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带灯》研讨会 >> 正文

谢有顺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4日13:32 来源:中国作家网

  谢有顺(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

  大家好,我简单说一点,这个刘校长说到了一个概念。是到了十年,就是贾老师受聘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十年,我觉得恰恰是这十年,是贾老师写作的黄金十年,贡献了四部长篇小说。我觉得在50岁之后,还能做成这么多事,给了我们希望。我觉得接下去贾老师的状态还会写出很好的作品。我以前在一个场合也说过,贾老师是一个体量特别大的作家。确实在中国当代,有一些作家的体量小一些,精致一些,那么像贾老师这样的,当然长的并不高,但是体量是大一些,不是大,是非常多。这是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特点。这令我想起多年前我陪一个作家来参观咱建科大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参观完了我就问那个作家,羡慕么?你要想建一个这么大的一个文学馆么?那个人给我说,不羡慕。我说为为什么呢?那个人说,就算你给我2000平米的文学馆,总共写了那么十本八本书,也没有什么书法和绘画作品,更没有从老家搬来的盆盆罐罐。就是这个房子你给我了,完全是空洞的。但是据我所知,贾老师有好几个馆呢。里面的东西都放不下,单他书的版本就放了一面至两面墙,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体量很大的作家。这就让我想起,我当时举过一个例子,我老家有以前留下来的石拱桥,当年造小小的石拱桥的人,他当时只核定能走人,能走牛这样的重量。那现在造的桥就要核定大货车甚至六十吨,八十吨大货车的经过,我想这个贾老师的体量就好像现在这个要过大货车的桥,很多的东西压到他的身上也没有事情的。其实刚刚几位的发言已经用了很多很重的词,说句实话,这些词放在别的作家身上,是会把他压垮,最低也是不合适,不等身的。可是放在贾老师的身上,是合适的。这就是我刚刚说的体量的问题。正是因为有这个体量,所以我今天特别想谈一谈贾老师这十年写作的野心,我觉得这个野心是一个褒义的词,我觉得一个作家没有野心,没有雄心,那他可能就不会往前走了。我觉得至少两方面让我看出了贾老师在写作上的野心。

  第一个是在写法上他一直有探索的精神,这是特别让我钦佩的。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这些年由于商业的和作家本身的写作惰性,其实小说的写法已经变得特别单一了,很多的作家都在讲一个好看的故事,一个普通人觉得好看的故事,或者一个好卖的故事,一个适合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故事。但是从《秦腔》以后贾老师走上了一条反其道而行之的道路,他专门走了一条不好看的但是一种全新的写法,这种写法里面我觉得包含着他很深的用心,的确,就好像刚刚所说的一样,他的这种写法里面的主体性甚至可能一些传统的典型人物都消失掉了。可能从《秦腔》以后大家都注意到了,他的写法非常仰赖细节本身的这种推动力,也有人把他概括成为细节的洪流。确实,尽管像《高兴》,《带灯》来讲,它的细节变成了大细节。可读性要比《秦腔》和《古炉》强一些,但是总体的写法,我觉得贾老师还是走了这种用细节来推动叙事的路子。这种路子当然是非常冒险的,因为他所谓传统的结构,情节消失掉了,这对阅读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贾老师正是通过这种非常细密的写法,用他自己说法就好像踢足球一样的那种盘带,然后写出生活的这种状态,然后写出我们每一天过的日子的状态,很多人说贾老师这种以细节推动叙事的小说是没有结构的。但是我觉得贾老师借用这种写法恰恰可能创造了一种结构,我把它称之为日子的结构。其实他是模仿了一种生活本身,也许我们开会是有程序的,谁发言谁发言都是安排好的,但是我们每一天过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底层的生活,像流水一样过去的日子它本身是没有重心的,没有结构的,也没有所谓的主题的。其实它就是无数的细节,对话,口气,语气所组成的。我觉得他用这种细节的方式,试图模仿这种日子的方式来描写,因为他在写现在的生活,而不是在写历史,不是一个长期的故事。他试图用这样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来触及到一种真实,一种真实属于日子本身的真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创造,这是一种写法上的创造,说起写法上的创造,很多人自然就会想起《红楼梦》,前边所说的以巨大的实来写巨大的虚,这当然是一个中国传统小说的写法。这是很多人注意到的在贾老师身上很传统的地方,但是我恰恰读到了贾老师身上很现代的东西。甚至我读到了很先锋的东西,其实他的小说常常让我想起的不是《红楼梦》而是《尤利西斯》或者《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写作。甚至我会想起福克纳的写作,《喧哗与骚动》,他的翻译者说道,他的开头是杂乱无章的,但是读到最后会有种超感官的,印象鲜明的感觉。其实很多贾老师很多给我一种开头很繁复,进场很慢,但是当你读下去之后,你会得到一种很清晰的,超感官的印象。我觉得贾老师的细节很清晰,大局又是很混沌的,很模糊,但是背后的格局是非常大的。在这里面包括着他写的一个中国是很清楚很坚定的。他非常的清楚自己要书写和呈现的是哪一种现实,是哪一个中国。所以以前我很早说过,贾老师身上有这种传统和现代奇怪的悖论式的统一,但是现在过分的强调贾老师写作的现代的方面我觉得就恰恰忽略了他身上的这样一种现代性。包括我刚刚讲的这样一种日子的结构,包括他的这种小处清晰大处浑然的结合,甚至我有一次在《秦腔》研讨会上提到了,贾老师对于时间的处理是充满现代感的。中国你要找一个能写百年家族史或者跨度很大的作品的人很多,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贾老师对于小说当中的时间的处理是非常奇特的。他可能三四十万字的小说处理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个星期,或者一两个月。要在这种非常庞大的写作和非常狭窄的时间里进行写作,这是非常难得,需要很大的技巧和体量。中国几乎没有像贾老师这样能用四十万字的篇幅写一个月的事情,你能找出第二个人来么?这种写法当然是来自于《尤利西斯》这样的小说对他的影响和启发。我这就说贾老师身上所具有的所谓的现代性,所以他这种细节的洪流,用细节来推动叙事,包括对日子进行结构性的模仿,我觉得这是他写作野心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写法上他是一种探索的。这种探索当然是要冒险的,贾老师本可以讲故事,并且很会讲故事的作者。有一个朋友很不喜欢贾老师的小说,有一次坦诚的和我说,你必须承认我们的贾平凹先生是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但是他放弃自己所长,探索一种新的写法,这恰恰是一个作家身上最可贵的一种品质。而这种探索在当下是很少的,我刚才讲了,大家都愿意讲故事,而他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在想一个新的写法。这样的一种精神是很可贵的。有个研究者在研究福克纳的写作时说,有两种写作,一种是浮出水面的让你看到,让你看到河流。还有一种写作时不断的催眠,让你沉静在河流里面的。其实它的细节和对日子的描写就是让读者不断的沉浸在这个河流里面,他并没有特别的让你探出头来让你看一看整个河流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这个写法最低是全新的,而且是这样一个这么年龄的,这么一种阅历的作家来进行探索,坦率地讲。我觉得很多年轻的作家是很惭愧的。这是我关于贾老师在写作野心的第一点。关于写法的探索。

