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王保忠:陪母亲回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6日14:15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保忠

  母亲总念叨着要回村里的老窑院去看看,5年了,这成了她最盛大的一场心事。在我,自然理解,那是她一把泥一把土捏起来的帝国,怎么可能不惦记 呢。然而,我们却合着伙劝阻、拦挡,就是不肯让她回去。毕竟,老窑院是个还没有愈合的伤口。5年前,与恶症搏斗了8年之久,却终也没有逃过劫难的大哥,被 大嫂、二哥和我运送回村,在窑院里办了丧事。这一切,都是瞒着母亲进行的,谁都不敢让她知道。事后,都觉着还得瞒下去,等过上几年,她脑子不好使了,糊涂 了,或许就不再追究了。谁料,母亲却常常问起大哥,那些日子,一说话就抹眼泪,这大约就是母子间的心灵感应吧。知道扛不过去,最终,我们还是如实对她讲 了。

  不让母亲回去,我们有诸般理由,最要紧的是,怕她回去后,睹物思人,被老窑院撞疼了伤口,像当年那样锥心刺骨地恸哭一番,而后又大病一场。毕竟,她已经82岁了,用老家人的话说是,土早掩了半截脖子,这景况,又怎禁得起大的折腾?

  母亲却固执得很,总是说,总是说,那是我的家呀,你们不能老这么拦着,一眼都不让看吧?我都这个样子了,还能再活几年,非得等死了才回?近两 年,“死”这个字眼,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她的话语系统里,有时我们听得厌烦了,会以为这是她打击儿女们的一件利器,其实,在她,却是风烛残年、体弱多病的一 种心境。母亲的另一个理由是,窑洞里还放着她的装老衣服,必得把它们取回来。我说,不是给您新买了一套吗,取那干啥?她摇摇头,那也是新的呀,一天没穿 过,怎能扔那儿不管了?拿回我冬天就穿。我自然是吃惊不小,那是装老衣服呀,您好好的,穿?她说,那又咋了,又不是别人的。我摇摇头,窑早塌了,想取也取 不出来了。母亲不信。

  这一次回来,听说我会多待几天,母亲马上又提起了回乡的事,说了一次我装作没听到走开了,她又站到我眼前,说第二、第三次。我有点不耐烦了,等 秋凉时再说吧,这么热的天气,中了暑咋办。她也不高兴了,冬天你说会冻感冒的,让我夏天回,夏天来了,你又说怕中暑,推推靠靠的,到底引不引我回?不引, 我自个儿坐车,你真当我回不去?看她那架势,这次是铁了心。

  从县城到我老家凤羽村,也就二十几分钟的车程。

  过了桑干河大桥,南岸绿树丛中的村庄便扑入了视野。眼下虽是雨季,可我打小就熟悉的这条河流,已软弱得像一泡牛尿,再没了六七十年代浩浩荡荡的气势了。偌大的河湾,挤满了水草,绿毯似的一直铺向了天际,其间有一群群放牧的牛羊出没。

  在桑干河南岸一带,作为乡政府驻地,我们村也算个大一点的村庄了,这几年虽说走了不少人,然两条主街道上,歇凉和打牌的人仍坐了好几伙,只是, 面孔都熟得不能再熟,且皱巴而苍老了。从进了村的那刻起,母亲就眼巴巴地望向车窗外了,我知道她在找寻什么,尽可能地放慢车速,后来索性停在了一伙人前, 也好让她从容地打打招呼。然她仍觉着不过瘾,身子扭着,头几乎是探出了车窗外。我觉着她这样子太费力,倒不如下了车好好呱嗒上一会儿。妻会意,扶她下车, 安顿她坐到了人群中,她自然是有些高兴了。

  母亲和人们呱嗒时,我和妻到南头去找六叔。希望他能劝劝母亲,回院子看看可以,窑洞是千万不敢进去了。

  六叔叹了口气,也是的,都塌成那样了,还进去干啥?

