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编辑部

生命绽放的花朵

在2011年这个不同寻常的七月,《诗刊》(上、下半月刊)特以珍藏版的形式推出两本诗歌专号,向党的九十岁生日献上我们沉甸甸的贺礼,这是具有永恒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打开本期上半月卡你“先驱者的血——革命烈士诗抄”专号,像是召回远去的声音。在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在一个东方巨人已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重读革命烈士诗歌,我们仍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正如萧三先生所说:烈士诗歌的“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但是每一个作者——每一个革命烈士本身就是一篇无比壮丽、无比伟大的诗章。他们的战斗的生活、艰苦的工作,崇高的人格、坚贞的操守,对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无限真诚的赤心,都是可歌可泣、足以惊天地而动鬼神的最伟大的诗篇”;“烈士们遗留下来的每字每句都是用自己的鲜血写出来的,它们不是寻常的‘创作’,常言所说的‘诗如其人’,在这些诗章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最为光辉。革命烈士都是真正的、伟大的诗人。革命烈士的诗,都是雄壮的、响彻云霄的音乐。”(见萧三《革命烈士诗抄代序》)
   我们认为,革命烈士诗歌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它是活的历史,是历史赐予生活在和平岁月的一代代人们的生动教材。它是新中国得以产生和来之不易的证明。它留下一个个英名,它昭示我们红色政权的历史由无数英雄和平民的生命写成。
   革命烈士诗歌还具有重要的文本和艺术价值。它是生命在关键时刻迸溅出的火花,是最高境界的诗。这里,无论旧体、新体、民间歌谣体、格律诗、自由诗,蘸着理想的热血写出的都是好诗,都可以反复吟味。
   重读革命烈士诗歌,会引发我们关于诗歌、诗人和诗的生命的思考。当我们忽略了诗歌的本质首先是要感染人的时候,革命烈士诗歌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给我们以有力的提醒;当我们的诗人忘记了作诗首先要做人的时候,革命烈士诗歌是一个个意味深长的符号,让我们看到生命绽放的一束束花朵。
   编辑革命烈士诗歌专号,我们参阅了建国后大量的文献资料,本专号共编辑了七十位革命烈士的诗,包括补充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的烈士——雷锋、孔繁森的诗作。在编排体例上,除了配发简介、照片(个别找不到照片的则暂缺),还配发了与烈士的诗或与其人有一定关联的文字,附于诗后,以链接的形式呈现给今天的读者。编辑革命烈士诗歌专号,就是对一切为共产主义(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崇高赞誉和深切缅怀,我们谨以这份小小的工作,“默默地向他们全体和一个个致哀,致敬”(萧三语),并借此,在党的伟大生日到来之际,向敬爱的党奉献我们的忠心和赤诚。
   与本期上半月刊形成对照和呼应的是,下半月刊推出了全国各民族老中青诗人歌唱党的“原创新作”专号,着意展示党的丰功伟业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祖国日新月异的万千气象,两本《诗刊》相互辉映,共同表达着全国人民的心声。
   让诗歌的生命之花在七月尽情绽放吧!

先驱者的血·革命烈士诗抄
(按牺牲年月排序)

5我是宝剑/高君宇(1896—1925)
6肇在造化(外一首)/王尽美(1898—1925)
7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外三首)/李大钊(1889—1927)
9远望莫斯科/赵世炎(1901—1927)
10男儿志在安天下(外一首)/杨超(1904—1927)
11绝笔诗/周文雍(1905—1928)
12七歌/王达强(1901—1928)
13绝命诗/邓雅声(1902—1928)
15江上的白云(外一首)/夏明翰(1900—1928)
17绝命诗/罗亦农(1902—1928)
18溆浦女校校歌/向警予(1895—1928)
19宝塔诗?农民/刘象明(1904—1928)
20答敌人审问(外一首)/刘绍南(1903—1928)
21观涛(外四首)/熊亨瀚(1894—1928)
22牙刷柄题壁诗(四首)/汪石冥(1900—1928)
23就义诗(五首)/朱也赤(1898—1928)
24绝命词(外一首)/王孝锡(1903—1928)
25劳动节歌(外一首)/彭湃(1896—1929)
27打起红旗呼呼响(外一首)/张锦辉(1915—1930)
28不料/金贯真(1902—1930)
29和李一纯(外二首)/杨开慧(1901—1930)
31战/柔石(1901—1931)
33血字(外一首)/殷夫(1909—1931)
35天下洋楼什么人造/欧阳立安(1914—1931)