  下面我来谈第二点。他的价值观是反思的,尽管有很多人留意到了贾老师主题上的,比如说光阴逝去,怀念,包括这种消失,包括回忆的,破败,土地的消失,道德的溃败,自然的失去,包括情感的这种沙漠化。这是我们大家都看得到的。贾老师在这几部作品当中试图要反思的一些问题,包括《带灯》也还是在这个大的主题里面,但是我觉得他的这个反思背后是有一个内核的。这个内核一方面是和当代的中国现实联系在一起,其实我觉得我在无形之中反思了我们在五四以来价值背后一些冲突的东西。而且用文学的方式把它重现出来,当然我们很容易从他的小说当中找到传统和现代,乡村和城市的冲突。这种冲突时很外面的,还不足以形成文学的主题,我的讲的贾老师价值反思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这个冲突和价值理解成了硬和软之间的冲突,或者说是一种阳刚和阴柔之间的冲突。我觉得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也就是五四以来,各自符号,理念,意识形态一旦和现实结合之后,整个社会是非常崇尚英雄,革命和阳刚这个东西的。我们总是在谈奋斗,谈革命,谈成才等等。其实这个意识形态和现实结合之后产生的所谓的比较硬的价值观,也就像贾老师在《带灯》里面所讲到的现代城镇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其实是粉碎,摧毁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阴柔的,软的这一面的价值。包括《红楼梦》代表的这种极致的阴柔的文化价值,其实五四以来,一直有两套话语系统,一套当然是以鲁迅,毛泽东所代表的,所以他的语气当中充满了铿锵的,硬的语调。这种都是代表硬的话语。但是由于我们意识形态的一个作用,其实有另外一种话语,比如周作人,林语堂和梁实秋这种人所代表的柔软的,文艺式的话语是被压抑的。这种价值观反映在文学上就现代的价值观,或者现代城镇的价值观包括政治伦理的对所谓的情感的,人性的价值是有一种损毁包括遮蔽的。贾老师其实从《秦腔》到《带灯》都表现出一种在硬和软,阳刚和阴柔两者之间,迷茫的,甚至他自己都无所适从的一种状态,它的确写出了这种状态。包含的这种价值反思不是一地或者一个时段的,而是整个20世纪以来的我们这种硬的,向外的,扩张的,包括这种所谓的革命的,阳刚的之外,那种阴柔的。《带灯》就是这样的一点点的微光的,柔软的和纯真的的,试图保存下来的价值。这是一种反思,也是有力度有跨度的。我能理解为什么元天亮没有出现,因为元天亮就是一个符号,一个倾诉的对象。如果元天亮出现了,那这篇小说就垮了,就好像网友见面一样,见光死了,这是神来之笔。其代表的是阴柔的,柔软的,看起来很脆弱但又很柔韧的。写出了这样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她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物化,正是有那微弱的亮光存在,让我们见到了绝望中的希望,凶狠中的柔美。这样的价值冲突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尽管带灯不是尽善尽美的,这从贾老师所写的意味深长的细节当中可以看出,比如,原来带灯是不喜欢虱子的,可是后来也接受了。好像慢慢接受了这样的生活的影响,但其是不可能被同化的,也不能被消灭的存在。这就是在她身上有这样一种亮光的存在。是这样的一种价值,虽然他微弱,但是他被强调,被强化。这样和一种现代的,阳刚的价值形成了平衡,也是一种对照。这是写法的深度和思想上的反思,我觉得贾老师这样一种体量庞大的作家,这是写作的野心,是一股劲,让他每一篇都有新意,推陈出新,从这点上,我是佩服贾老师的。我要说的说完了,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