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文秀:“聚气”的梁家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8日09:38 来源:人民日报 文 秀

  秋分时节,慕名去梁家河。车出延安城,我们一路向东,仲秋的暖阳沐浴在身上,心头也随之洒满明媚和清爽。大概走了百来公里地,不知不觉到延川过文安驿,梁家河三个字蓦然映入眼帘。

  这黄土高坡山坳里的小山村,远离喧嚣和浮躁,隔着世俗和功名,放眼望去,陕北常见的山沟沟竟让我有一种怦然心动又肃然起敬的感觉。窑洞散落在灰褐色山坡上,这是陕北的面孔,是梁家河的表情。这些或久或新的窑洞既讲述着记忆中的故事,又见证着现在和未来。梁家河,据说是因北宋时梁姓人依河而居得的名。村落虽小,却是个聚气的地方。

  它聚的是一种精神。曲曲弯弯的山沟蜿蜒着,坡上土坯垒成的“知青窑洞”把思绪拽回到那火红的岁月。四十多年前,随三万知青大军而来的十五名年轻人,怀揣着青春梦想,来到了这两眼一抹黑的山沟沟。他们放下了被褥也放下了身段,烧热了土炕也点燃了激情。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田种地、打坝筑堤、养猪放牛、缝衣做饭。他们办夜校、打沼气、科学种田、良种饲养,在贫瘠的土地上播撒知识和文明。沉寂的山沟沟因为这些新芽而萌发出生机和朝气。从那片沟壑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青春洋溢的面孔,那孔窑洞里,仿佛有他们给娃们读书看报讲故事的身影。大浪淘沙,在这里,很多人的人生拐了弯。当我伫立在那出名的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边,行走在“知青淤地坝”上,徘徊于铁业社、磨坊、代销店、缝纫社,还有那口至今村民们仍在饮用的井水旁,我感受到为老百姓办事的志气,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读懂了他们当年“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斩六将”的人生劲头。

  它聚的是沾满泥土芬芳的地气。梁家河是陕北一带典型的以农为主的小村落。这方圆百里曾经诞生过陕北第一支革命武装,敞开胸怀拥抱过长征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它既是黄土地又是红土地。四十多年前,它又同样以素朴的方式拥抱“知青娃”。走在如今已是宽阔路面的村道上,我仿佛看到村民们当年敲锣打鼓扭秧歌的欢快场景,闻到热气腾腾端上桌那腌酸菜的味道。当你和这些勤劳善良、朴实敦厚的父老乡亲在窑洞里、土炕上同枕共眠时,当你看到那张乡亲们你三毛他五毛凑齐五块五毛钱欢送“好后生”的合影照时,才真正懂得什么是衣食父母。从这里朝夕相处后走出去必然懂得了什么是群众、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从这里摸爬滚打后走出去自然有了底气和勇气。

  它聚的是天时地利人气。走进梁家河,正赶上收获的季节,山上的枣树、苹果树已然挂满了果实。路边的老农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悠然自得、颐养天年。整洁明亮的村委会大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小村落如今已拓展成十来平方公里,新农村的面貌雏形初现。

  那天,我久久地站在一号“知青窑洞”平坦的院子里:院子坐北朝南,背靠一座小山丘,东侧有一棵槐树,由西向东分布着三孔窑洞。凝视着窑面上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两侧“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字样,我突然想起那句著名的话,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