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猫如果变成了人,而且还是一个妩媚可爱的年轻女子,但她又本性不改——喜欢吃鱼,喜欢吃老鼠,喜欢被人爱抚,喜欢用头去蹭人家的袖子,睡在箱子里,打呼噜,用手抓人的脸,遇见狗就爬到高高的大树上不下来……你说,这样的女子要是有一天突然从阁楼的窗口钻进一个男人的房间,将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这本书的作者安妮·M.G。施密特,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一位荷兰作家。在荷兰,她的名声可是如雷贯耳,1995年她84岁逝世时,荷兰的报纸称她是“荷兰真正的女王”,说“荷兰没有一个孩子的房间里没有安妮的书”,说“荷兰的大人和孩子都是读着她的书长大的”。她获得过1988年的国际安徒生奖,为她颁奖的,就是《长袜子皮皮》的作者、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遗憾的是,除了零星几本低幼小书之外,她重要的作品我们只翻译过这本《猫女咪妮》和一本讲小人故事的《韦波拉拉》。
不过一点都不迟,只要你读了《猫女咪妮》,你就会欣慰地想,啊,我真幸运,没有与一本世界级的好童书失之交臂。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芒刺的小镇,主人公狄博思是当地一家小报的记者,但因为他生性腼腆,怕见陌生人,写不出好新闻,老板发话了:“明天要是还写不出好稿子,你就卷铺盖走人。”就是在这样一个晦气的日子里,狄博思一连碰到了两件怪事,先是从树上救下了一个年轻女子,她说:“每回一看到狗,我就情不自禁要爬到树上去。”接着,夜里他听见厨房里有动静,开门一看,一个年轻女子从天窗钻了进来,正在垃圾桶里翻吃一根大大的鱼骨头。这两个女子是同一个人,而且奇妙的是,她的动作怎么看都酷似一只猫。
她告诉狄博思,她叫咪妮,过去是一只猫,听得懂猫话,猫们都众口一词说你的好话。狄博思想,她一定是疯了。
然而这个一身猫习的咪妮,却让狄博思来了一个咸鱼翻身,他不但没被炒鱿鱼,还被加薪了。她源源不断地给他提供新闻线索,让他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爆炸性的报道:中学校长25周年纪念会,开挖新游泳池,教堂墓地发现一大罐旧金币……主编问他:“这都是高度机密,你是怎么做到的?”“很抱歉,恐怕我不能透露我的消息来源。”狄博思只能这样敷衍主编,因为他的消息全部来自“猫通社”——咪妮从其他的猫那里搜集来的情报。
故事里有很多只猫,个个古灵精怪,还都有名字,有根据体态特征命名的,像什么不洁猫、斜眼西蒙,有根据居住地命名的,像什么学校猫、市政猫、教堂猫、汽修猫。每天咪妮都会跑到屋顶或是后花园里,找这些猫聊天,为狄博思挖掘新闻。有的猫会报告一个惊天大阴谋,如一个黑心工厂主要把整个地区变成巨大的香水厂。可也有的猫会浑水摸鱼,谎报军情,比如那只学校猫,一看到咪妮,就会咋咋呼呼地报告他从学校历史课上听来的过时新闻:“维多利亚女王驾崩了!”“日本人袭击了珍珠港!”而且每次他都会要求咪妮赏他一条鱼。
故事有两条线,一条线讲人,一条线讲猫,猫听得懂人话,但人听不懂猫话,只能靠半人半猫的咪妮来翻译。
当然,故事没这么简单,故事里善恶美丑都有,有一个隐藏得很深、把自己伪装成小镇头号慈善家和动物爱好者协会主席的坏人,就被狄博思、咪妮、一个名叫毕比的小女孩和全镇的猫给揪了出来。还有,咪妮刚开始并不想做人,一直在心里期盼着能变回一只猫。她在猫的眼里就是一个怪胎,她的姐姐甚至把她扫地出门,猫们也不理她,奚落她,她的莫莉阿姨、一只上了年纪的仪表高贵的黑猫就说她:“你必犯了什么真正恐怖的过错,才会受到这样的责罚。竟然变成人了!这是多大的惩罚啊!就算给我一千只金丝雀,我也不愿意变成人。”但渐渐地,她爱上了人间,当最后姐姐找到她,让她立刻回家,告诉她只要吃一只画眉鸟就能重新变回一只猫时,她拒绝了:“但是我已经有家了,一个家和一个男人……”
对了,说了半天,还没有交代咪妮为什么会变成一个人。原因是,有一天她吃了研究所垃圾桶里的东西。
安妮不愧为世界级的童书作家,她明明写的是一个幻想故事,可是你读的时候没有一点障碍,感觉就像是坐在芒刺镇的屋顶上,亲眼看着这个故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