37述志(二首)/邓恩铭(1901—1931)
38每作伤心语(外一首)/恽代英(1895—1931)
39君不见/蔡和森(1895—1931)
40火/高文华(1907—1931)
41革命到底/韦拔群(1894—1932)
42胜利(外一首)/邓中夏(1894—1933)
43有贼无我(外一首)/吉鸿昌(1895—1934)
44身许马列安等闲/陈寿昌(1906—1934)
45带镣行(外二首)/刘伯坚(1895—1935)
47赤潮曲(外四首)/瞿秋白(1899—1935)
50歌谣一首/毛泽覃(1905—1935)
51敌人只能……(外四首)/方志敏(1900—1935)
54决心为民要共产/刘志丹(1903—1936)
55滨江抒怀/赵一曼(1905—1936)
56十月的旗帜(外二首)/江上青(1911—1939)
59西征胜利歌(外三首)/杨靖宇(1905—1940)
61奴隶恋歌(外一首)/何彬(1915—1941)
63勇敢地去吧/吴大可(1913—1942)
65我爱一支枪/蒲风(1911—1942)
66寄满妹/王凌波(1889—1942)
67囚徒歌/林基路(1916—1943)
68为祖国而歌(外二首)/陈辉(1920—1944)
72赠鲁迅(外一首)/郁达夫(1896—1945)
73我决不……(外一首)/鲁特夫拉?木塔里甫(1922—1945)

74挽李大钊烈士联/王麓水(1913—1945)
75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外一首)/李兆麟(1908—1946)
77囚歌/叶挺(1896—1946)
78一句话/闻一多(1899—1946)
79征途/关向应(1902—1946)
80故国山河壮/罗世文(1904—1946)
81自誓诗/车耀先(1894—1946)
82西北山高水又长(外一首)/杨虎城(1892—1949)
83告故乡父老兄弟(外二首)/宋绮云(1904—1949)
85就义诗/刘国鋕(1921—1949)
86我的“自白”书/陈然(1923—1949)
88示儿(外一首)/蓝蒂裕(1916—1949)
90赠别(外一首)/许晓轩(1916—1949)
91花/白深富(1917—1949)
92迎接胜利(外三首)/何雪松(1918—1949)
94把牢底坐穿(外一首)/何敬平(1918—1949)
95告别/文泽(1919—1949)
96宣誓/古承烁(1920—1949)
97黑牢诗篇(外二首)/蔡梦慰(1924—1949)
102火焰献词(外四首)/余祖胜(1926—1949)
105小青年(外二首)/雷锋(1940—1962)
107第二次出征西藏/孔繁森(1944—1994)

