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当当”系列:寻找感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9日07:21 余 雷

  一对没有父母的傻子兄弟偶然中失散了,他们懵懂但坚决地踏上了寻找对方的路。路途中的艰难与危险并没有让他们畏惧和退却,而是义无反顾地一直向前,最终找到了彼此。这一路上,丁丁替盘锁家放过羊,被亮疤骗到黑煤窑做过工,与爷爷在大河里放过鱼鹰;当当则和灰娃一起在跳蚤剧团表演,后来被六指卖给来福家做儿子,之后又与穷困潦倒的画家蚂蚁象生活在一起,为他带来创作灵感……这一路上他们走过了许多从未走过的地方,遇到了形形色色从没有遇到过的人,独自上路的孤独恐惧,曲折离奇的磨难遭遇并没有消融他们想要找到对方的愿望,反而让他们更加渴望各自手腕上的铃铛能够再次同时响起。最终,童话般的结局让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曹文轩荣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丁丁当当”系列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丁丁当当”系列与作家之前《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以农村为题材,以儿童为主角,不着力于沉重复杂的社会矛盾,专写人性之美的创作选择”的作品相比,沿袭了作家一贯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用7部作品的篇幅耐心细致地描述了两个傻子对亲情的寻觅和对世界的打量。寻亲的路艰难而漫长,两个傻子却因为智力的不健全和专注于寻找对方而忽略了世俗的丑恶与残酷,他们焦虑却不慌张,他们渴望但却从容,凭借着自己的善良与倔强一次次成功地从险境中转危为安。作品中一黑一白的两个身影一直走在路上,无惧路途中的雨雪风霜与人性丑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带领着读者走入乡野,走入市井,用本能去感受那些因城市化进程而渐渐消失的田园诗意与人性温情。路的意象在曹文轩的作品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根鸟》中的寻梦路就用根鸟一路上的坎坷诠释了成长的艰难与生命的力量。正如作家在一篇序言中写的,“前方究竟有什么样的风景,他们并不能做出具体的描述,但它依然是那样强有力地吸引着他们。……上路的欲望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他们觉得该上路了。”根鸟的寻梦路预示着一个少年成长的艰难,每一次上路都有着未知的风险。根鸟因此有了犹豫和恐惧,在遭受打击后回到家中,休整之后再次出发。根鸟在一个个季节的轮换中对自己的梦想坚定过,犹豫过,彷徨过,但最终还是再次坚定地找到了那个百合花盛开的山谷。丁丁和当当与根鸟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远方有着深切的渴望,他们对路途中的危险一无所知。他们一次次跌进恶意营建的陷阱,又一次次艰难逃脱继续前行。两者不同的是,这些经历让根鸟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远方有了恐惧和犹豫,只能回家休整后再次出发。而丁丁当当则没有这样的自觉与思考,智力的缺陷反而让他们不被这个物欲的时代所影响,不被世俗的观念所侵扰。他们无法对人际关系和事件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凭借本能去感觉和承受,他们执着地在当下世俗物欲的黑暗中行走着,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也是幸运的。曹文轩说:“艺术是一种节制,我喜欢在温暖的忧伤中荡漾,决不到悲痛欲绝的境地里去把玩。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它们的存在,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因此,在作家的笔下,两个傻子一路跌跌撞撞但从未重重摔倒,他们在艰险的旅途中能凭借本能去感受和聆听这个世界的美妙,并沿途散布着天真、快乐、执著、忠诚与坦荡,他们的单纯无意中帮助了很多人,让这些人在各自的困境中获得感动、温暖、勇气与力量。

  与丁丁当当相遇的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缺憾,他们最终都被丁丁当当的自尊与自信,执著与快乐感动、温暖和鼓励着。第一个收留丁丁的人家是盘锁夫妇,他们愿意收留丁丁,并不仅只是善意的同情,更多的是与丁丁在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丁丁对羊群的责任和呵护成了村人教育顽劣孩子的榜样;放养了一辈子鱼鹰的爷爷孤苦伶仃,看似是爷爷收留了丁丁,其实丁丁也陪伴了孤独的爷爷。爷爷临终前说:“孩子,爷爷遇到你,这是爷爷的造化。爷爷一辈子也没想到过,爷爷走时能有人为爷爷送行……”黑煤矿的管理者亮疤被丁丁感动后良心发现,帮助丁丁带着一群傻子逃出了黑煤矿。当当的境遇也同样,第一个收留当当的跳蚤剧团因为当当的表演而有了新的节目,让他们暂时脱离了困境。聪明世故的灰娃从当当身上懂得了真诚与善良;被六指卖到草根街后,当当让没有孩子的来福一家感受到了与儿子相处的亲情与温暖;当当与潦倒的穷画家蚂蚁象的共同生活更是改变了彼此的命运,因为当当的到来,蚂蚁象有了新的灵感和作品,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与丁丁当当相遇的动物也演绎着传奇的故事。在丁丁的眼里,羊和人是一样的,它们只是叫“羊”罢了。丁丁会向羊唱歌,他也能听懂羊的歌声,他不仅能与盲眼山羊交流,还能与狼沟通。丁丁救过的白狗最后舍弃性命救了丁丁;当当不惜自己受伤救下的鸽子在他又一次被六指抓住后,带着素珍妈妈救出了他。

  两个傻子行走在自己的故事里。这些故事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事件,大多是丁丁和当当在某地和某些人一起生活的细节。这些故事并不连贯,它们按时间顺序平行发展着,表面上看这些没有连贯性的事件围绕着丁丁和当当寻亲的目的,但作品内在的叙事动力却是作家对感动的寻找。作家在这个系列里依然实践着自己的追问:“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在提出这一命题时,我们是带了一种历史的庄严感与沉重感的……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正是这些力量让丁丁和当当一路上坚定地行走着,他们能够倾听自然的歌声,感受自然的美好。作家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丁丁当当一路上看到的风景,这些风景由一个傻子引领着读者去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意义。在丁丁眼里,“月亮安静地走在天上。好像不是它在走,而是云在走。月光下,不时地飞过几只大鸟。那大鸟很清瘦,黑色的影子,好像是用剪子剪出来的。太安静了!”“月亮在走,悄悄地走,慢慢地走,轻轻地走。云走得快一些,不时地有一片从月亮身边飘过去,像块飘动的柔纱,又像是一股淡淡的烟,一时遮去不少月色。那一刻,河水黑了下来,爷爷的歌也仿佛黑了下来。只有短暂的灰暗,一会儿,月亮就又爽爽朗朗地照在了大河上。”世界在他们的眼里简单而美好。因此,行走在黑暗中的丁丁和当当并不惧怕黑暗,寻找彼此的目标让他们憨傻的面孔焕发着光彩,与生俱来的自信与善良让他们笨拙的行为令人感动与温暖。

  在这个嘈杂喧嚣很少有人愿意聆听自然的时代,两个傻子的执著与寻觅有着反现代的姿态和返璞归真的智慧。他们在雨中奔跑、在山顶看太阳、用河水冲洗街道、与羊群在山岭间共眠的身影让读者重获了久违的单纯的快乐。丁丁和当当的故事无力向读者讲解他们对世界的发现,但他们带领着我们去感觉和感受,唤醒我们从那些熟视无睹的景象和故事中获得新的感动和发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