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闭嘴》在中央电视台第九届全国电视小品大赛中一举夺魁,在戏剧小品界引发了热议。透析小品《闭嘴》成功的实践,对现实军事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不断强化作家艺术家的阵地意识、服务意识。作家艺术家只有牢固树立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立场,切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小品《闭嘴》选材于当下基层连队司空见惯的故事,有浓郁的兵情兵趣,受到观众和评委的好评。这启示军队作家艺术家,惟有以火热的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从中获取创作主题、人物原型和创作灵感,才能使作品真正接通地气、永葆艺术生命力。不可否认,一部分军队作家艺术家心生浮躁之气,抱怨现实军事题材创作“清规戒律”太多,不愿触碰这一领域,甚或“改弦更张”,以致于荒芜了“责任田”、丢失了“主阵地”。用灵动的笔墨表现鲜活生活,写出生活的“质感”,具有文化观照现实的意义。军队作家艺术家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服务意识,自觉肩负起学习宣传贯彻强军目标的时代重任,努力抒写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交相共鸣的新华章,充分发挥文艺举旗铸魂、坚定信念的功用,切实做到守土尽责、有守有为。
深度开掘文艺作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文艺的宗旨在于化人养心。人们之所以愿意走进剧场,就是期望在欣赏文艺作品过程中汲取文化营养、寻求精神慰藉。而那些思想苍白的文艺作品,由于缺乏对生命灵魂的拷问、缺乏对生活本质的揭露,既不能滋养心灵,也无法激起共鸣,只能搏观众一笑。小品《闭嘴》注重对军营生活和军人精神世界的捕捉探究,着力向思想境界和精神内涵深度开掘,通过一位新战士对自己关于自行火炮模拟训练系统模拟战场环境方面的建议不被采纳的追问,以及班长对这个新兵为什么要梦游的反思,在追问与反思间似乎可以聆听到青年官兵对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呼声,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回顾我军军事文艺的发展历程,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可能被赋予不同的政治信号、教化功能,但始终传承先进军事文艺的精神血脉,坚持文艺为官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主线。当下的文艺评判早已不再受“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规约,这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作家艺术家是文艺作品的创造者,其艺术造诣、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作品思想内涵的深浅,这要求当代作家艺术家要坚守文化精神,提升审美理念,凭借对当代军营的深刻洞察,突破现实军事题材创作瓶颈,努力为当代军人精神图谱增添新篇章。
赋予军事题材作品浓郁的时代气息、战斗气息,为时代放歌、为官兵抒怀,这是军事文艺创作的基本理念和执著追求。近年来波澜壮阔的军事变革图景,为军事文艺创作注入了活性基因。小品《闭嘴》运用俯瞰视角,借助梦境表达青年官兵想打赢、谋打赢、钻打赢的尚武报国追求。军队作家艺术家是一手握枪一手执笔的文艺战士,只有把准时代发展脉搏,紧跟军事变革步履,自觉把艺术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抱负之中,才能使创作的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洋溢浓重的战斗气息。当前,官兵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多变,文化鉴赏能力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军队作家艺术家始终保持姓军为兵的宗旨,主动适应官兵的精神诉求和审美风尚,通过艺术理念和艺术技能的创新,艺术地表现部队以强军目标统领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全面建设的生动实践,突出宣扬能打胜仗的价值取向,着力培养官兵闻战则喜、英勇顽强的意志品格,锻造能打胜仗的精神利剑和无形战斗力,彰显军事文艺的战斗属性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