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子张:人在字里行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24日09:42 来源:文艺报 子 张

  亲  切

  “扒头”、“雨搭”、“就”、“偎边”、“麻拉”、“炝锅”、“碍事”、“唔噜”、“够呛”、“宽绰”、“娘娘们们”,这些山东方言特有的语 汇,是我从刘可牧先生的个人回忆录《七千里流亡》中看到的,也是读这部书稿过程中令我时时感觉亲切的一个因素。我不止一次说过,标准化的“国语”也罢, “普通话”“世界语”也罢,从被“创立”之初,就宿命般地失却了原生态语言之文化性、艺术性的成分,而只能成为一种仅具交际功能的工具性语言。这种语言, 与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存在着先天性的隔膜,因而也就有着致命的缺陷,很难让阅读者产生纯粹的语言亲切感。

  可牧先生的《七千里流亡》与抗战有关,可并非正面写抗战,诚如书名所云,记录的是战争背景下的流亡生活。写战时流亡,早就有林语堂的小说《瞬息 京华》、路翎的小说《财主的儿女们》,以及穆旦的诗《出发》《原野上走路》;写山东师生的流亡,也有李广田的《流亡日记》和吴伯箫的散文《记乱离》《引咎 篇》。不过,可牧先生的回忆录虽然出得迟,而规模却甚大,细节也更多,尤其所记录的从“省立一中”到“国立六中”这些山东中学师生长达四年、漫漫七千里流 亡途中所见、所做、所思所想,构成了活生生的历史肌体,而又因了历史本身的延伸和生长,勾勒出书中人物的去向和“下落”,于参差错落中凸显出历史的有情与 无情、荒诞与真实。由这种种历史细节构成的鲜活记忆,已足以使其不朽。

  是什么动力驱使可牧先生于老年写完这部回忆?原来早在当初流亡安顿下来后,就曾由几位老师编辑过一部师生流亡回忆,可惜因为书稿丢失而终未面 世,“填补这个缺失是父亲晚年的一大心愿,他尽了心力,应该说这部回忆录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他的愿望”(刘庚子“代后记”)。早在几年前,我就看过这部回 忆录的打印稿《在风砂中挺进》,这个书名正是丢失的那部师生回忆的备用书名。

  而我之重读可牧先生回忆录的感觉,仍不妨以“亲切”一词加以形容。盖于我而言,可牧先生乃为故人,他书中所记录的济南、泰安这些地方也属“故 地”,他记忆中的种种人物,无论是旧时山东教育界的官员、教员,还是与可牧先生相熟悉的师友如李广田、杨竹剑、晁岱华,也都算我的“大老乡”,后二位更是 与可牧先生一样为我所熟悉的前辈。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在可牧先生生前,我没能找机会当面向他了解某些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的更多细节。

  蔼然长者,鲜活史册,其人可亲,其书有味,真乃吾鲁人雅人深致者也。

  情  怀

  前得北京朱航满先生赠书两种。其一为所编《2015中国随笔年选》,花城出版社2016年1月新书。该书收录33位作者随笔,固然不能轻易结论 “全年佳作尽收其中”,而作为个人编选,自有其属于个人的选择视角和特点,读者自当留意与会心,无须挑剔。余平日翻杂志的时间甚少,得此一编,眼界顿开。

  另有航满个人新集《书与画像》,2013年出版,收作者49篇“书与人”随笔,及孙郁、李静序文。前曾于《边缘·艺术》读过航满记诗人邵燕祥一文,沉着质实,印象殊深,此次当再仔细品读。

  《劫后传薪火》一篇,由其所涉及的“学术传承”话题联想几点:一、传承方式多种多样,除“传技”、“传道”区别外,亦有面授、函授和亲传、隔代 传等等;二、我说的函授一种,包括以通信和读书方式得老一代文化人教益;三、这些传承方式揭示了表面上的文化中断背后的真相,即坚韧的文化血脉潜流始终都 存在,都不会真正中断;四、我自己的经历证明此种传承关系的确可以建立,比如从大学老师那里与上一代甚至更老一代学人建立起精神关联,再比如自己由现代文 学教学而有拜访冰心、施蜇存这些新文学第一代第二代文学家的机会,又与三四十年代更多诗人通信、认识,正是这些机缘,慢慢在我身上产生了些许民国现代文化 之印痕。

  此后断断续续将全书粗略浏览一过,印象殊好,屡有会心处。最好的是作者那一份温暖的情怀,对所写人事皆抱持动人的体贴心意。其实,文字之美之雅 之味,并非独立于作者之外的无机存在,实乃属文写字者全人格丝丝缕缕之流露,一切动人美文,概莫能外。余读是集《幸亏还有好文字》一篇,因有此慨。

  读书圈很大,读书人很多,而端端正正欲把人字写好者怕仍属少数。因为少,故珍贵,故需要我等以虔诚之心读之爱之。读《优雅的书事》一章,作者在邵燕祥先生门外等候一节,甚是动人,类似经历余亦常有,心有戚戚,幸甚至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