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第五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颁奖大会暨文学论坛”在杭州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5日19: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行超

新锐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第五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颁奖大会暨文学论坛”在杭州举行

  秉持着“培养新人、推出精品”的办刊理念,《西湖》杂志多年来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优秀的青年作家。“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自2007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成功发掘、推介了徐则臣、笛安、文珍、娜彧、朱个、石一枫、马小淘等青年文学人才。9月9日,由《西湖》杂志社、杭州市文联创研室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颁奖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杭州市文联主席应雪林、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胡殷红、《西湖》杂志主编吴玄等出席了颁奖大会。

  荣获“第五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的是:双雪涛的短篇小说《大师》和祁媛的短篇小说《奔丧》。评委会认为,祁媛的小说语调冷硬,不只说着生的无意义、死的无意义,也在幸灾乐祸地嘲讽着生和死,而这种冷嘲热讽的背后又是个有情者;双雪涛的《大师》不仅写出了棋道,更写出了人道。两位棋手历尽沧桑之后的温暖,令人泪下。1983年出生的双雪涛近年来创作了《大师》《长眠》《平原上的摩西》等优秀的中短篇小说,他说,“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无论是状态如何,处在哪个阶段,总得坐在椅子上写点东西,交一点租子。在我看来,掌管写作的神邸是一个苛刻而谨慎的人,你当然可以宣泄自己的才华一次性付款,但是我觉得他更倾向于你分期付款,把才华分布在每一个日子里。”出生于1986年的祁媛本是绘画专业的学生,她的写作以视觉和感性见长,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性”,她说:“写作有这样一种功能,它会让你把平时不愿意、也难于对别人启口的事,没有保留的说出来,在这之中,我感到了自己对自己的诚挚,我发现我那段生活充实难忘。”

  在随后进行的“第五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作家、批评家围绕“先锋30年与当下新锐写作”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孟繁华认为,先锋文学是当下文学最重要的文学遗产之一。30年前,先锋派“五虎将”在深入学习西方文学的基础上,各自发表了代表作品,掀起了先锋写作的浪潮,改变了国内文坛“大一统”的格局。今天活跃在文坛中的许多“80后”、“90后”作家的作品,都有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他们的写作学习了先锋派的艺术观念,而不只是形式。贺绍俊提到,30年前,中国文学创作一度被捆绑在政治化的现实主义之下,先锋文学的出现突破了当时文学的困境。当下新锐写作不能完全停留在先锋文学的浪潮中,更重要的是重铸先锋灵魂,重建小说观念,反抗传统因袭的小说写作方式,是新锐写作必须要过的一道坎。作为先锋文学的见证者和推动者,程永新、程德培回忆了30年前先锋文学的出现和发展,程永新认为,先锋是一种精神、旗帜,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永远需要、永远不过时,在当下尤其重要。程德培认为,先锋文学是文学上的冲锋,它的出现不仅是文学上的离经叛道,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有关,“先锋文学以它的失败而获得胜利,以牺牲自己重新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而成就了它的死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