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带灯》研讨会 >> 正文

张学昕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4日13:3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学昕(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

  我们对贾老师都有一个自己的认识。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文坛有那么多响亮的名字影响着80年代初的大学生们,我们见到他们都是带着敬畏并自我调侃说“我们是读者您的书上大学的”。后来面对贾老师,他将近40年的写作,特别是写到今天我们都会说,我们从20几岁读着贾老师的书慢慢变老了。特别是到了《废都》以后,到《秦腔》到《古炉》到现在的《带灯》我们看到贾老师的写作越来越自由,越来越见诸于他的文字功底,也越来越见诸于他的大师气象。上午李星老师讲《带灯》时提到药方、整个的工作计划和会议文件还有很多的东西,我们会觉得这些东西怎么会到小说里面来,只有贾老师可以这么写,这么编排。韩鲁华老师也做过一个比喻,这是“巴尔扎克式的写作”。其实我们有很多人拜访过贾老师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里边有很多他家人的照片,也有很多他自己的照片,但里面有一张外国人的照片放在他的书柜,这个书柜放着他自己或者别人帮他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盗版书,这张照片坦然的放在那里,这个人就是托尔斯泰。后来我越来越感觉到,从《秦腔》以来,这些长篇里面那种长篇叙事的绵密,那种气象可以说,贾老师从某些方面跟托尔斯泰一样。正如方才李星老师讲的,贾老师写着写着就没有负担了,越写越自由了。我们想想托尔斯泰的小说,他写着写着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它就突然死亡中断,然后发出几十页的议论,这是违背小说的叙事规则的。这怎么可以中断呢?但托尔斯泰他中断了,他像上帝一样他突然发现了什么,他从现实里边洞悉到了什么,他感觉到了另外一种结构,所以这可能是某一种天眼。这样我们在《秦腔》里面看到了“引生”,在《古炉》里看到了“狗尿苔”,现在又看到了“带灯”这个女性,看到了这个时代一个生活的解构。我们感觉到这种气象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获得的,这种自由也不是每个作家能够抵达的。所以到《秦腔》以来这七八年的时间,贾老师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今天跟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写什么,大家面对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在感觉上,在技术上,在语言上,在结构设置上谁比谁磨合的少,最后在这个基础上,那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天分,这是与生俱来的,没有这种天分你不会抵达创造规模很牛的工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境界”。大家都知道,比的就是这个境界,你没有就构造不了这个东西。包括后来一个作家他不只靠单纯的价值判断来把握这个时代、把握现实,那贾老师超越了从阴阳、义理、感知天地之心,不管是诉求的政治的文化的,在贾老师来说都是生活,所以他能在这些绵密的细腻的叙述中找到一个生活的清晰的视角,像流水一样很自然的表现出来。所以我觉得60岁对贾老师来说是最好的年龄,最好的作品可能还会产生在他的70岁、80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