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论”的由来及背后的故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9日16:54 黄章晋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猫论”在中国恐怕无人不知,它早已成为“中国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精神的概括。

  猫论的时代背景

  1958年,中共为实现“大跃进”,在农村实施大规模的集体化,将20-30户的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乡级规模的人民公社,实现生产、生活上的高度集体化,同时全国各地大炼钢铁,力图实现15年超英赶美。

  中国的集体化迅速重复了与苏联集体化遭遇的悲剧:1958年下半年全国轰轰烈烈推进人民公社化,1959年就爆发了持续三年的大饥荒。推行人民公社最积极的地方,后来都成为重灾区。

  1961年6月,象征生活集体化的公共食堂被迫解散。年末,部分饥荒最严重的地区为了活下去开始悄悄走“回头路”:改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为包产到户,各级党委默许了这种“反动”潮流,毕竟,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

  (摘自3月31日《学习时报》黄章晋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