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几分钟内出现21句脏话”,近日,这样一则新闻备受关注。有家长投诉央视少儿频道银河剧场正在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要求央视禁播该片。国产动画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而国内动画分级管理这一问题也被业界重新提起,“分级元年”究竟何时能到来?
一部动画片引发的社会集体吐槽
《熊出没》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并占领土地开发创业实验田的光头强之间一系列的搞笑对决。熊大是一头聪颖、智慧无边的雄性狗熊;熊二操着一口标准的东北普通话,呆头呆脑,经常被熊大打,被光头强追;伐木队小老板光头强奸诈狡猾,口头禅是“惹我光头强,揍你没商量”。
“先后获得意大利海湾卡通节、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全国绿色生态动漫作品展‘最受观众喜爱动画片’等诸多国内外大奖,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上这一关于《熊出没》的介绍,足见其在业界和市场上的认可度。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动画片,最近在国内却引发了网民的集体吐槽。
“儿子总是学动画片中熊二的说话口音,满嘴不知哪里的方言。”“走路一摇一摆,吹胡子瞪眼,明显在模仿光头强的样子。”“看到胖的小朋友,总是讽刺别人叫‘大笨熊’‘熊二’”……很多家长对孩子看了《熊出没》之后,日常行为上出现的怪现象颇为担忧。
此外,还有受众对《熊出没》的主旨提出质疑,“该动画片处处充斥砍伐、狩猎等非法行为,各种打斗暴力行为不绝于目,体现对人或对动物的戏谑与欺侮虐待,还有枪支滥用、武器至上等不良行为的引导。”
面对质疑,《熊出没》的出品公司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光头强人物原型通过自己的新浪微博,发了一条有点戏谑自己的微博,“这些天弄明白一个道理,做个动画片角色真心不容易,被人喜爱永远上不了头条,只有被人批评,俺们才能上头条!不管怎样,谢谢大家的支持、鼓励和板砖,加油做好自己!”
国内动画分级管理是否“势在必行”?
实际上,国产动画片或者直接引进播出的动画片受到质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曾经有小朋友因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模仿灰太狼把小伙伴捆在树上要用火烤;更早些时期,还有小朋友因看了《虹猫蓝兔七侠传》,一部暴力场面颇多的武术动画片,竟想到在自己身上模仿片中割腕放血的情节。
“我们更希望有明确影片分级制度和指引”,《熊出没》制作方华强公司总经理在微博中表示。多年来,有关电影分级的讨论不计其数,但推进缓慢,同样,动漫作品分级的建立也步履艰难。
《熊出没》充斥着不少或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语言
喜欢看台湾或者香港电视节目的观众,肯定注意到在电视节目播放前,经常会有 “本片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观看”或者“本片需要家长陪同观看”的提示。有的则在节目画面上始终悬挂一个“普”字,代表节目为“普遍级”,意味着节目适合所有受众观看。这些对家长的简单提示,实际上就是港台地区对电视节目分级管理的部分做法,其背后都有一套划分明确、执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
2007年,国内动画界曾经有一场对动画片分级管理的大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发言来自漫友文化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金城。在一次研讨会上,他的发言《中国动漫分级势在必行》引起了业内人的关注。
“漫画出版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批针对成人精神需求的漫画作品应运而生,而且成人漫画市场还在继续扩大。”在论述国内动漫作品分级管理的必要性时,金城认为当时的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受众分类,动漫作品分级管理势在必行,否则会对低龄受众产生不良误导和影响。
对于未成年人相关的音像制品的限制,在我国的法律中只在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相关规定:“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中国动漫门户网站“漫域网”创办人罗嘉,同样也是动漫分级制度的支持者。从市场角度出发,他认为分级制度将有利于动漫作品的发行方鉴识作品内容,合理安排播出、发售平台、时间和渠道,节省市场操作成本。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无论是父母指导购买、收看还是消费者自行选择,心中也会有最基本的认识。
动画产业分级管理“为时尚早”?
“分级管理如果能够建立,对动漫产业发展和受众都有好处,但是目前看来,分级管理的条件还没有成熟”,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中国动画协会副会长孙立军在接受光明网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根据内容还是根据商业模式分级,都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具体到对购买播出类、免费贴片广告播出类、制片方自费播出类或者公益类动漫作品的区别对待,甚至目前具体到播出时段的划分,都缺乏具体的标准和操作规划。”
他认为,当前对动漫作品实行的电视台审片制,更多受到了收视率评测、审片人部门利益、知识更新等的限制,无法完全照顾到公众的利益,然而针对未成年人的动漫作品必须要考虑到内容的特性,建立独立评审制就可以根据播出电视台的定位,以及受众人群和动漫作品的质量,给予相应的评价,可以是级别划分或者类别划分,对电视台的播出和公众的选择形成指导作用。
孙立军建议,在目前的形势下,可由行业协会牵头,建立独立于电视台和制片方之外的第三方独立审批制,这是当前可以做的工作,同时也是在为分级评议制度的建立做准备和探索。“但是,最终还是要靠相关主管部门,发挥政策的顶层设计作用,制定出有规划性和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逐渐建立一支包括学界、电视台、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专家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内的独立评审队伍。”
罗嘉认为,当前实行分级制度还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是困惑。
他认为,作品进行分级是属于行政管理范畴的政府事务,必须由政府牵头才可以完成,任何民间组织根本无权或者没有能力推动这一复杂进程。对比其他国家的经验,影视类作品的分类首先实行了分级制,然后随着多媒体艺术发展和行业协会介入,分类烙印才逐渐扩展到动漫、游戏等。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在不同价值观取向共存的文化背景下,是市场和社会的客观需要。
“分级计划的实施还要靠作品的绝对数量作为保证,以各类作品的产品数量相对平衡和稳定作为必要条件,否则很可能会对渠道方面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现有的社会条件下,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同时更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还有消费者和爱好者的宽容和理解。”罗嘉表示。
虽然目前实行动漫分级制度还有现实困难,但是多数业内人士对分级制的作用都持肯定态度,并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金城就认为:“建立动漫产品分级制度,通过行业自律、民众监督和政府监管多管齐下,能够有效地改变目前动漫产品鱼目混杂的状况。”(记者 吴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