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梳“影”横斜——影像时代的写作暨王樽作品研讨会日前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2日09:5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尹春芳

  梳“影”横斜——影像时代的写作暨王樽作品研讨会日前举行

  写作充满了巨大的未知与悬疑

  在影像蓬勃发展的当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电影评论与写作走向何方?越来越多的跨文体写作有哪些特点?著名作家、影评人王樽作为业内资深的专业人士,一直思考并表达着他对电影、文化的看法。日前,借王樽出版新书《人间烟火》为契机,一场名为梳“影”横斜——影像时代的写作暨王樽作品研讨会在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举行。深圳著名作家杨争光、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孔见、文学评论家张艳梅参加了研讨会。

  不同于以往严肃的充满学术气息,本次研讨会轻松活泼,更像是一场沙龙。王樽回顾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并以两则小故事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他的创作理念。其一是本次研讨会的海报。在这张由深圳著名设计师韩湛宁设计的海报上,王樽用手几乎遮住了大半个脸,只露出一只眼睛。而这张被拍坏的,没有脸的照片恰恰给人一种神秘感,抓人眼球;其二是一位广州的媒体人为了去买王樽的新书《人间烟火》,在她所搭乘的301公交上中途下车。戏剧性在于,正是这辆301公交车当天发生了纵火案。

  王樽说,“这幅海报与写作的道理是相通的。比如必须含蓄或有所遮蔽,艺术的大忌是直白浅露;关于创作的规律,你越刻意为之,效果可能很坏。所以在最自然状态下,不经意瞬间的捕捉,最能最传神地表现你的本质。”而第二个故事则解释了王樽创作的动力来源,“写作充满了巨大的未知与悬疑,不管是怎样的书写,你永远不知道会在什么时间,场合,对什么样的人发生影响。”

  著名诗人辛波斯卡曾经说过,“灵感总会去造访某一群人——那些自觉性选择自己的职业并且用爱和想象力去经营工作的人。”对于从事媒体工作,痴迷电影的王樽来说,一直在写作的道路上笔耕不辍,坚持不懈。

  王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业余写作,其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散见于各大报刊;与国内外著名导演的对话录收进《一个人的电影》等专著;曾在或正在《大众电影》、《读者》(原创版)、《收获》、《天涯》、《看电影》等杂志开设专栏;担任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专业奖项选片人和评委;其电影随笔独树一格,著有《与电影一起私奔》、《谁在黑暗中呻吟》、《色香味》、《厄夜之花》、《带电的肉体》、《人间烟火》、《远方的雷声》等。

  王樽精妙的文笔,独特的角度,思考的力度与精准的表达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广泛推崇。杨争光用幽默的语言评价道,王樽是个内心丰富的人,他写诗、画画、写文学作品,写小说。他的丰富里有很多闪光,让人觉得眼睛一亮的东西。电影跟他是一种精神、灵魂、审美的比较深层的联系。“另外,他还拥有更大的一种能量,那就是‘构建自己的文学世界’。王樽就像一把弹弓,想打哪儿就瞄哪儿——我特别欣赏他写作时那种自由放任的状态”。

  孔见曾用“茶道”来评价王樽的作品,“王樽把对电影的阅读和对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进行一次再创造。王樽的电影评论并不是一个电影衍生出来的作品,或是附属品,而是具有原创性的东西。这种随笔写得非常优雅,耐人寻味,它本身就是独立的文学作品。”在文学评论家张艳梅看来,王樽是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在王樽的影评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那种敏锐的意识以及深厚的文学修养、文学素养,对我有很多的启发。”

  此外,与会的嘉宾还围绕着电影与剧本创作的关系、中国电影批评的现状等等问题与现场观众展开了讨论。记者了解到,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艺批评家协会、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协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