  他过去也在我们那条巷子住,窑院早塌了。我们那排窑洞都是上世纪70年代碹起的,有17户人家,是村子里最长的一条巷子。那时,这里是村庄的中 心地带,前一排便是供销社大院和两个门市部。90年代以来,随着村庄的逐渐南移,这里成了北头,一些户家在南头盖起新房后便搬走了。六叔和大文哥都属这种 情况。如今,17户人家,搬得只剩了3户。有了新房,旧院的功用充其量也就是圈圈羊、堆堆柴草了,很少有人再当回事去照管。母亲在村时,大文哥的窑洞先就 塌了,先是紧挨我们的一间开了天窗,过不了一年,一场大暴雨之后,堂屋和东窑也塌了。六叔的窑洞也是那两年坍塌的,他和大文哥的院子仅仅隔了一个门。

  商量好后,我们便去三叔家。老窑院的钥匙,自从母亲离村后,一直由三娘保管着,有时她会过去照看一下。

  三叔的院子,从前作为正屋的三间窑洞已推倒了,因为很快要建房,也就没有砌围墙,和村街连在了一起。站在院当中,能看到后面出村的水泥路,以及 路旁那两行挺拔的白杨。路北偏左的巷子里,刚走了个人,一个还不到60岁的叫拦弟的嫂子,鼓匠班子的吹奏声没个遮拦地刮进来,说话得大着嗓子。三叔一家现 住在两间西房里,那是多年前搭的防震房。

  我们进来时,母亲也刚进了三叔的院子,由三娘扶着上西房的大炕说话。

  说了一会儿话,母亲催三娘找钥匙,引我们回老窑院。

  一进巷子,就看到了我家那棵探出墙头的老柳树,因为再没人修理,那绿色的头发婆挲得有些乱,成了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了。这树,其实是一根鞭杆长 成的,也不知是我们兄弟谁插到墙根下的,插时无意,没想到春天里却活了,几十年,腰杆粗壮得竟然两只手臂都抱不过来,树冠呢,庞大得像一件错综复杂的事 件,就是探出墙外的枝头也能搭起一大片荫凉。当年,母亲和邻居们就坐在这片荫凉里聊天。

  三娘开了街门,院子里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各种杂草就扑进了视野,草丛中点缀着星星点点或红或白的野花。

  这是我家的窑院吗?

  母亲还没进城时,院子里便是有一根细柴棍也会被她拾起,更不允许杂草胡乱蔓上一院了。每年,她还会赶在雨季前请人将窗顶泥上一遍,几场雨过后, 窑头若是长出草来,她会搭着梯子先爬上墙头,再从墙头爬上窑头,将上面的草拔得一棵不剩,拔过的痕迹,她会小心地一脚一脚踩平。没有了草蔓的牵扯,下了 雨,窑仓出水就利落了,不会被洇湿。我们回来后听说了,就会责备她,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自己爬上去?不小心跌下来怎么办?正因了母亲的呵护,那些年,我 家的窑院,在村子里一直都是最齐整的。后来她离了村,最初几年,每年仍会在春季回去几天,花钱请人将窑顶再泥上一遍。夏天,她也会回来住上一段时间,将院 子里冒出的草拔掉。她一直认为,这老窑院才是她的家,城里那小鸽笼根本不是。

  现在,也就锁了5年,院子就成了这个样,都不知怎么进去了。草,铺天盖地,声势浩大,俨然成了这个帝国的主人。

  母亲在门口怔了一会儿,拄着拐杖,慢慢慢慢朝着这已经荒废了的国度走去。

  满院的杂草中,最惹眼的是两株秀挺的蜀葵,一株站在东窑窗前,一株守在西房窗前,此时,红的花开得是说不出的惊艳。母亲爱花,从前,她在院子的 东墙根下专门辟出两个小畦子种花,种的便有这蜀葵,她把它叫作大波花,还有一种是牡丹。东西两窑的窗台上也养着好几盆花,每到夏天,窗前便是花团锦簇了。 她搬走后,这花便枯了,那凭空钻出的两株,大概是散落在地上的种子被风传播过来的吧。明年,这落寞的院子,是不是会钻出一大片艳红的蜀葵,这就不得而知 了,即便钻出来,又有谁欣赏呢。

  三娘立在窑门前开锁,却半天鼓捣不开。六叔挤到前面,试了半天也不行,问是不是撬了它。我说窑洞也塌了,锁不锁一个样了,六叔便出去借工具。我 看了看,不仅仅是东窑,堂屋和西窑都塌了。东窑塌得最厉害,窗棂上的绿漆仍很新鲜,窗户纸却破了,下面几孔玻璃被泥水糊了个严严实实,只能从破了的窗户看 到隆起的土堆和陷进来的天光。大文嫂说,可能是我家窑塌了,连累了你们。她家旧院在我家东侧。这个因素,我想自然不能排除,可也不全是,没了人气,甭说几 间土窑,不是连偌大的江山也会垮掉吗?

