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蒋子龙:年要“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04日10:11 来源:吉林日报 蒋子龙

  在多得难以计数的传统习俗中,数过春节的“年俗”最多、最繁杂,从“腊八”到二月二“龙抬头”,几乎天天都有讲头。年俗、年俗,年必须有“俗”,过年过的就是年后边的这个“俗”!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抱怨年味淡了,实际就是年俗丢得太多了。“俗”重年味就浓,“俗”轻年味自然寡淡,岂止寡淡,是年正在变味。老的年俗丢了,新的年俗正在形成,却尚未“俗”成一种足够强大的“年文化”。譬如春运大潮、租个对象回家糊弄父母或弄假成真、用打麻将代替守岁……还有“春晚”,曾经有那么好的机会,举国收看,却始终未融入年的传统之中,越来越被人诟病,有成为鸡肋的尴尬。

  传统年俗的“俗”并不是庸俗、浅俗、贱俗、乃至恶俗,而是大俗通雅,大雅通俗之俗,也可称“通俗”。民间有许多“俗话说”,那些俗话可以流传千百年,影响深远,绝非一般人想编就能编得出来的。如今段子铺天盖地,大多是第一次讲逗笑,第二次讲便无趣,最后有多少能留住?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文学经典,过去就是通俗小说。那么,年味越来越淡,是不是意味着年越来越不重要,甚至可以不过?否,年是非过不可的,而且还要好好过,过得有滋有味。因为年是命运的说明书。祈求好运,吉祥平安,是年的本意。过年古称“年关”,既是一关,天下人

  谁不想读懂年,过好此关?然新年俗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复杂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转型阶段”如何让年有味?智者告诉我们一个办法,“人不冤不乐,绝顶聪明的人才肯办傻事,因为他看出了其中的乐来了,看得透彻才能清凉自然生。”

  当下社会文化已经够俗的了,不如索性俗到家,甚至弄到俗不可耐,走到谷底反有可能上升。年前,媒体报道了许多这方面的趣事,如寺庙素来被视为“清静之地”,称出家人“跳出三界外”,脱离了“红尘”,应该是最“不俗”的了。昆明一名刹推出新业务,“超度亡灵时多加500元,就可保证亡灵去美国投胎。”据传这项“新业务”甚是兴隆,这可比移民、留学、偷渡、到美国生孩子便宜多了。佛学博大精深,只是不知道

  把各种各样的“死鬼”,包括一些被正法或自杀的贪官污吏的亡灵都弄到美国去,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呢,还是有违这种精神?

  若论“大雅通俗”,还得说筇竹寺的掌门清贤大方丈,放弃多年的修行,与一位女老板喜结连理。为此修观法师说:“我们佛教有三不留,还俗不留,求学不留,云游不留。他心不在了,就算还俗了。”说得何等透彻。清贤大方丈不做掌门做了新郎官,幸福圆满,筇竹寺仍是清静之地,各自方便,何乐而不为?出家人尚且如此,原本俗人者,过大年时俗一点有何不可?一样的年,各人有不一样的过法,平时低调做人,

  过年一定要高调,给自己的命运做个好广告。比如当它几天“吃货”,撑得难受才是过年,我们是“舌尖上的中国”,过年大吃八喝还是发扬国粹。你不见“俗”字是人离不开五谷吗?人一生下来就靠吃,过年忌口总是会扫家人兴。在现代家庭关系日趋脆弱的情势下,大团圆是过年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么重要的内容不就装在两个大口里吗!

  过年就要生活在年的表层,别太深刻、太认真、找死理,人家热闹你凑热闹,人家逗哏你捧场,过年的全部乐趣就在过年本身。过年不怕俗,但别犯了大忌。历代年俗分两类,一是趋吉,二是避凶,避凶便有许多禁忌。因为年是“兽”,一不小心就被“年兽”吃掉,所以要祭祀、要上供,还有诸多的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做。现代人自以为不再迷信,百无禁忌,于是麻烦也就来了。报载,上个春节,中国游客浩浩荡荡地涌进日本,消费60亿元,所购物品排在第一位的是药品。药是用来治病的,你真有病要听医生的对症买药,若没有病买那么多药干什么?大过年的这不是找鬊吗?而且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你只要买了哪种药预备着,十有八九就会患上那种病。过年都是求福,“五福临门”、“三两黄金四两福”,你却跨国买药,没病给自己找病。

  在购物榜上排在前几位的还有马桶圈,日本圈再好也不能总坐在茅坑上啊?你见过谁喜欢坐马桶升官发财或事业有成的?留恋马桶的不是拉稀就是干燥,恰恰是吉祥如意的反面,过年为什么要自找不顺序?人生的许多快乐在于活得简单,你看那个“蠢”字,笔画弄得有多复杂。过年最重要的,是先给自己定义为圆满的快乐的。准备好一张“广告脸”,好好给自己的来年做个广告。你看看做广告的人,总是笑得很甜美。谁愿意自己的命运、新一年的生活卖不出个好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