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寓言 >> 新闻 >> 正文

黄岩被命名为“中国寓言之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8日15:54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凡夫为黄岩授牌。

昨天下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凡夫等寓言专家来到黄岩北城小学,为该校师生作寓言创作专题讲座。

 

与会人员参观黄岩北城小学。

昨天,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2015年会在黄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界专家、学者及寓言文学作家近70人共聚一堂,研讨交流中国寓言文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会上,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决定命名黄岩为“中国寓言之乡”,命名黄岩北城小学为“中国优秀寓言文学创作基地”,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

黄岩获“中国寓言之乡”称号

“黄岩已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寓言文学作家群,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都较为突出。特别在青少年中普及寓言方面,黄岩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凡夫说,“黄岩成为全国首个县区级‘中国寓言之乡’,当之无愧。”

中国寓言作家主要集中在浙江,在全国400多位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黄岩在册的会员有9人,理事2人。梁临芳、邱来根被寓言文学界公认为领军人物。

黄岩的寓言文学作品无论是数量或质量,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解普定的《赶集》,夏矛先生的寓言诗《蚂蚁看海》,被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评为“当代中国寓言文学名篇”;邱来根还荣获“中国当代寓言文学贡献奖”。

此外,解普定、夏矛、梁临芳、邱来根先后荣获“金江寓言文学奖”。此奖项,至目前共评比了11届,每届获奖仅有10人,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解普定、梁临芳、邱来根还分别荣获了中国寓言文学最高奖——“金骆驼奖”。

近几十年来,黄岩作家共出版寓言作品集20部,300多篇寓言作品入选各种选集、教辅材料、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幼儿教材等读物中。《中国寓言大系》、《中国当代寓言》、《中国现代寓言》等当代有影响的寓言作品集,均收入了黄岩寓言作家的作品。

此外,黄岩新闻网和《今日黄岩》辟有寓言专栏,并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寓言专题,这是全国较早的县市级寓言网站和微信自媒体。

黄岩寓言在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邱来根《小花猫照镜子》被省委宣传部选为党员教育学习材料;童桂增的7篇寓言进入凯风网“文艺反邪教专栏”。

黄岩区北城小学作为全国12个“中国寓言文学创作基地”之一,每年举办“寓言文学节”,出版了3本学生寓言作品集,有300多位学生的寓言作品在全国获奖。

“此次黄岩获得‘中国寓言之乡’的称号,这个荣誉,对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激励。我们只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才不愧这个称号。”黄岩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邱来根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把寓言推广到校园之中,让孩子们在短小精悍的寓言之中,掌握人生哲理。”

黄岩北城小学成为

“中国优秀寓言文学创作基地”

昨天下午,参加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2015年会的与会人员,来到刚被命名为“中国优秀寓言文学创作基地”的黄岩北城小学。一走进校门,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寓言作家武剑便被校园里浓郁的寓言特色所吸引。长廊、橱窗、墙面……校园随处可见学生优秀寓言作品。

“作为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能够创作出这么有深度的作品,很了不起。这对他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站在四(4)班黄子含创作的寓言作品《“睹”字的下场》前,武剑赞不绝口。

其实,这只是北城小学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件。该校有1500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近300篇寓言作品在全国校园寓言大赛中获奖,其中两名学生荣获中国寓言文学最高奖——“金江寓言奖”。

北城小学的寓言教学,从1997年便开始了。 时任校长的邱来根,在学校里成立了翠屏山文学社。在这18年里,文学社规模不断扩大,社员人数从50多位增加到200位。目前,文学社已出版寓言集三本: 《在翠屏山下起飞》、《在翠屏山下成长》、《在翠屏山下长大》,累计发表各类作品2300多篇。

吴雨悦是六(5)班的学生,4年前,她开始迷上寓言,并加入文学社。在老师指导下,第一年她创作的寓言《乌鸦和喜鹊》便在全国寓言大奖赛上拿奖。“每周三都有寓言作家或者老师来辅导我们创作,在文学社能学到很多。”吴雨悦说。

2009年,北城小学被命名为“中国寓言文学创作基地”。时隔6年,学校因在基地的建设中取得卓越成效,而被授予“中国寓言文学优秀创作基地”。

这6年来,北城小学坚持每年举办“寓言节”系列活动。寓言讲座、寓言特色班级评比、寓言主题板报评比、寓言主题手抄报评比、讲寓言故事比赛、寓言主题班队会……一项项寓言特色活动充满乐趣,充满智慧,学生们在收获快乐和成功的同时受到教育。

“这几年,我们开展了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寓言育人的策略研究》,把寓言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寓言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寓言与校园活动相融合。”北城小学副校长虞巍萍说,“我们希望让学生感受到寓言的魅力,并从中学会求真向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