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哈雷:六都平原上的风雨古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1日09: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哈 雷
宏琳厝一角宏琳厝一角

  在福州市六都平原南部,梅溪上游的演溪在这里绕了个深弯,形成一条长长的玉带。一片延展百米宽、翘角飞檐、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坐西朝东落在河湾内的玉带环抱里,这里就是宏琳厝。

  从演溪河畔隔河而望,从近到远是由低到高的五重平行山脊,被称为“五重案”。宏琳厝就这样背靠柯洋仙峰,“门迎五重案,前有玉带环”,山环水抱、藏风聚气,饱受山水灵气之润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里都是非常理想的居住环境。

  宏琳厝始建于1795年(清乾隆乙卯六十年),占地面积17832.28平方米。采访时恰好遇见屋主黄德展,老人今年75岁了,他对我 说:1994年11月,他从《中国建设报》上看到一篇文章,称甘熙故居为中国最大古民居,他曾专门撰文表示质疑。纵观全国著名的古民居,如被誉为“江南第 一屋场”的湖南省岳阳县的“张谷英”大屋,其占地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山西“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均是院落群体,并非单个建筑;福建永定最大 的土楼也仅11000多平方米;著名的江南民居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甘熙故居”,其占地面积也仅14000多平方米;宁波镇海区“十七房”,只 是17栋房相连的建筑群,外有围墙。由此可见,中国最大的单幢古民居当属福建闽清的宏琳厝。

  宏琳厝始建者据说是药材商黄作宾、黄宏琳父子,当时从闽清六都一个地主手中购得地皮建造,用去优质木材7万多根才落成这座古厝。黄作宾认为自己 体弱多病,故以其长子宏琳名字命名为宏琳厝。最鼎盛时期,这里居住着600多人,清一色的黄姓家族成员。宏琳厝整个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原则设计建造,厅堂、 住房、天井、花圃等都对称分布。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通风采光充足,结构科学合理。厝内有大小房屋666间,配套建有30个天井、25个花圃、35个 厅堂、36个风火墙、13个大门、近百扇小门,可供千余人居住。据载,偌大宏琳厝,为一次性设计,建造28年始成。

  古厝三进,每一进都有一个大天井,主要功能是用来采光以保证厝内光线充足及空气流通。天井的瓦顶造型是从外向里倾斜的,这在古代是很有说法的, 下雨天四面八方的雨水沿着屋檐往内流,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守住财富的意思。第一进天井的左右两侧分别建有三间书院,是家中子孙读书习字的地方。第一进正 厅有12根高大的圆柱屹立两侧,厅上雕梁画栋,显示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进与进之间隔着一条横街,由过雨亭相连。过雨亭平时作挡雨的过道,据说家族中的人员穿行其间不用带雨具。万一遇到房子起火时,可以立即把过雨亭给拆了,宽大的横街能使火势得到控制不会蔓延至后院。这也都体现了建筑师的独具匠心。

  整个宏琳厝包围墙体四周的风火墙,引起我浓厚兴趣。它别具一格成“几字形”,山墙轮廓方圆结合,富于变化。脊顶是一水平短墙与两端向下的斜坡相 衔接,斜坡往外微微翘起,脊角装饰有花纹图案,美不胜收。更重要的在于这防火墙的防御功能。据说历史上宏琳厝曾发生过一场不小的火灾,在族人奋力扑救的同 时,风火墙有效地阻止火势向边上的建筑蔓延。此外,风火墙上采用独特的乳丁瓦贴手法,既能有效地遮挡风雨的侵蚀,又能起到装饰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些风火墙 的设置,才使得大量的古建筑较好地保留了下来。

  宏琳厝的女儿墙,是很独特的建筑构造。女儿墙位于第三进屋檐的下方,墙体的上方两端各突出一小块装饰墙,主要是用来挡风遮雨。这小墙上的装饰彩绘生动细腻,极富文人气息。墙的两端上书“登云”、“步月”等字,体现了屋主的浪漫情怀。

  正巡游在古厝里,突然响起一阵鞭炮声,见厅堂张灯结彩,一队人马披红戴绿抬着猪腿、鸡鸭、面蛋、水果等顺着红地毯走了过来。正纳闷着,黄德展老人说:“今天是个好日子,黄育顺娶媳妇送聘礼去,午时把新娘抬回来喝喜酒。宏琳厝里的人办酒席都在中午时分。”

  一阵热闹过后归于平静,慢慢地巡览着,慢慢地寻味着,仿佛逆溯一条时光隧道,缓缓走进了宏琳厝隐秘深邃的心灵,回到了它故事开始的地方。

  从正门虎头门开始,随着一进一进的大门徐徐打开,隐约看见这里往昔的热闹与辉煌。宅院深深,古厝的防御功能让人不由得感叹,有瞭望用的“兔 耳”、防卫用的“城槛”,配备从葡萄牙进口的“佛郎机炮”,还有“攻击眼”,全厝47个窨井随处随时可以取水灭火。街、廊、弄、墙贯穿三进,廊回路转,如 行迷宫,没人带领也许真会迷失在这古厝里。

  宏琳厝的门窗雕饰是普通的错落方格。第一、二进因为是小字辈、中字辈居住的地方,装饰普通;第三进是老字辈居住的地方,有了些装饰,厅、廊上方 有雕梁画栋。应该说宏琳厝气派朴素,而不华贵奢侈,它内在的文化品质,从楹联和黄家人创办的七所学校中已经完全读懂,不必再细细从雕花栏杆中细读。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宏琳厝的小姐阁楼,是最神秘吸引人的一处。小姐阁楼在第三进的右边。我小心翼翼地沿着窄窄的吱嘎作响的木梯上去, 看到这里的房间不大,一间间小闺阁,就是过去黄家小姐生活起居的地方。一节竹杆撑起窗户,阳光透过格窗斑斑点点洒在地上。从窗里望去,层层瓦片横竖排列, 道道瓦槽细密、粗糙,像是时光的皱纹;几丛小草从瓦片中顽强地生长出来,在微风中轻柔地摇曳,寂寞、安静、悄无声息……阁楼有小书房,居室有副对联:芙蓉 夜月开天镜,杨柳春风拥画图。内厅里老式家具上的青花瓷瓶、格式墙壁上的陶器、卧室桌上的进口钟表、过道里的烛灯……每一物件、每一处印迹,似乎都传递着 曾居住这闺房的女子的气息,以及她的悲喜人生。

  宏琳厝的窗台设计特别人性化:窗临地面较高,这是为了保证室内生活的隐蔽性;窗屉可以上下左右推拉,将窗扇活动空间缩小到最大程度,给生活起居带来许多方便。而且,窗屉板活动的空间仅限于墙体内部,没有受到风雨的侵袭和人为的损害,宏琳厝的窗至今保持良好。

  而今,偌大的一座古厝,只住着40多户人家,走出正厝,走进横厝、外横厝,显出几分冷清。一间间房间年久失修,陈旧而沧桑。穿行在厝内的幽幽深巷间,不由得感慨光阴和生命的瞬间即逝,无论怎样辉煌的人生,也如白驹过隙,终将归于尘土。

  正这样想着,一低头,看见一朵紫色小花从墙根石缝里开出来,心头瞬间一暖,颓废凄凉的气氛也随即扫空。只感觉这朵绽放的小花,其实就是宏琳厝传 递出的执著的充满希望的生命气息。是啊,这座经历风雨沧桑的老厝,上演过承载过多少故事,如今依然坚韧屹立着,任一代黄氏宗族儿女在这里老去,消逝在岁月 长河;新一代又延续着前辈血脉,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