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艺术家访谈 >> 正文

为了“人类灵魂的对话”(2)

——访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获得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8日09:31 来源: 光明日报

  潮水般的好评涌向这位正当壮年的艺术家。“四十年前,中国乒乓球队使我们相聚在联合国,今天,这位杰出雕塑家的作品使我们再次聚首。”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认为,这次展览充满和平气息与沟通意味,在联合国举办意义深远。

  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致函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李保东:“吴为山的雕塑是现代中国精神的象征——它们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传统与发展创新的活力,充满智慧、优雅和精妙,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独特印象。”

  “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当今开放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曾访问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深深感到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造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正是这种不同,组成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多样性,使得世界丰富并充满活力。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吴为山希望,全世界都能看见自己作品中含蕴的爱,“这是中华民族的爱,更是全人类的大爱!”

  从此岸到彼岸,“原来桥不过如此长”

  今天的吴为山,正和同道们勉力搭建一座沟通之桥。

  “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个‘罗马’代表着一种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人类通过艺术交流和灵魂对话达到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大美之境。”在罗马巡展上,他深情致辞,愿成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桥梁。

  二十余年的艺术历程令他深知:国际艺术交流是一座桥,它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而建,也为传播中华文明开辟通途;桥会因沟通的不断深入而日益拓宽,有桥相连的友谊也会愈加地久天长。

  回首过往,年轻的吴为山也曾惧怕过“桥”那边的未知世界。

  1998年1月的一天,吴为山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办雕塑展。带着几分忐忑,他和几位艺术家一起乘车经过著名的金门大桥。“每每路过这里,我总想独自走过去,但至今还没试过。”一位老华侨喃喃地说。

  “独自过桥”,这个意象扎进了吴为山脑海里。第二天,他便独自来到金门大桥,迈开了步子。“从此岸到了彼岸才发现,原来桥不过如此长。”一个原本模糊的信念在他心中清晰起来: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播,也需要“过桥”;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是必须也并非难事,我们需要的,只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鼓舞吴为山迈出第一步的,是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

  1996年,吴为山应邀赴欧洲陶艺雕塑中心作访问艺术家,进行为期半年的工作。他塑造的费孝通等一系列荷兰友人熟识的人物塑像受到荷兰艺术界和有关政府人士的赞赏,好评一路传到了对雕塑有着极高造诣的女王耳中,女王遂请这位中国青年为自己造像。

  吴为山没有让女王失望。他以艺术的敏感超越细节的真实,捕捉住了女王最本真的微笑,凝成永恒。女王对雕像十分喜爱,派其首席代表北布拉邦省省长胡本先生主持了隆重的铜像交接仪式,还数次提出接见吴为山。这份爱重,使吴为山在荷兰初露峥嵘,也使他对艺术如何跨越文化鸿沟有了更深的思考。

  为什么“女王”能够成功?首先,雕像不但“形似”,而且体现了人性。只有塑造灵魂,表现人类共通的美和力量,才能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其次,吴为山以中国“传神”论为出发点,兼收西洋写实传统,可谓“出入于千数百家,而后自成一格”。

  走出一条既符合当代审美,又兼有中国传统哲学与诗学灵魂的全新的雕塑之路,吴为山的选择清醒而坚定。此后,他执著于对至真至美之人物的塑造,提出并践行着独到的“写意雕塑论”:将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融为一体,在不可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人物的内在精神。

  以一颗文气堂堂之心,铸几多诗意汤汤之魂。在打开中西艺术交流之门的路上,在通过艺术与世界华人共同建立精神家园的途中,吴为山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1998年,吴为山雕塑展在美国旧金山拉开帷幕。

  1999年,吴为山雕塑绘画展巡展于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2000年,先后获得香港科技大学颁授的“包玉刚杰出艺术家”和香港中文大学颁授的“龚雪因杰出学人”荣誉。

  2001年,由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主礼,授予其澳门理工学院国际评审专家称号,并在学院建立“吴为山教授雕塑艺术工作室”。

  2003年,作品《睡童》获英国皇家雕塑协会攀格林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英国肖像雕塑家协会和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

  2004年,吴为山雕塑绘画展亮相日本东京。

  2005年,著作《雕塑家之魂》在韩国翻译出版,翌年,韩国建起了吴为山雕塑公园,并授予其仁济大学哲学名誉博士学位。

  2006年,作品《孔子》落成于英国菲茨威廉博物馆。

  2007年,英文版著作《雕塑的诗性》在新加坡出版。

  2008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2010年,作为主嘉宾出席第二届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文化论坛,访问加州伯克利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并作了题为《我雕塑艺术中的文化观》系列演讲,受到各界高度评价。

