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当代文学视野下的燕赵文学——“从孙犁到铁凝”学术研讨会在冀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1日10:2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张丽

  日前,由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衡水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从孙犁到铁凝———现当代文学与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举行。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孙犁、铁凝作品及河北地域文学特色等话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胡景敏认为,从孙犁到铁凝,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演进的一脉长河,形成了独特的风骨、格调。他们的创作,紧紧凝视着现代中国历史的变迁,书写出沉甸甸的民族史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认为,孙犁与铁凝文学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关系到当代文学两个时段的传承。

  书写“燕赵悲歌”新意味

  谈到河北,总让人想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由此,河北文学中也多渗透着这样一种悲壮情怀。从梁斌的《红旗谱》到蒋子龙的《燕赵悲歌》再到关仁山的“农村三部曲”,这些作家的文学作品都直面社会现实,凸显着“燕赵悲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福民表示,孙犁的文学创作采用了恬淡、自然的形式,但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价值,每个写作者都会从孙犁的文本及相关言辞、行为方式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刻性与本质,可谓“法自然造化、师文化道德的一个人”。

  武汉大学教授樊星认为,孙犁作品写出了对生命自由的追求,透着一种悲凉意味。铁凝作品则继承了这一点,从《玫瑰门》、《午后悬崖》到《大浴女》,都在审视着女性阴暗的一面。这些女性形象,一方面性格扭曲着,一方面又顽强生存着,充分表现了铁凝的悲悯情怀。“两代人,不同的身份,成长于不同的时代,但书写出‘燕赵悲歌’的新意味。”樊星说。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两者这种有别于悲壮情怀的“悲凉”与“悲悯”?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郭宝亮认为,孙犁是一位具有儒家气质的传统文人,也是经过战火熏陶的革命文人,传统与革命在某种意义上,又可归结为农民文化;孙犁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使他充满对人性的崇尚和对人的尊重。充满浓郁艺术氛围的家庭造就了铁凝天生的文学气质,城市与乡村的生活历练则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比如《麦秸垛》,铁凝把笔触深入到了人性的深处,来探究人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存在状态。

  “引我去探究文学的本质、去领悟小说审美层面的魅力,去琢磨语言在千锤百炼之后所呈现的润泽、力量和神异奇彩的,是孙犁和他的小说。”铁凝曾多次谈起孙犁对她的影响。铁凝的早期创作被视为荷花淀派写作的延续似乎已有定论,比如两者的抗战题材作品在表现方式中有着很多相通之处。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马云认为,“孙犁小说写于战争年代,但他把和平生活写得很美好,他写的是战争下的和平。”铁凝关于抗日战争题材或背景的小说作品也有很多,比如《棉花垛》。郭宝亮认为,该小说并没有将正面战争作为表现的重心,而是写出了战争中的人,特别是女人本身的日常生活与命运。

  “近距离发现人民的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表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孙犁热”,这得益于他在作品中时刻表现出对小人物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与他深入生活,与人民打成一片,近距离发现普通人民的人情美与人性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河北大学教授刘玉凯表示,孙犁作品中大部分人物是有真人做根据的,甚至许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可以相应地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阎庆生认为,孙犁的美学思想,突出地表现为对生活美学的超越。孙犁曾说过:“作家的眼睛,不能只注视人民生活的局部,而要注视它的全部。”而在个人感情与家国意识之间,孙犁找到了一种张力,真实地书写着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情感美。刘玉凯认为,这种张力的实现手段就是“举重若轻,以小见大,用生活片段表现时代风云。这与其说是一种绝技,不如说是他对人民热爱与敬畏的深沉体察,有感同身受的爱,使作家有见微知著的情感能力。”

  铁凝的作品同样得益于生活与人民的熏陶,用孙犁评论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一段话可以作为证明:“生活基础大,积累雄厚,写作时就能够触类旁通,随意点化,头头是道。到处能够触景生情,因情见色,无不成趣。如果生活的积累还不到这个程度,文笔方面虽有开放之长,也会产生流弊。……等到生活进一步丰富了,再写较长的作品,发挥自己的所长,自然就能够相得益彰。”

  铁凝所处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为她提供了一种具备世界性视野的可能性。铁凝对世界文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她在尚未发表的一篇作品《胡同在左,棉花地在右》中说过,“文学本无国界,只要全世界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块文学土地,连接起来将无边无际,丰富无比。”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认为,这种世界性文学视野,使得铁凝作品有了这样一种风格特征:擅长从日常生活出发,虽然体察的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却能以小见大,发掘出生活细节中最丰富的内涵。如《咳嗽天鹅》就是通过描写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表现了对于生态的忧思。与会专家认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