  六叔回来后,几下用钳子将门撬开了。一看,窑顶塌出一个大窟窿,一仰头能看到窑头上的草和裂出伤口的蓝天。当地堆了一大堆土,几乎将东西两窑的 入口塞住了。窑门开了后,母亲谁的劝也听不进去了,坚持着要进到里面,我们吓唬她窑顶塌下咋办,她反安慰我们,好几天没下雨,能塌了吗?我们说东西我们去 拿吧,她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放在哪儿。她拨开我们的手,倔倔地进了堂屋,我们提醒她别绊倒了,她倒好,居然靠着拐杖的支撑,从土堆边绕过去了,直奔后墙那两 个洋箱。我们只得跟了进去。她开洋箱时,六叔朝我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看住她,我去东窑把相框摘下来。

  相框里有大哥的照片,这我自然知道。

  然这时候,母亲也对我发了话,去,把东窑的相框拿出来。

  我一听心里就着了慌。

  六叔看了我一眼,从门口的土堆爬了进去,东窑几乎都塌了,当地是一个更大的隆得高高的土堆,几乎是没有下脚的地方了,然从门口还能看到那两个相 框,一个砸下来反扣在了下面的桌子上,一个还挂在墙上。墙上那个,那么多照片里,最醒目的是我大哥的半身彩照,那是他在天津服兵役时照的,二十出头年纪, 着军装,英武,帅气,嘴角挂着微笑。他就那样微笑着望着我们。六叔匆匆摘下墙上那个,又捡起桌子上那个,然后压低声音对我说,你去外面接着,我从窗户递出 去。我匆匆出了窗洞,我们都不希望母亲看到我大哥的照片。六叔从地上的土堆下来,又爬到炕上的土堆,从前,被母亲擦得锃亮的铺炕的大红油布早被掩埋了。六 叔站在土堆上,头几乎顶住了窗前还没有塌陷的窑顶。他打开窗户,将相框送出来,我在外面接了,放到了窗台上。扣在桌子上的那个,玻璃粉碎了,照片被雨水粘 在了衬纸上。我一张一张往下抠照片,因为担心母亲出来,下手就急、狠,有几张因为粘得太紧,都快被我撕破了。

  这些照片都是亲人的,有我爷爷奶奶的,父亲母亲的,也有我们全家每个兄弟的,那里有年代的气息,有过去生活的痕迹。若在平时,我会仔细地一张一 张抚摸,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土,让它们变得光亮些,然现在,我只能草草地将它们整在一起了,我担心母亲出来看到,更害怕她看到大哥的照片。

  等我收拾好了放到车上时,母亲也出来了,她从堂屋倒腾出了两大包东西,其中一包便是她的装老衣。包袱皮落满了尘土,看着又脏又旧,大文嫂看着我 说,不如把外面那层扔了吧。大文嫂帮我把包袱打开,里面有一块红纱巾,她用它将衣服包了起来。也难怪我母亲总惦记着,这装老衣确实好好的,丝绸的棉衣棉 裤,薄而轻。母亲自是看在了眼里,怎么扔了,好好的怎么扔了?

  她又让六叔把窑门锁了,她盯着他锁好,似乎里面还藏着什么贵重东西。

  原以为锁了门,事情就算了结了,母亲却忽然出了声,那两个相框拿上了吧?

  我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母亲看了我一眼,再没吭声。这会儿我才明白,她心里其实明镜似的。相框里有她大儿子的照片,这她自然知道,她只是不去点破而已。进了老窑院,大 哥的影子或许就在她眼前晃荡了,可她却一个字都没提,就那么忍着,撑着。她可能也知道,必须忍着,撑着,她得为自己争口气,不能受到儿女们的责备,不能让 儿子们说,不让回偏要回,看看,回去一次身体就垮了。当然,我想,她心中的疼痛,应该也减轻了,被时光之水冲淡了。时光是一切苦痛的拯救者。谁都需要她的 拯救,否则,我们还怎么往前走?生活总得继续呀。

  然而,母亲的脸上还是多了些黯然。

  出了老窑院,三娘又把大门锁了,把我的留恋也锁了进去。

  门一合上,那倒塌的窑洞就在里面了,满院的荒草就在里面了,还有那开得惊艳的蜀葵也在里面了。我们曾经的岁月都在里面了。或许,这是母亲最后一次回乡,最后一次走进我们的老窑院了。装老衣服都拿走了,她还会再回来吗?就算回来了,又往哪里住,不是都塌了吗?

  在大门口,在那棵老柳树探出枝叶的土墙下,妻用手机给我拍了几张照。我知道,这或许是永远的纪念了,母亲不回来,我还能再回来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