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从维熙:井深 情更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28日10:17 来源:解放日报 从维熙

  我就和我们监舍旁边的一个圆圆的大口井,发生了亲密的关系

  十月金秋,我去山西伍姓湖劳改农场访故。现任的劳改场长,询问我想到哪儿看看?我说:“我想去看看当年的那口水井!”

  我所以难忘那一眼井,实际上是怀念一个人。他名叫陈大琪,是昔日对我们施行专政的劳改队指导员。不巧的是,场长告诉我他因病住进了外地医院,我无缘见到他失望之余,便想起我必须去看看那口井。

  我浪迹到这个劳改队的时候,正是四人帮覆灭前猖獗一跳的日子,1976年唐山又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政治灾难与自然灾难并发,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有一天,陈大琪对我说:“给你一个新任务,你每天除去当好统计员的任务之外(即掌管全队劳动报表计算),上边有指示,咱们这儿也要预防地震。你每天早上和晚上,要抽时间观察两次水井的水位涨落情况。”于是从这一天起,我就和我们监舍旁边的一个圆圆的大口井,发生了亲密的关系。

  我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手拿一个米尺,来到井边伏下身子,把卷曲着的米尺放开,测量井水距离井口的高低,以判断地下水位是否上涨。有一天晚上,我照常去他的办公室汇报水文情况时,他把办公室的门关住之后,突然询问我说:“你看,是不是有可能发生地震?”我说:“水位无任何变化,好像没有什么迹象。”他在屋子里走动了几步,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对我说,但又难于出口似的;最后他终于停下他的脚步,有点结结巴巴地对我说明了他的心病,他是询问我是否能发生“另一种地震”。

  我顿时嗫嚅起来。因为他是我们劳改队的指导员,而我不过是个“二劳改”,我们中间存在着无形的“楚河汉界”。这种政治色彩很浓的谈话,在当时显然是带有相当大的危险系数。这个农场里,过去有一位干部,因为在大会上喊口号时,把林彪语录中“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错喊成了“一句顶一句”,削弱了毛主席九千九百九十九句的威力,曾被造反派打断了一条胳膊。此时,他询及的问题,明显地是指“政治地震”而言——因为在我的感知中,他是一个忧国忧民型的干部,并且十分尊重文化。基于这种认知,我不能以谎言欺骗真诚;但是我又不能把话说透,只好含糊其辞地回答了陈指导员一句:“物极必反,这是最古朴的辩证法。”

  这种哑谜一般的对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已如听隔世童话;但是这个隔世童话,其含金量是很高的——在“文革”人人自危的年代,一个执行专政的干部与被专政的对象,能突破了“楚河汉界”,而产生灵犀相通,彼此以哑谜倾吐心声,在当时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奇迹。当时,我已然身陷沼泽十多年了,无所顾忌是可以理解的——而陈大琪警帽上镶嵌着国徽,在那个风风雨雨的日子,何以敢于向一个专政对象宣泄内心的郁闷,这很大程度上出自于他忧国忧民的思绪。而这种枯荷等雨的焦渴心情,已经到了无法忍耐的地步。这是我难忘陈大琪的缘由之一。

  其二,我们从劳改煤矿转移到达这儿的第二天,他把我从我们住的窑洞里找出来,叫到他的办公室,让我坐在他对面的一把木椅上。当时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我绝少与专政干部平等对坐的记录。我历经过在专政干部面前的三种谈话姿态:一、蹲着;二、坐在小马扎上;三、站在干部面前。这是经历过劳改生活的人,都知道的ABC。

  他喊住了我,以劳改中队一把手的名义

  “你这个姓氏怎么这么怪?”陈大琪说,“我过去在语文参考课本上,好像读过一篇姓从的什么人写的文章……昨天,我翻看了你的副档(档案副本),知道你过去是个文化人,刚才我说的那篇文章,是不是你写的?”

  因为我已劳改多年,已然记不起我过去写的什么文章了。每天沉重的体力劳动,已经使我远非自我。但经他的提示,我认真地想了想,早在五十年代中期,确实有一篇题为《故乡散记》的散文,曾被选编进什么语文教材之类的书中。他说他读的就是这篇东西,因为他也是农村人,上学时作文虽然不好,但却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之后,他又问了问我进劳改队以前出过的几本小说的书名,谈话就此结束。可是在我要走出他的办公室时,他喊住了我,以劳改中队一把手的名义。通知我从这天起,担任这个中队的统计员。