  2011年,美中关系协会45周年庆典大会在美国召开,其作品《捉迷藏》、《一马当先》被选为大会标记物,寓意中美之间不要“捉迷藏”,而应和平共处,向着人类的明天一马当先。

  2012年,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在英国皇家美术院举行,并开始了联合国总部和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的巡回展……

  20多年来,吴为山先后在欧、美、日、韩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很多作品被著名博物馆和大学收藏。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都能看到他富有东方神韵的心血之作。

  自信地对话世界,“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

  2011年12月19日,吴为山捧回了首届“中华艺文奖”。

  “他在雕塑创作中倾注了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这是评委会为他写下的评语。

  “赤子之心”,吴为山夙夜怀之。

  这也是他所塑造的中华文化名人身上共有的精魂。他忘不了,当自己十几年前拜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老人工整地写下“一个知识分子的心声”几个大字,并良言谆谆:知识分子“爱国没商量”;他更忘不了,自己历经坎坷一路走来,是悠久博大的中华文化滋养了他的心智,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给了他大展身手的舞台。

  正因为这颗赤子之心,他20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一个考生即将高考的状态”,每天再忙也要创作,有时候一钻进工作室就是十几个小时,每一平方毫米的雕塑,都留下了他的指纹;也正因为这颗赤子之心,他不只钟情于自己手中那柄雕刀,更心系整个中国艺术乃至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地理局限日少,跨国交流渐多,文化艺术的趋同化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怎样在张扬中华文化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和世界对话?怎样处理好传统和时代、民族和国际、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在思考,并用和雕刀同样犀利的笔锋一篇篇写成文字。

  《雕琢者说》、《雕塑的诗性》、《雕塑与中国人文精神》,在近年来的大量著述中,他详述中国雕塑的风格特质,梳理西方雕塑的发展源流,英国大英图书馆、韩国首尔出版社、新加坡科技出版社都以不同语种翻译了他的著作。他的作品和他的艺术理论随之远播世界。

  “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加强青少年书法和国学教育”、“艺术创新要‘问艺于民’”,自200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他的每份提案都情牵中华文化,关注生活现实,提出了许多文化战略方面的建议。

  他最看重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

  “为什么人们看了我的雕塑作品会感动?因为它们散发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光芒。我们必须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怀有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当代价值和发展前景,也是我们‘走出去’的根基和底气。”

  然而,自信不等于盲目满足与自我膜拜,而是基于对自身和世界充分了解之上的理性精神。

  对待传统,著名画家李可染曾有言:应“用最大的功夫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冲出来”,吴为山深以为然。中国雕塑风格将不断嬗变,但其脉络始终不离其根。

  接续传统,续什么?“是文化遗产中最本质的内在、最核心的价值观,而不是小脚女人、瓜皮帽、黄包车等旧时的生活表象、形式外表。如果简单地翻版和宣扬这些东西,无异于对传统的亵渎。”吴为山痛心于时有所见的此类作品。他用自己的创作发出呼声:继承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用今人之创作召回那徘徊于历史之中的传统精魂。

  要自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吴为山坚信,要想让世界听懂自己的声音,必须要先了解世界,捕捉世界文化的澎湃潮音;只有广泛涉猎并深入研习西方文化,才能去粗取精,跳出低水平复制的怪圈。为此,他组织和主持了许多大型国际雕塑展等交流活动,如组织中国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多次访问欧、亚、美洲;在担任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学术主席期间,邀请了上百个国家的艺术家来华参观交流等等,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汲取古今中外精华之后,必须有所突破、不断创新。“要把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融入到现代艺术中,成为人类文化新的创造;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这就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坐标点。”

  每个艺术家都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其艺术生命的长与短、艺术境界的高与下,与根须所植的这片土地息息相关。吴为山深知这一点。

  怀着一个“夸父逐日”般的梦想,吴为山和伟大时代同步,并坚定地走向广阔而美好的世界。

  他们追逐的太阳,就是中华文化的磅礴气韵、至臻美境;而这轮熊熊燃了五千年的圣火,必将在他们的热望中重绽光芒,把世界文化的明天照亮! 

  (本报记者 王斯敏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