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带灯》研讨会 >> 正文

白烨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4日13: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带灯》读完以后让我觉得很吃惊,和他以前写的东西不完全一样。我觉着一个作家在他后期写作中能一部比一部好,一部跟一部不一样,而且还后劲知足,这是非常难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力的活跃也证明了他的生命力的活跃。《带灯》我先是从《收获》杂志上读到的,看完之后,我觉得跟他以前的作品,尤其是《古炉》完全不同。这部作品在带灯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很多东西。因此,我比较欣赏李星兄讲的一句话:樱镇危机四伏,带灯愤然前行。带灯在充满危机的环境中,通过她带着的灯,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同时带给别人以温暖。这个人物给我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你能感觉到贾平凹的写作视野和触角已经从农村伸展到城乡交叉地带,写这种近年来的变化,尤其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开放等各种因素所带来的问题,包括变化。后来我再次读完整本书,我发现前面我说的这些都不重要,我认为这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对中国当下社会问题的把握或揭示。我觉得贾平凹一直以来的的写作总是会对一个时代的社会情绪有所把握。改革初期的《浮躁》,八九之后的《废都》是这样,《带灯》更是如此。《带灯》非常注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分野、分化、裂变所带来的问题。我觉着中国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比腐败更严重的是分裂、裂变。裂变在于我们统一的信仰受到了质疑,同时各种观念都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声扬自己的合理性,各种利益的碰撞,包括不同代际的相互反差,真正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裂变的时代。《带灯》这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它对这种时代问题的把握和揭示,甚至于可以说揭示得很深刻。这点是超出我的想象的。因为你从《带灯》整部作品来看,它写了方方面面的分裂,包括所谓的经济发展、工厂占地对农村的分化,包括镇里的干部、镇长与书记之间的问题,群众因相互之间的隔膜而闹事。最严重的是带灯自己也是分裂的,她必须要通过写信的方式来释发自己再现实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郁闷。因此,她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她的精神状态是分裂的,包括她后来因为维稳反倒自己又想去上访,以及后来得了抑郁症或叫夜游症,精神都快分裂了。所以,这个作品是从社会生活各个角度来揭示和捕捉这个社会正在严重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分裂现象。因此,它的意义超过了对基层干部的歌颂,超过了对当下乡土现实的描写。这部作品对维稳本身也有反思,维稳的结果是越维越不稳。虽然从细节上看,很多地方也很吸引人。但从总体上看,它会给你启迪或者撞击,让你去思考当下的问题。我认为当下我们的社会缺少的是和睦和和谐,而《带灯》这部作品揭示的非常深刻,非常触目惊心,它会让我们由这部作品去反观和反思我们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看到的遇到的,所以我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意义就在这里。还有贾平凹在后记中写到,“我认为作家不能没有现代意识,当然这个现代意识又归结到人类意识,或者说是与人类的和睦地意识”,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因为我觉得作家一定要有想法有思想,贾平凹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他在这部作品中人本意识和人的和睦的意识作品中体现的非常充分。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从高度上来说,它是启迪你从目前的生活状态来反省,来增加你的自信的这样一部作品。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这部书是贾平凹近几年来很重要的一部书。可以说是他像运动场上的长跑者,他跑到最后的时候还能有这样的力度让人非常吃惊。我的另外一位评论家朋友从传统的乡土文学经验马上要失效这个意义上来讲,他说“50后的写作要终结”。他的意思不是说50后停止写作,他是指乡土经验的终结以及面对新的乡土现实他无力去反映这种变化的时候认为它要终结。但贾平凹提供了另外一种例子,就是这代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活力和生命力,原因在于这代人他的精力活力,他的成长及成熟过程与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和民族史扭在一起的,它是合二为一的。所以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生活是无法分割的,是其他人所少有的。因而建立的这种经验和建立在这种经验上的文学思考使得他们能够写出好的东西来还是可以给与期待的。所以我认为贾平凹才能未尽,希望能在带灯之后有更多惊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