《人民日报》

《诗刊》7月号
重燃红色记忆
李 舫 樊弋滋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诗刊》杂志社在7月号上半月刊以珍藏版的形式推出了“先驱者的血——革命烈士诗抄”专号。其中收录了李大钊、夏明翰、杨开慧、瞿秋白等70位烈士的优秀诗歌作品,重新燃起了社会各界对红色革命岁月的追寻和回忆,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
  《诗刊》7月号在编选时将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作为参考选本之一。在编排体例上,该专号按照烈士牺牲的年份排序,除在每位烈士的诗作之前加上作者简介和图片,还配发了烈士的诗或与其人有关联的文字,以链接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诗刊》7月号的出版引发了强烈反响。无论是业内人士或是普通读者都对该版本给予高度评价。《革命烈士诗抄》的再次刊出,让读者重温了那些振聋发聩的诗句,引起大家思想的震撼和心音的共鸣。当代诗人雷抒雁在谈到这期烈士诗抄特辑时标识,这能“让我们重温烈士们的英雄事迹,重新受到一次英雄人格和品格的感染”。
   此次特辑的出版不仅得到文学界相关专家的赞扬与肯定,更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肯定和欢迎,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激励,成为青少年努力奋进的动力。一位网友谈到看完这本《诗刊》7月号时说:“仔细阅读这些革命烈士诗抄,会进一步激发我们青年一代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强盛而做出应有贡献的革命热情。”
   为重温烈士们蘸着理想的热血写就的诗歌,重温生命在危难的关键时刻迸溅出的火花,《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均以专版的形式选取了部分诗抄诗作与读者重温篇章。
   快评
   在当今社会年轻一代的世界中,生活中的红色精神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红色”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句句记录革命烈士事迹的诗词,一首首表达革命战士豪情壮志的歌曲,给我们呈现得是那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这些红色经典不仅反映了中国人苦难的生活,更反映了革命者的高尚品格。如今的年轻人正是需要这样一部鲜活的历史教材,需要革命先烈们留下来的这些思想财富,来告诉我们什么叫作艰苦奋斗与永不放弃,什么叫做坚持理想与无私高尚。

《光明日报》

编者按:

《光明日报》2011年7月27日第13版 编者按: 在2011年这个不寻常的七月,《诗刊》上半月刊以珍藏版的形式推出“先驱者的血——革命烈士诗抄”诗歌专号,向党的九十岁生日献上沉甸甸的贺礼,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该专号共编辑了七十位革命烈士的诗作,并配发生平、照片、事迹简介等,以链接形式呈献给今天的读者。在一个东方巨人已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重温烈士们蕴着理想的热血写就的诗歌,重温生命在危难的关键时刻迸溅出的火花,仍令人热泪盈眶。本版选取部分诗作并配发评论,与读者一起重温这些壮丽的篇章。

革命烈士诗抄

高君宇(1896—1925)

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896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 “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0年与邓中夏共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届中央委员。后来,高君宇受党的委托,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在广州的紧张战斗生活,使高君宇的身体更加孱弱。随孙中山北上后,病情愈重。他仍投入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紧张筹备工作中,1925年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他是代表之一。就在这时,他突患急性阑尾炎,经抢救无效,于3月5日病逝,年仅29岁。[详细]

王达强(1901—1928)

王达强(1901—1928),名镜清,号士豪,湖北省黄梅人。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 年10月,担任汉口硚口地区团委书记,创办青年政治学习训练班。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达强任湖北省团委书记,兼京汉铁路总指挥。 1928年2月被捕,受尽各种酷刑,坚贞不屈,说:“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2月18日英勇就义。[详细]

熊亨瀚(1894—1928)

熊亨瀚(1894—1928),本名骥才,湖南省桃江县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利用在国民党内的身份,在湖南省国民党内部进行艰苦曲折的工作,大量发行《湖南通俗日报》,报导全省农运实况,劣绅、团防破坏农运的种种罪行,另编《湖南民报》、《民权周刊》,驳斥“左社”分子,提高人们对新军阀势力的警惕。长沙“马日事变”后,他由省委委派组织衡山县军事委员会,扩大农民自卫军。 10万农军反攻长沙的计划失败后,潜回故乡。1928年春,赴汉阳鹦鹉洲开展活动,奔走湘、鄂、赣之间,掌握敌人动态,营救被捕同志。同年9月,他在武汉的行止被侦悉,11月7日,在鹦鹉洲渡江处被捕,27日被押回长沙。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以“熊亨瀚三个字,就是罪证,不必更问,枪决就是”指立即行刑。 28日清晨,熊亨瀚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详细]

王孝锡(1903—1928)

