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带灯》研讨会 >> 正文

汪政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4日13: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贾平凹每一部作品都是中国文坛一项大事。作品就是生产力,好的作家就有好的作品,好的作品就是好的生产力。我此次研讨会发言题目叫做《中国经验——贾平凹的乡村政治学》,现求教于各位专家及贾老师。从贾平凹作家身上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人入世的一种性格,一个人到了50岁到了60岁,他的创作可能更应该倾向于自然、心灵、内心向天空发展。大概在30年前,我曾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老年的风景》文章,谈一批老作家写作包括江苏的汪曾祺。我曾谈到,实际上人是有年龄的,文章是有年龄的,甚至文体也是,而我们往往忽视了文章的年龄问题。拿汪曾祺来说,他年轻时期的作品跟老年时期的作品就不一样,生理也如此。而且两位作家都是一样,对自己50岁以后的创作保持了一种自觉的向老年角色的自我塑造。自从我看了贾平凹的作品发现他越写越年轻,以“带灯”最为典型,从古炉之后从历史又一次反思到现实,而且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的政治地理—“樱镇”作为一个点进行剖析。我看了以后觉得贾平凹胆子非常大,这部书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出版与读者见面是值得探究的。作为樱镇这样一个点,作为带灯这样一个乡镇的小小公务员,又在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以非常方式表达自己诉求的上访群体作为分析点,实在很胆大。而之所以胆大就是因为着特殊的上访群体和特殊的社会行为往往是社会问题矛盾的集中点,所以把它作为一个解读的对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也就是中国基层乡村政治许多的秘密。我是不回避政治的,一个作家入世的心理和作家坐而论道的政治情怀。从现代思想史、现代社会史和文学史来看,中国大批的学者和作家一直把中国乡村政治、乡村建设、乡村改造作为自己理论、实践和书写的对象包括文学想象的对象,贾老师继承了现代知识界学者和文学伟大的传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这样一个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不够完善的正在艰难的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这样的历史和现实之下,中国的农村将何处?中国的基层政权将面临什么问题?在新一轮的乡村建设基层政权改造,特别是乡村治理和正在推行的乡村自治问题上来讲,它包含了许多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这样一个年龄还有这样一种情怀,并且以不是完全想象的写实的书记的方式,带有实践的方式从事写作,毫无疑问,这反映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作家在呼应着知识分子正在进行一个乡村改造的试验。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在更大范围内去阅读。如果我这篇作品能写的稍好一点,不仅仅是从文学,而是从乡村改造、农村基础政权向何处去的方式来从社会学或者政治学的角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阐释,所以这样的书,我认为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学,而且在社会学在政治学。这就是我取这个论题的理由,在这里做了简单地说明,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