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红色家园”征文 >> 正文

这银闪闪的印章(舒建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7月02日13:05 来源:人民日报 舒建勋

  这银闪闪的印章(红色家园·党旗飘扬——纪念建党95周年)

  从万载湘鄂赣纪念馆回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枚银闪闪的印章了。这是一枚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印章,银质圆形,边宽厚重。

  这枚印章印面硕大,布局精当,风格典雅。印章直径有十厘米,印面分为内外两圈,比现今我们使用的印章要大得多。印章中部为地球背景,上有镰刀、锤子图案,周边以麦穗、稻穗环绕,两穗之间还有五角星图案,规整平和中透出一种公正和威严。印面外圈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分上下两列自左而右环行,文字笔画横平竖直,方中带圆,古朴典雅。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近这枚曾经钤于苏维埃政府文告上的大红印章,依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从中彰显出来的那种气派,凛然而又神圣。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平江起义,创建了红五军,接着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成立湘鄂赣边境特委,次年建立湘鄂赣革命委员会。由此,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建立,此前,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已于9月成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这枚银质印章,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启用的。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于1932年4月迁驻距离万载县城五十多公里的仙源(时称小源),苏维埃政府下设财政、土地、工农检察、劳动、内务等多个部门。

  我最近看到一个资料介绍说,当年担任扩红突击总队长的我们的老省委书记江渭清在回忆万载扩红这段往事时充满了感情,他描述当年扩红“锣鼓震天响,标语贴满墙,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的动人场面,令人难以忘怀。边区主力红军迅速扩展到数万人,在后来的红军长征中,三大主力部队有许多都是来自我们湘鄂赣根据地的子弟兵。在此期间,苏维埃政府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组织群众发展生产,改善苏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了贫苦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站在这枚银闪闪的苏维埃印章前,我想起了曾在当地听到过的一个有关苏维埃的故事。苏维埃是俄文译音,对于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边区的劳苦大众而言,它的原义实在是过于生僻了。当地农民叫苏维埃为“埃政府”,因为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大多数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认为,苏维埃政府是共产党的政府,就是“埃政府”。这是因为,当时的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得到发展, 在建立工农武装的同时,打土豪分田地,在土地、粮食、文化教育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苏维埃政府的的确确为农民谋利益,是他们最喜欢的政府。

  “埃政府”,多么浅显朴素而又实在的称呼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赞美的语言,却是人民群众对当年苏维埃政府干部作风的最高褒奖,是苏区党员干部和先烈用汗水、用鲜血乃至用生命铸就的一座丰碑。一句朴实的“埃政府”,体现了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拥护革命,拥护苏维埃政府。“埃政府”既代表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拥戴,也包含了他们对政府的冀望和期盼。由此我想到,人民群众的呼声,不就是衡量我们工作对与错,个人得与失,事业成与败的标准吗?!

  这银闪闪的印章,在默默向人们述说红色历史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仿佛还在时刻提醒人们铭记先辈们的光辉业绩,珍惜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让绵延至今的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