王孝锡(1903—1928),字遂五,出生于甘肃省宁县一个农民家庭。是陇东地区最早的革命创始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他被刘伯坚、邓小平推荐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兰州开展工作,同时从事恢复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家乡宁县坚持斗争。先后领导成立了中共彬宁支部,中共太昌区委。同时以行医为掩护,深入陕甘交界农村进行调查,秘密筹划、组织农民进行暴动,建立革命政权的斗争。1928年11月26日,他被国民党陕甘青“剿匪”总司令部逮捕。12月30日,慷慨就义。[详细]

柔 石(1901—1931)

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化名少雄,作家,浙江省宁海县人。北伐时曾任宁海县教育局长,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学运动,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先生同办“朝花社”。1930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务委员兼编辑部主任。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同年2月7日与殷夫、欧阳立安等23位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鲁迅先生曾写《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追悼他和其他死难同志。遗著有《柔石选集》《柔石小说集》《为奴隶的母亲》等。[详细]

邓中夏(1894—1933)

邓中夏(1894—1933),湖南省宜章县人。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曾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京汉铁路工人、省港工人大罢工。中共二大、三大、五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六大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曾先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部长、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全总驻赤色工会国际代表、赤色工会国际执行委员、中共湘鄂两省委委员、红二军团政治委员。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被杀害于南京雨花台。遗著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邓中夏文集》。[详细]

刘伯坚(1895—1935)

刘伯坚(1895—1935),四川省平昌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赴欧,在比利时、巴黎勤工俭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了旅欧共青团,随即转为共产党员。 1923年,刘伯坚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被推为中共旅莫支部书记。1926年他在苏联接待冯玉祥,并受其邀,回国参加了西北军。1927年,冯玉祥与共产党分手,刘伯坚也被“礼送”到武汉。随后,再度赴苏,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等一同学习。1931年,刘伯坚入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军委秘书长、红军党校政治部主任。其间成功策反被蒋介石收编调到江西“剿共”的西北军主力第二十六路军,使该部1 7万人在宁都暴动,并编为红五军团,刘伯坚任政治部主任的该部队成为中央红军的主力之一。红军主力长征,刘伯坚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初,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受伤被俘。3月21 日被敌人杀害。[详细]

赵一曼(1905—1936)

赵一曼(1905—1936),女,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字淑宁。四川省宜宾县人。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1926年进入宜宾市女子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7月,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有“红马白枪女政委”之美誉。1935年11月,在珠河作战时受伤被俘,受尽酷刑,1936年8月2日壮烈牺牲于珠河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详细]

蔡梦慰(1924—1949)

蔡梦慰(1924—1949),四川省遂宁人。新闻记者,诗人。他出身贫苦,酷爱文学。1945年参加了民盟。抗战胜利时任成都《工商日报》《遂蓉导报》记者,写了很多揭露黑暗现实,向往光明的文章,展示了出色的写作才华。1946年8月创办“成都现代书报社”,作为民盟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联络进步力量的地下联络点。1947年5月,他到重庆主持“现代书局”,在“六一大逮捕”后的白色恐怖中,继续向读者秘密租借进步书刊、书籍,发行中国共产党《七大文献》《整风文献》等,同年冬,“现代书局”被查封,他转到西南土产公司,不久,办起了“重庆文城出版社”,并结识了中共重庆市委工运负责人许建业,和地下党同志们一道,进行《挺进报》的秘密散发工作,文城出版社也很快成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1948年5月被捕,关押于渣滓洞,是狱中“铁窗诗社”发起人之一。他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黒牢诗篇》。1949年11月27日牺牲,时年25岁。[详细]

