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月下旬的某一天,上海《新闻报》在显著位置,登载了一则震惊众人的消息:《徐志摩陪蒋百里坐牢》。
1929年初冬,蒋(介石)冯(玉祥)战争爆发,蒋百里的学生唐生智也起兵讨蒋介石,蒋百里为唐“出谋划策”,并于同年12月5日通电全国,力劝蒋介石“下野”,接着出兵直指南京。次年1月,唐生智兵败逃往国外。3月,蒋百里被捕。
徐志摩闻知蒋百里被捕后,一直寝食难安。他为什么如此关心蒋百里呢?原来,徐志摩和蒋百里不仅同为浙江海宁人,且有联姻之亲。蒋百里比徐志摩年长14岁,徐是蒋的姑丈的族弟。1915年秋,徐志摩考入北大预科,就住在蒋百里家里,在徐志摩经济最为拮据的时候,蒋百里将自己的寓所交徐志摩出售,让徐获取一份“仲介费”,帮其渡过难关。
蒋徐两人还有同门之谊。蒋百里当时是名流梁启超的弟子。1918年6月,徐志摩由蒋百里推荐,正式拜梁启超为师。
与此同时,蒋百里还鼓励徐志摩出洋留学。徐志摩学成归国,恰逢梁启超创办“讲学社”,邀请国际名人来华讲学,总部设在北京石虎胡同七号的“松坡图书馆”,由图书部主任蒋百里兼任总干事,徐志摩便搬到这儿居住,帮助蒋百里处理一些琐碎事务。
1924年初春,为了迎接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蒋百里和徐志摩在石虎胡同七号的院子里挂出了“新月社”的牌子。
不久,直奉战争爆发,蒋百里受吴佩孚聘请出任总参谋长,蒋家从北京搬到了上海,次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也安家上海。走动多了,蒋徐两家更加亲密。
徐志摩对于蒋百里坐牢实在是忍无可忍,却又无计可施,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绝招”:陪蒋百里坐牢。当晚,徐志摩当真陪蒋百里住了一宿。
(摘自6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