尔扎克他们讲故事的方式,和中国的《三国演义》这类小说中培养和熏陶起来的。对《红楼梦》、《金瓶梅》这样一种叙述,有些如果说他讲的这些琐碎的事,如果讲得离奇一点,往往能够深入;如果讲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琐事,我往往没有很大的耐心和耐力把这个小说读下来。但是从《秦腔》以来的连续三四部小说,好像我阅读的兴趣也给慢慢地培养起来了。那么这部小说,以上访题材,直面中国当代令人心痛,甚至令人绝望的生存分裂,是写得非常深入的一部小说。如果说这部小说还有什么让我们感到有希望的地方,就是我觉得他在呼唤一种多元的生存方式。为什么呢?小说在各个部分,从前到后,一直在描写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当代社会在被开发,人性被开发出来了,欲望也被开发出来了。这个被开发出来的人性和人的欲望是多元的。这个干部呢,一天想着要怎样去改正,老百姓想着怎样让自己的诉求得到满足,而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对立,甚至矛盾。我们的干部习惯了独白,习惯了万众一心,群众都统一到他的思想里边来;而群众希望在新的时代里,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干部的倾听。通过大量的干部压制群众诉说自己心声这样一些细节,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沉默的大多数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这个东西是非常令人触目惊心的,这个小说好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去制造大规模的,分裂、对立的事件,主要通过生活里面一件一件的小事来描述沉默的大多数,跟想要有自己诉求的时候,跟长期以来善于独白的干部之间的这种冲突。

  这个小说最令人感到惊奇的一点,是他写了以综合治理上访事件出现的主人公,极力想在干群的分裂之间,一方面去跟着自己的上级,去弥合干群之间的矛盾,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又极力地想给群众带来一点温暖,而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愿望,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生存在当代社会这种巨大的分裂是根本无法弥合的。要让这些所有分裂的人群来实现自己生存的尊严,唯一的出路就是这个小说最初有一个细节,就是把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我们要学会欣赏。中国当代社会,或者作品所描写悲剧在于什么地方呢?底层群众极力想欣赏我们的上层领导,但是这种欣赏或者极力的这种保持一致,未必能够给自己带来好的命运。带灯自己一直极力想扮演好一个综合治理者的角色,治理好上访者,完成领导给她布置的任务。然而她所有的努力,最终给她带来的命运,就是她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上访者,或者一个上访材料。这种命运的转化,证明了中国当代社会如果只有老百姓或者底层群众学会向上级保持一致,学会欣赏自己的领导,中国的社会底层人的命运将永远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且永远都将是悲剧性的。带灯的这个“灯”,既照亮了中国当代社会干群之间的分裂,也照亮了底层干部自身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悲的现状。所以说,带灯具有一种在琐细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来深刻地对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一元化的生活进行反省的一种巨大的反思力量,或者说一种突出的、巨大的批判力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