更多>>

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
刘立云

写在囚牢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写在塞进砖缝或者褴褛衣角的小纸片上,写在狱卒堂而皇之送来的书写悔过其实是书写临终宣言的绝命书上,写在脚下坦荡、洁白但马上就将被自己的鲜血染红的雪地上……接着,枪声响了,或者锋利的大刀像冰冷的风暴那样砍过来。他们在怒吼和疾呼中次第仆倒,头颅落地时发出咚咚的如同敲鼓的声音。而他们横七竖八躺倒的姿势,就是他们义正辞严地把呼吸和心跳凝固在诗里的姿势。最终,连他们的躯体也成了一个个文字,触目惊心但却堂堂正正地书写在祖国深沉、博大而又辽阔的土地上。
   我们听见的是血在喷涌,血在滴答,血在澎湃和汹涌。
   是的,到处都是血,淋淋漓漓的血,每个字都被鲜血濡染和浸泡。瞿秋白说:“赤潮澎湃,∕晓霞飞涌∕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熊亨瀚说:“大孤山下停桡,∕小孤山上观涛,∕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叶挺说:“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殷夫说:“血液写成的大字,∕斜斜地躺在南京路,∕这个难忘的日子──∕润饰着一年一度……∕血液写成的大字,∕刻划着千万声的高呼,∕这个难忘的日子──∕几万个心灵暴怒……”杨虎城说:“西北大风起,∕东南血战多。∕风吹铁马动,∕还我旧河山。”林基路说:“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说得披肝沥胆,书写得淋漓尽致的,是刚写下《可爱的中国》和《清贫》的早期共产党人兼红军领袖方志敏,他望着呕吐在地牢里的血说:“呵,什么?∕鲜红的是什么?∕血吗?∕血呀!∕我为谁呕?∕我这般轻轻年纪,就应该呕血吗?∕呵!是的!∕我是个无产的青年!∕我为家庭虑,∕我为求学虑,∕我又为无产而可怜的兄弟们虑,∕万虑丛集在这小小的心儿里,∕哪能不把鲜红的血挤出来呢?”[详细]

《中国青年报》

世界可大同
殷 实

记得十八九岁时的某一段时间,手头曾经有过一册萧三先生所编的《革命烈士诗抄》为伴,其中的许多诗句都是过目难忘的,像何敬平烈士的《把牢底坐穿》:“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还有叶挺将军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同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说实话,当时阅读这些诗篇,我并没有觉得因为它们是一些可歌可泣的民族英烈的手笔才格外感人,也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接受什么革命史的熏陶教育之类,仿佛就是这些词句,就是这样的汉语排列方式本身,暗藏着某种无可抵挡的魔力。喜欢完全是不由自主的,且不可能多想其中有什么缘由。[详细]

《文艺报》

编者的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诗刊》七月号上半月刊推出了“先驱者的血——革命烈士诗抄”专号。重读这些先驱者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留下的诗行,再一次感受到“革命烈士都是真正的、伟大的诗人,革命烈士的诗,都是雄壮的、响彻云霄的音乐”。这些诗,写出了作者真实的心态,写出了时代与个人面临的生死抉择的真实处境。为了能更好地体会烈士们融于诗行的理想信念和对民族的深沉大爱,我们特刊发一组诗歌评论和部分烈士诗抄,是对先烈的缅怀,也是为了思考好的诗歌与时代和人民的关系。

生命绽放的诗行令人震撼和感动
颜 慧 王 觅

《诗刊》编辑部的成员们在筹备和选编“先驱者的血——革命烈士诗抄”珍藏版专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高洪波表示,“革命烈士诗抄”特刊体现了编辑们的责任感和敬畏心,敬仰先烈,敬仰他们用生命和青春热血写成的诗篇,大家在感动中编辑,在寻找中感动,这个过程让人终生难忘。90年烽火征程,革命烈士诗抄对烽火这一特征的集中展现有着特殊的意义,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刺刀挑战信仰、杀戮威胁理想,那些烈士是胜利者,因此今天的一切才百倍地让人珍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从过去的历史中发掘出这些素材,这些诗抄就是活的历史,是一个个生动的教材,它们不仅仅会引发我们对诗歌、诗人和诗的生命的思考,更会对当代民众精神产生一种鼓舞与感召。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诗刊》愿用自己的努力,把这些壮丽的诗章织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经纬之中。 [详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