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资讯 >> 正文

百家争鸣满园春——来自文艺研修评论班的声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2日09: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孙丛丛

  “评论应保持独立性,不依附于人,才能保证观点和见解公允。”“评论固然应杜绝投合,但我们也该反对吐槽式评论,为逞一时口快,置创作过程于不顾,是不负责任的。”……10月14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山东省文化厅承办的全国文艺评论研修班在济南开班,2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对文艺评论的看法。

  当下,文艺评论应该评什么、为谁评、怎么评?面对一个个引发争鸣的话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葵、文艺评论家毛时安、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徐涟、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延辉等专家学者在对学员的授课中,分享了各自的体会与认知。

  群体症候:独到声音缘何失语?

  “评论是文艺理论的较高层次,并与创作、创作者共振。”王安葵说,《西厢记》、《牡丹亭》等古代名著及《茶馆》、《曹操与杨修》等现当代作品的广泛流传,皆与评论的推动有直接关系,张庚、洪深等评论家与创作者能够坦诚相见,留下了许多佳话。但谈及当前文艺评论,王安葵认为,好话多、诤见少,专业批评缺乏独到声音等问题十分普遍。

  评论缺位这个“群体症候”的产生,毛时安将其归因为现代化及市场化进程中人们所面临的普遍焦虑。“从2013年公布的数据看,美国每年产出1.68亿张DVD,收发电子邮件2940亿封,生产手机73.8亿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还应看到过度现代化对人们基本文化态度及文化立场的冲击,面对物质、竞争等多重焦虑,真诚的心声难免受外界诸多因素干扰。”毛时安说。

  在诸多干预因素中,王安葵认为,评论与宣传相连、与获奖挂钩,或者出于对创作过程的体谅从而笔下留情,是致使某些评论作品失准的直接因素。他坦言,在现实语境下,文艺评论要破除圈子、票子等诱惑方能凸显独立精神,但同时也应知人论世,在求真、向善的基础上倡导评论风格的多样化。

  现实迷局:什么才是普适标准?

  评论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受困于各种“婆家”而放不开手脚或将评论导向“口水仗”“骂战”等现象,直接导致了文艺评论标准的失范。当下,文艺评论应遵循何种价值取向?

  在徐涟看来,文艺评论有史、论、评、见几个层次,艺术评论不单要阐释作品,还要坚守艺术观念及美学立场,实现一定的理论创见。

  毛时安从技与道的层面分析了艺术评论中存在的问题。“‘技’仅是基础,‘道’则是对艺术现象、理念等于宏观层面的把握。”他强调,艺术评论应坚守个人风格,但“形成将人生与艺术贯通的开阔视野、练就‘技近乎道’的本领更是评论家应坚守的标准”。

  在王安葵看来,专业评论要显示其筋骨、道德与温度,就应回归到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判断标准上。“一部作品,要放置于其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其价值,放置于文学史、戏剧史中看其地位,更要认清它与火热的现实的联系。”王安葵认为,一个评论家应掌握虚与实、形与神、雅与俗等本民族历代相延的美学精神,同时,也应关注一个时代的创作思潮,对引领观念的、有倾向性的代表作品具备辨识能力。

  体系建构:能否寻求“最大公约数”?

  从娱神到娱人、从传统到现代,文学艺术经历了概念的嬗变,也在传统久远、信息海量等当代困惑中,变得标准含混。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自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又该如何取长补短,寻求“最大公约数”呢?

  “老化的专业评论队伍、陈旧的评论组织方式、人情评论的信誉折损,让新媒体上宽松、敢言的评论文章吸引了众多读者。”在王安葵看来,“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评论模式的变革,但最终都将面临“如何评、评什么”的话题,在这一层面,仍离不开专业评论者的学术判断和客观眼光。“引发自身感受的作品、欲罢不能的写作冲动、尊重创作主体的责任担当,应是评论者进行评论写作的初衷。为一部作品、一种现象开出‘药方’,为观众答疑解惑,更是文艺评论应当关注的问题。”王安葵说。

  王延辉认为,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最大公约数”,并非将杂糅的理念整合,而要在体系建构中不抛弃“真诚”的底线。“先贤们所提倡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观点,在今天的文艺评论中仍有指导意义。评论家要深入了解创作者本人的思想、见解与时代背景,其观点才能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王延辉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