  劳改队统计员是个不劳动的闲差。每天的任务是验收每个劳改成员的劳动成果,然后绘制图表上报。因其工作量很轻,是每一个劳改成员都羡慕的活儿。当时我并没感到有什么兴奋,我已经修理地球十多年了,使用铁锹比拿笔杆还要熟练,体力劳动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本能;但是唯一使我感到惬意的是,当中队统计员因为每天和数字打交道,可以不再和同类们睡在一条大炕上,一个人独占一间窑洞,生活的空间大了许多——当时我只想到了这些。

  大约过了有一个多月的光景,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绘图画表时,陈大琪走进我住的窑洞。他围着我的那张木桌转了一会儿,极为含蓄地对我说:“你知道为什么让你干这件工作吗?”我茫然不知所答,但不回答指导员的询问,是很不成体统的,我略略沉吟了片刻,回答指导员说:“您大概是考虑我还有些文化,不至于在统计工作中出什么差错吧!”

  他吸着烟,坐在我的床上,环看着我那间窑洞的四周。我不知道他来到这儿,对我还有什么指示,因而从木椅上站了起来,静待着他的部署。可是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一支烟吸完了,又点着了第二支烟,站起身来在窑洞中转来转去,久久没有离开我住的窑洞。

  我有些不安了。他显然是有事情要对我说,而他又不说,是否我在统计工作中出了什么错误,他不好意思开口,因为在我的感悟中,他是对我有偏爱的。也许是出于怕伤害我的自尊心,而在寻找合适的谈话方式吧?!我难耐这种无言的沉默,便主动向他请示道:“陈指导员,如果我在统计工作中,出现了什么纰漏,您只管说。我从小数学很糟,所以我在统计工作中,格外小心。”

  我的文学烛光,是在那间窑洞重新点燃的

  他对我笑了笑,又摇了摇头,表示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但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却迟迟没有出口。大概他也发现了我的神情紧张,便与我又闲扯了一些会什么的话,由于年代久远,我已无从记起。直到最后,他快要离开窑洞时,才对我道出了他的心声:“让你干这个工作,就是想给你一点时间;对你来说,时间是很宝贵的。”言罢,他便离窑洞而去。

  我久久地琢磨着陈大琪对我说的话,显然是话中有话。这是又一次类似“地震”般的哑谜,他在提示我不要荒废了时间。此时,正是社会上大批“右倾翻案风”的时候;一个劳改干部,能够对一个落难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此关心,深深地打动了我那颗早已麻木了的心。在我的劳改生涯中,过去曾经有过对我关心的指导员,如《走向混沌》中的曹茂林,后来又有一位董维森(将在《走向混沌》的续篇中出现); 陈大琪是我在驿路跋涉中,遇到的又一位关注中国前途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劳改干部。那段时间,阶级阵线比过去更加壁垒森严,他无法对我开门见山地讲他要说的话,只能以模糊的言语和模糊的方式,对我暗示一二。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在某种意义上讲,我的文学烛光,是在那间窑洞重新点燃的。我有一间窑洞,我有纸和笔——于是我在那间圆拱形的窑洞里,与久别了的文学重新结缘。

  白天,我去地里转上一圈,回到窑洞之后,便开始了涂鸦工作。由于多年身在劳改单位,烧过砖,挖过煤;种过大田,赶过马车……写作的梦呓当然是从我最熟悉的生活开始。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一人面对孤灯,多多少少往事潮水般浪涌而至。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发表在《收获》上的中篇小说《远去的白帆》,初稿就勾勒在这间窑洞。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光景;尽管那些纸片早已发黄,但我仍然保存着它。而在这个拂晓的五更残梦之中,有着一个催我梦醒的人——他就是陈大琪。

  ……

  昔日的监舍,昔日的马棚——以及往昔的一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二十多年前的人,却都不翼而飞——特别是我梦中曾多次出现过的陈大琪,此时不知正躺在哪座城市的医院之中。神伤之际,我走进我昔日曾经住过几年的窑洞,顿时血涌心扉——陈大琪曾多次到过这间窑洞,用他那双脚,在这方寸之地丈量着中国。我与他那种不能称之为友谊的友谊,其含金量之高,是不能用友谊这个容器来称量的——因为他和我在当时的历史中的定位,属于两种绝对不同的物质的融合,就如同水和火的合二为一。这是对中国的前途,有着坚定信念并勇于为这种信念而忘我的人,才能具有的胆识。

  我去寻找我昔日曾经无数次测量过的那口井。历经二十多年风雨沧桑,那口井已经被一块大大的水泥板封堵了起来——好在,水泥板中间还留有一个小小的提水圆孔,我伏身向里边看了看,井水仍然很深很深——深得就像是陈大琪的那颗心……

  我在井边留了一张影像。回京之后,我在照片的背后,留下如下心声:黄金有价,良知无价。我将永远记住那口井,更会记住那位特殊年代难觅的好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